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和牧童教案設計
三、品讀感悟、了解戴嵩畫技高超
1、你們的發言讓我也分享到了大家學習的快樂,老師有一份禮物想送給大家,請看——(課件展示幾幅戴嵩的作品)看過之后,你想說什么?是呀,戴嵩的畫太美了,讓我們從課文中去認識這位偉大的畫家吧!
2、請打開書95頁,看第一自然段,誰會讀?其他孩子可要認真聽、認真看。(抽生個人讀兩遍)
“你們怎么評價他的朗讀?”“你讀得很正確,!薄澳惚人x得更好,把這一句再讀一遍”
3、這幾位同學給我們做出了榜樣,你們敢不敢向他們挑戰?齊讀第一自然段。這一次,你讀懂了什么?
4、(過渡,領讀第二自然段。)是的,戴嵩的畫畫得太好了,傳說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請他作畫。畫什么呢?戴嵩沉思片刻,決定畫一幅《斗牛圖》。怎么畫的?請看屏幕,一起讀!八粫䞍骸芸炀彤嫵闪。”把最后幾個字再讀一遍,再讀一邊。這次,你又讀懂了什么?
5、對!戴嵩作畫總是又好又快,難怪人們說他是唐朝的一位——著名的畫家。(板書“著名”)面對這幅斗牛圖,圍觀的人看了,紛紛夸贊?慈⑺淖匀欢,都有哪些人在夸?把商人的話用“——”畫出來出,教書先生的話用的~~~~“畫出來。練習讀一讀,最好能讀出稱贊的語氣。
6、(分角色朗讀,教師評價。)“你讀正確了,面對這么優秀的作品,你能不能發自內心的去稱贊一下呢?”“你真會夸獎別人”“你比商人更會稱贊”“從他們的稱贊聲中,你明白了聲么?”
7、圍觀的人很多,人們還會怎么夸?想象真豐富!像這樣商人在夸,教書先生在夸,你也在夸,他也在夸,這就叫做——紛紛夸贊。這種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很好,你們以后可以借鑒。
[此過程適當融入現代教育技術,先觀賞戴嵩的作品,激發了求知欲,新奇感,為了解人物打下了基礎。同時力求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前提下,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明白戴嵩作畫既好又快,從而發自內心的讀商人、教書先生稱贊的話,便于打開想象之門,猜猜人們還會怎么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滲透也有一定體現。]
四、讀議結合,理解品質
1、同學們,就在人們紛紛夸贊的時候,一個牧童卻擠了進來。請聽——(出示主題圖,伴畫外音“畫錯了啦,畫錯啦!”)這聲音好像炸雷一樣,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 仔細看圖,人們的表情怎樣?猜猜他們會怎么想?然后以“我猜他可能在想……”的方式在小組內就近交流。(老師到學生中傾聽)
2、比比看,誰最先坐端正。剛才大家的發言都很精彩!課文的題目是《畫家和牧童》,這會兒我們最關心的是畫家聽了牧童的話有什么反應?牧童又是怎么說的?默讀第五自然段,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3、(匯報、朗讀)畫家生氣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指導看圖,理解“和藹”,個人讀戴嵩的話。)聽清楚沒有,畫家稱牧童什么?這么大的年紀,卻稱呼牧童小兄弟,多么和藹可親呀,咱們一起再讀一遍畫家的話。
4、牧童的話很長,誰能讀好,那可了不起。(抽生個人,讀師生評價,比賽讀。)讀懂沒有?閉上眼睛,搶答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