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風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讀懂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2、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培養孩子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二、教學重點:朗讀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難點:培養孩子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卡片。
四、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昨天我們剛認識了三位小朋友,看看大家還認不認識他們。出示“陳”、“丹”等六張卡片復習生字寶寶。
2、大家再讀一讀課文的1—3自然段,說說他們想要干什么(他們想要畫風)。但風看不見,摸不著,他們能畫出來嗎?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畫風,來看看他們是怎么畫的。(板書:畫風)
(二)出示嘗試題,學習4—8自然段。
1、自由朗讀4—8自然段,用你喜歡的方式劃一劃,找一找文中有幾個小朋友在畫風。(三個,陳丹、宋濤、趙小藝)
2、指導學習4—5自然段
(1)讀一讀4、5自然段,誰畫了風,你能用文中的話說一說他是怎么畫的。(趙小藝)
句子:“只見她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桿,旗子在空中飄著。”找的真不錯,但是我們要注意,(出示課件)句子中紅色的字,除了課文中的讀音,還有念 (gǎn),那在本文中讀(gān)。 (2)找一找句子中哪個字體現了風?(飄)開動你的小腦筋,想一想:趙小藝是第一個想出畫風的人,心情是怎么樣的?(驕傲、自豪、激動)你能帶著這種感情來讀讀“我能!”(抽生讀)
(3)爭當小詩人:因為有風時,風吹動旗子,旗子才會飄起來。所以畫飄動的旗子,就畫出了風。你能用“風來了,風把---吹---了,風藏在---里。”來說一說,做做小詩人。(風來了,風把旗子吹起來了,風藏在飄揚的旗子里)
板書:旗子飄
3、指導學習第6自然段
(1)讀一讀課文第6段,說說誰畫了第二幅畫。(陳丹;句子:“說著,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2)找一找:句子中哪個字體現了風?(彎彎的)(課件出示: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小樹)你喜歡哪一句。這位小朋友說得真好,那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3)想一想:陳丹說,我也會畫風了,這里面“也”字告訴我們陳丹從不會到會,她是怎樣的心情?(高興)我們帶著這種心情再來讀一讀。誰能像說旗子一樣來說說我們的小樹。(風來了,風把小樹吹彎了,風藏在彎彎的小樹里。)說的真不錯,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看看風是不是藏在你的朗讀里。(師生讀)
板書:小樹彎
4、小組合作學習7、8兩個自然段
(1)小組讀一讀7、8兩個自然段,互相說一說這兩個自然段告訴我們哪兩個小朋友畫了風,他們又是怎么畫的。(宋濤:他畫了幾片烏云,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趙小藝:她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忽忽地轉。)
板書:雨絲斜、風車轉
(2)動手畫一畫。根據課文中的描述,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個小朋友說的,在紙上畫一畫,看看哪個小組畫的最好。(學生動手畫畫,教師巡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