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樹和小棗樹教學設計
4、小棗樹此時是怎樣對待小柳樹的呢?同桌分角色讀5—8自然段小柳樹和小棗樹在秋天里的對話,體會小棗樹的謙虛。
課件出示對話,指名分角色讀對話: 她問小棗樹:“你怎么不說我呀?”
小棗樹不明白,問道:“說你什么呀?”
小柳樹低下頭,說:“說我不會結棗子唄……”
5、(1) 課件出示:“你雖然不會結棗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發芽長葉,比我綠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葉晚。再說,你長得也比我快,等你長大了,人們在樹陰下乘涼,那有多好啊!”。
(2)給溫和換個詞語。這體現了小棗樹的什么?(謙虛)指導朗讀出“溫和”的語氣。
6、思考:從小棗樹這番話里你知道了什么?聽了小棗樹的話,小柳樹有什么心情?小柳樹想對小棗樹說什么?
四、拓展練習,明理導行。
1、孩子們,這節課我們一起欣賞了小柳樹和小棗樹,那么你喜歡和誰交朋友呢?為什么?用以下的句式練習:
小柳樹雖然_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
小棗樹雖然_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
師小結:其實老師也喜歡和他們交朋友,因為她們雖然有自己的短處,可是也有自己的長處呀。正像我們剛學過的兩個成語——(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我們只有像小棗樹一樣多看到別人的優點,才會擁有更多的朋友。
2、夸一夸身邊同學的優點,也可以說一說自己的不足。
【板書設計】
15 小柳樹 和 小棗樹
漂 亮 難 看
不結果 結果實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教學反思:
在教學本課時時,比較滿意的教學環節如下:
在指導學生精讀(1~4)自然段時,我要求孩子劃出寫小柳樹和小棗樹不同樣子的句子,然后進行全班交流。(課件以課文第一幅插圖為背景,隨答出示寫小柳樹和小棗樹不同樣子的兩組句子。)之后便質疑:讀讀這兩組句子,你發現了這分別是一棵()的小柳樹,()的小棗樹。(板書)最后是品讀寫小柳樹的句子,欣賞她的美麗。以不同的方式:同桌對讀,指名賽讀來比一比誰讀的小柳樹最美麗!本環節的設計中,我注重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體現童真。《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本環節的教學中,我動筆劃一劃的基礎上主要以朗讀為主線,在讀中感悟,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創造性地學習。課堂中,我努力遵循倡導新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指導得也比較成功。如在指導學生體會小柳樹的美時,抓住柳樹的生長的過程與特點,運用多種形式將描寫小柳樹美的3句話一遍遍的在讀中悟。學生在文字中體會到美后,我及時提供柳樹的圖片予以欣賞,然后又回歸到文字,將三句話整合成一段讀一讀!即由抽象到想像再到抽象的過程。學生們在合作中一起探討,探究,受到美的情感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