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們》教學設(shè)計與點評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9個。
2.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該如何做一個媽媽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
1.認字和寫字。
2.教育學生怎樣做才是對媽媽的愛。
[教學難點] 為什么老爺爺只看到一個兒子。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整體感知課文
師:同學們,上一篇課文我們學習了《媽媽的愛》,知道了媽媽為我們做了很多很多,媽媽們給予我們的愛說也說不完。那作為媽媽的兒女,我們又該怎樣來熱愛我們的媽媽呢?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課文《兒子們》(板書課題),請同學們通過讀書了解一下課文中的兒子們是怎樣愛他們的媽媽的?你比較喜歡誰?你想做一個怎樣的兒子或女兒呢?
讀書要求:第一遍還是自己自由地試讀。把自己不認識的字或讀不準的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記出來。(學生開始自由讀書。)第二遍請同學們把書放好,聽老師來讀課文,要特別注意聽剛才你的那些“生字”、“難字”。(教師范讀課文。)第三遍請同學們跟自己的同桌互相讀一讀,你讀一段,他讀一段,注意對方是否把每個字的音讀準了,把每個句子讀通順了。(同桌互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和個別語句。)
點評:首先,課題導入能夠做到承前啟后,親切、自然、簡潔。體現(xiàn)出本套教材本單元的主題即親情。其次,該設(shè)計把語文課堂的讀書活動落到了實處,讀書有層次、有效果,每一遍都有訓練讀書的明確任務。
二、理解課文,循序識字
師:剛才同學們讀書讀得都非常認真,相信你們也在讀書中把這篇課文里的生字都認識了,對嗎?那么愿意讓老師檢查一下嗎?
第一遍:教師出示帶著拼音的生字卡,以開火車的形式指名學生讀;
第二遍:教師去掉每個生字上面的拼音,指名學生讀;
第三遍:教師打亂生字出示的順序,讓學生領(lǐng)讀。
師:你們都已經(jīng)把今天的生字讀準了,那你認為今天這些生字中哪一個比較好寫,你能寫好嗎?誰愿意到黑板前來試試?其他同學在自己的本子上練習寫兩個。
師:好,我們來看看這些同學的字寫得怎么樣?我們來鼓勵他們或者給他們一些建議好嗎?(在評價中教師范寫個別生字或個別生字中的某個筆畫,如“巧”字的“”的寫法。)
點評:教學識字和寫字時教師也注意設(shè)計出梯度。上個環(huán)節(jié)把課文讀得好,這個環(huán)節(jié)把字認寫得實,有降低學生認字和寫字難度的功效,把低年級識字和寫字的重頭戲演繹得輕松自如,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符合教材的編寫意圖。
師:接下來我們來讀課文。先請一位同學把三位媽媽夸獎她們兒子的部分讀出來。媽媽在夸獎自己孩子的時候,往往是怎樣的表情,怎樣的語氣呢?我們來練習練習,然后再讀一讀。(引導學生體會媽媽的愛,學習有感情地讀課文。)
師:第三位媽媽的話似乎很讓我們?yōu)殡y,到底該高興地讀還是很沮喪地讀呢?這個問題不妨我們今天把它帶回去,你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征求你媽媽的意見。好嗎?
點評:此處教師表面上是在降低學生讀書的難度,而實際上是在滲透意義段落的歸納方法,在幫助學生整理作者的寫作思路。如果教師能循序漸進地將語文基礎(chǔ)知識一點一點傳遞給學生,提高學生認識,那學生的語文能力就會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