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兒子》教案設計
【教材簡析】
《三個兒子》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是一個生動感人的生活故事。課文通過三個媽媽對自己兒子的夸獎和三個兒子在媽媽面前的具體表現,揭示了一個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課文內容淺顯,語言通俗,人物對話較多。
【設計理念】
《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謂“自主學習”是就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的,學者寵維國將“自主學習”概括為“能學──想學──會學──堅持學”。要力圖體現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堂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促其在自主、自讀、自悟中自得,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設計特色】
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對話溝通,促進發展。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獨立識字能力,認識6個生字,會寫9個字。
(知識與能力)
2、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理解老爺爺為什么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ㄟ^程與方法)
3、欣賞課文的內容,體會媽媽的辛苦,懂得關心、孝敬父母。
。ㄇ楦袘B度價值觀)
【教學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情感,理解老爺爺為什么說只看見一個兒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教學課件。
2、多方面收集有關父母疼愛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及反面的材料。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6個新字、會寫4個生字。
2、讀通、讀熟課文,感知大意。
二、教學過程
1、巧設懸念,導入新課:
⑴ 看到幾個兒子?
。ǔ鍪菊n件:三個兒子)
⑵ 出示老爺爺說的話:“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恰≡O疑:
明明三個兒子,老爺爺怎么說一個兒子呢?
、取〗翌}:
23 三個兒子。
(齊讀課題,指導輕聲)
設計意圖:質疑問題是兒童的天性,它好像一把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在“疑”的驅使下,兒童會主動產生學習的意愿,并渴望及時解疑,學生會自覺而積極地投入學習,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2、初讀感知,學習字詞:
、拧W生按自學四步驟自學課文。
、啤⊥阑プx,互相糾正讀音。
、恰∽x一讀帶有生字的句子:
① 一個媽媽說:“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凇∮忠粋媽媽說:“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邸∪齻媽媽拎著水桶回家去。
、堋∷被问,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荨×硪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取⌒〗M合作學習生字,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伞∪嘟涣髯R字方法。
設計意圖: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給兒童以勞動的快樂,取得學習成績的快樂,喚醒隱藏在他們內心的自豪感、自尊感,這是教育工作的一條金科玉律!边@一環節,雖然只是簡單的說說自己是怎么認識記住這些字的,但孩子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能增強學生進行表達交流的自信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