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風教學案例
老師提問:老師這里有一個問題,是送給愛動腦筋的孩子的,你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說的很完整。)
課文2-8自然段具體寫他們是怎樣畫風的。請你默讀這幾個自然段,想想你喜歡誰?
老師把這幾個自然段搬到屏幕上來了,誰來說說你喜歡誰?
(1) 喜歡趙小藝。
a、因為她第一個畫出風。b、因為她愛動腦筋。她畫出風來了嗎?c、因為她畫出了飄動的旗子和轉動的風車。她為什么要畫?)你從哪里知道她畫出風來了?她還畫了什么?為什么要畫飄著的旗子,呼呼轉的風車?你能讀讀寫趙小藝畫風的句子嗎?[點趙小藝畫風的句子] 趙小藝第一個畫出了風,她心里會怎樣?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老師也來讀一讀行嗎?誰想向老師挑戰!誰來評評誰最棒!他還加上了動作!
[板:飄著的旗子][呼呼轉的風車]
(2) 喜歡宋濤。
因為宋濤愛提問題。他提了什么問題?讀出問的語氣。他畫出風來了嗎?畫的是什么?[板:斜斜的雨絲]他畫出風來了,高興嗎?你能邊想象他那高興勁,邊讀讀宋濤畫風的句子嗎?[點宋濤畫風的句子]
為什么畫斜斜的雨絲?如果能把“斜斜的”讀的重點兒會更好!誰愿意再試試?(齊讀。)
(3) 喜歡陳丹。
陳丹也很聰明是嗎?她也學會了畫風,誰能說說她是怎樣畫風的?[板:彎彎的小樹。]誰再來讀一讀陳丹畫風的句子。[點陳丹畫風的句子]
通過剛才的討論,大家知道了宋濤、趙小藝、陳丹畫的風在哪里了嗎?老師找還沒回答問題的同學來回答。[指板]在飄著的旗子里,呼呼轉的風車里,斜斜的雨絲里,彎彎的小樹里。有了風,畫面美嗎?我們來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下面我們來分角色讀課文,好嗎?你可以自由組合,扮演你最喜歡的角色。
那個小組愿意上來讀?他們讀得棒不棒?
以上這個環節教學完成后,我覺得這節課讓自己滿意的地方有如下兩點:
一、自主和諧的課堂,就是學生學習的樂土。本節課,我始終以自己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為身份,與學生一起讀書,一起體會文本,一起感受人物,一起咀嚼思想。課堂就是學生文本感悟,思想碰撞,情感交流,個性展示的平臺?v觀本節課的教學,學生感情誦讀,積極思考,暢所欲言,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二、學生充分的讀,就是對文本最好的解讀。在教學中,我采取了多種讀的方式,有快速讀、自由讀、默讀、指名讀、引讀等;讀的內容也豐富多樣。有經典語段的誦讀;有重點語段的感悟讀等。學生帶著問題讀,在讀中思考,在讀中體會,我想他們的理解絕不僅僅是文本表面的內容,而是深層次的身臨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