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須去》說課與設計
《我必須去》是(四冊下)第10單元的第二篇主體課文,本單元以“講信用”為主題,編寫了兩篇主體課文和《朋友》、《巖石上的小蝌蚪》等文章,引導學生理解“講信用”的重要性,而本課是以“李丹在特定的時間里,一個是盼望好多天的馬戲,一個是為敬老院的爺爺奶奶演出,的選擇上遇到了是否守信用的考驗”的故事來使孩子們懂得人與人之間信用高于一切。要做一個講信用的人。結合本課特點和實際情況,我準備用兩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教具:生字卡片、投影儀和幻燈片。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4個生字和會寫10個生字。
2、讓學生懂得在人與人之間,信用高于一切個人利益。
3、能有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自主、合作的學習過程中進行識字、寫字活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能力。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及設計理念:
1、從檢查預習入手,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養成預習的學習習慣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課前,我先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為以后的自主學習奠定基礎。
2、學生自讀課文并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這樣不僅對學生以前所學識字方法是一個積累的檢查,也增強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3、同桌互讀課文、互教生字。語文學習離不開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活動。因此要多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嘗試性的學習機會和互相學習的機會,組織同學運用合作和方式、互教互學,以達到以優帶差的目的。
4、優生范讀課文,學生聽讀識字。這一環節中教師通過指名優生范讀課文,其余學生聽讀課文的方式去幫學生糾正他們讀錯的字音,這樣既糾正了字音,也使生字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字音與字形相聯系的過程。
5、脫離語境識字,即教師出示生字卡,檢查學生識字情況。由于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原因,他們的記憶力非常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一篇新學的課文背誦得非常熟練、流利,而需要認識的這些生字藏在課文中,學生有時根本就沒有注意,那么在熟讀的情況下,再去檢查生字,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6、變換語境識字,生字鞏固練習。即把生字換成新的語境,讓學生再次感知這些字在語言環境中的正確讀音。
7、自主探究寫字。
8、以分角色的形式讀通課文。椐本課特點,設計分角色讀文的練習,學生可選自己喜歡的角色練讀,由小組長分工,三人合作讀文,要求達到正確、流利的水平。
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從單元主題入手導課: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有關于講信用的故事。板書課題《我必須去》(生齊讀課題)。
二、自主讀文,認識生字。
1、 檢查預習。全文共有幾段?(生:11段。)
2、 自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不認識的生字。(生活動。)
3、 同桌互讀課文、互教生字。(同桌兩人合作學習。)
4、 優生范讀課文,學生聽讀識字。(指若干名學生讀文。)
5、 脫離語境識字。(生認讀卡片上的生字。)
6、 變換語境識字。(生認讀師出示的新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