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星星的孩子教案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珍”、“靠”、“仰”、“指”、“漢”、“研”、 “著”等7個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2.讀懂課文一、六兩節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重、難點
學會7個生字,理解比喻句,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張衡小時候如何喜歡、認真地觀察星星。
教學過程
一、揭題、釋題。
1.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我們抬起頭,就看見天上有許多明亮的星星,一閃一閃的,非常有趣。在兩千多年前,人們經常看到一個孩子(板書:孩子)在數星星(板書:數星星)。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21.數星星的孩子》(板書:21),讀題。
2.從課題中你知道這篇文章寫的是誰嗎?寫這個孩子的什么事?
二、按要求自學課文。
請小朋友打開課本, 自由輕聲地讀課文,完成下列任務:
(出示投影)
①讀準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②標出每小節的序號。
③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投影,檢查讀音。
zhēn màn hàn yán yáng
珍 珠 慢 慢 漢 朝 鉆 研 仰 著頭
héng zhù shǎ zhǐ sháo
張 衡 著 名 傻孩子 指 著 勺 子
chǔ sǎ zhǔ kào dǒu
清 楚 撒 一 組 靠 著 北 斗 星
a.找出每一行讀音的特點。
b.開火車讀――分組讀――男、女同學對讀--齊讀,并及時進行糾正。
2.這篇課文有幾小節?(6小節)
3.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出示投影:這篇課文主要講了( )( )的事。(板書:張衡)
四、學習第六段。
1.出示張衡掛圖,告訴小朋友這就是張衡的圖像。他是什么時候的人?又是什么樣的一個人?默讀第六節找出來。
2.討論;
a.張衡是什么時候的人?(板書:漢朝)讀一讀,告訴學生漢朝是我國古時候的一個朝代,離現在已有兩千多年了。
b.他是什么樣的一個人?(板書:著名的天文學家)讀一讀。
c.天文學家是研究什么的?
d.誰給“著名”找個近義詞?(有名、出名)看76頁的插圖,告訴學生渾天儀是張衡發明的,可以觀察天上日月星辰運動的;地動儀是張衡創造的世界上最早預報地震、測定地震方向的,看來張衡確實是一個著名的天文學家。(指著板書說)
e.用“著名”說一句話。
3.看著板書,用“張衡、漢朝、著名的天文學家”說一句話(不同順序)。
4.張衡為什么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呢?(板書;刻苦鉆研)理解這個詞的意思。
5.用“因為……長大后 ……,所以……”和“張衡成了……是因為……”的句式說話。
6.課文是怎么寫的?齊讀最后一節。
五、學習第一段。
1.長大后的張衡刻苦鉆研,小時候的他又是怎么樣的?聽教師配樂朗讀第一節。
2.這一節有幾句?齊讀第一句,說說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句子:晚上,天空中有無數的星星)
3.天上有無數星星,書上是怎么寫星星的?(出示句子,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
4.教學“珍珠”,為什么都是“王”字旁?“珍珠”是怎么樣的?這里“珍珠“指什么?可見星星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