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優秀教學案例
師:你聽懂了薩沙這句話的意思了嗎?
生:我現在保護了比我還弱小的薔薇花,我就不是最弱小的了。
師:這樣的意思,不僅可以表現在聲音上,還可以表現在臉上,誰還能再來讀一讀薩沙的話?
生:(驕傲地)現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
生:(神氣地)現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
生:(自豪地)現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
師:薩沙那么驕傲,那么自豪,因為他?
生(齊答):保護了比自己弱小的薔薇花。
師:此時你認為“弱小”是專指人嗎?
生:花草樹木
生:小動物
師:大家的發言很精彩在我們的生活中“弱小”不僅僅指人而且指動物或是植物。
(設計意圖: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課堂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在這一教學環節中,主要借助讀讀、議議的閱讀策略,讓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無聲的對話與有聲的交流。一方面凸顯“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這樣的閱讀新理念,一方面主張通過閱讀使學生學會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
五、總結升華 滲透情感教育。
師:同學們,有一首歌唱得很好 你聽(播放音樂)從歌聲中你聽出來什么?
生:從歌聲中我聽出我們從小就不愿做弱小的孩子
師:那在生活中你是最弱小的嗎?說說看?
生:我不是最弱小的。有一次我們家來了個兩歲的嬰兒,我扶著他走路。
師:兩歲你就扶著他走路,你真偉大。你成功了嗎?
生:成功了。
生:我不是最弱小的。我們家有只小狗老欺負小貓,每次他欺負小貓的時候我就說他。
師:你真厲害,你能跟小狗交流,它明白你的意思嗎?
生:明白,它知道我是在保護它
師:是啊,我們都不是最弱小的可是在我們周圍有許多弱小的人和事物,也有許多有困難的人,它們都需要我們的幫助,所以請你伸出你的雙手,用你的一顆愛心去關心他們,呵護他們,同時也希望你們不甘弱小,做生活的強者!因為——
生(大聲齊讀)我不是最弱小的!(真的有震撼人心的感覺)
師:(激動的)這節課讓老師看到了一個充滿自信的班級,一群不甘于做弱小者的孩子。孩子們因為我——
生:我不是最弱小的!
師:對我們都不是最弱小的所以我們要奉獻我們的愛心,因為給予愛比接受愛更快了!帶著愛心下課!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知識、發展能力,還應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憑借教材中的薩沙這個同齡人的形象,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來感受、體驗薩沙的話,就能讓學生和薩沙產生心靈的共鳴,滿懷和薩沙同樣的感情走出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