15、小棗樹和小柳樹
教材分析
《小柳樹和小棗樹》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童話故事形式出現,借助小柳樹和小棗樹生長情況的不同,賦予它們不同的性格特點。小柳樹因自己長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棗樹;而小棗樹不因自己長得沒有小柳樹好看而泄氣,也不因為自己能結又大又紅的棗子而自大,相反還夸獎小柳樹。通過它們之間的對話,生動形象地使學生懂得“要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不足”這一深刻的道理。
學情分析
剛剛讀二年級的學生,對童話故事有濃厚的興趣,好奇心強,但缺乏一定的鑒別能力。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的方法,喜歡讀書和表演,但語言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時間還比較短,好動、好玩。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閱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 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應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情境,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與創造。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交流認識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4自然段,學習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
3、通過朗讀感悟體會小柳樹的漂亮和驕傲,小棗樹的謙遜,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棗、淺”等8個生字,會寫“怎、思”等10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學會欣賞別人。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今天,我們一塊來學習一個有趣的故事《小柳樹和小棗樹》。
二、檢查預習
師:課下老師布置了預習,下面我先來檢查一下預習情況,來看第一關“生字關”。出示生字,請同學們先在小組內學習一下生字,一會兒全班交流。
三、學文
(一)研討小柳樹和小棗樹的樣子,對比感知小柳樹外表的美麗和小棗樹外表的難看。
1、那故事里的小柳樹和小棗樹分別長的什么樣子呢?請大家默讀2——4自然段,劃出描寫小柳樹和小棗樹樣子的句子,小柳樹用直線劃出來。小棗樹的用曲線畫出來。畫完后小組來交流一下小柳樹和小棗樹分別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漂亮、難看師板書)你是從那些詞語或句子中體會到的?抓住腰細細的、樹枝綠綠的、淺綠色的衣服、又細又長,彎彎曲曲、光禿禿、得意、又、才理解。
課件出示:
小柳樹:a、“小柳樹的腰細細的,樹枝綠綠的,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