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張照片想看嗎?
2、出示照片,知道他是誰嗎?(生答)他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
3、出示資料,誰把這資料讀給大家聽。
周恩來是我們新中國的第一任總理,更是一位深受愛戴的總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講的他小時候的一件事。板書: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二、揭示課題
1 、跟老師讀題目
2、同學們請看“崛”這個字,拿出本子和老師一起寫“崛”注意讀jué咱們一起讀兩遍。
3、一個新字不光會讀還要問學生......(明白它的意思)是呀,拿出字典第一范文網。
4、你準備用什么查字法?生答:可以用部首查字法,也可以用音序查字法。
5、崛的意思是什么?板書:高起、崛起、突起。同學們請看部首,是“山”,把部首和意思連起來,“崛”是什么突起?生答:山,一個國家如果像山一樣突起高起,那就是強大,中華是指?中國,把這兩個詞連起來說:為中國的強大而讀書。
三、初讀課文
1、同學們讓我們好好的讀讀課文,感受感受這志向的偉大吧。
2、請同學們先看屏幕:1、認真讀課文,讀通讀順。2、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認識。能做到嗎?開始讀吧。
3、剛才看到同學們一會查字典,一會兒用筆記,老師很高興,讀書就要這樣。
4、看屏幕,這些詞認識嗎?咱們這樣,先在小組內讀一讀,認一認,如果發現同學讀錯了,你當小老師教教他。
5、老師想考考大家,老師指哪個詞,你們就讀哪個詞,比比誰反應快。下面再開火車讀,看哪列火車開得好。
四、細讀課文
1、掃除了生字的障礙,誰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老師找一組同學一人讀一自然段。(別人讀書時,你們一定要用心聽,邊聽邊想自己讀懂了什么?)
2、誰來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表揚學生用心讀的,有些學生把相同的內容總結在一起)
3、出示:a、為家父而讀書。
b、為光耀門楣而讀書。
c、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指導學生理解這三句話,前兩句比較簡單,學生自己就能領悟,關鍵是第三句,老師提示:中華指中國,崛起在形容高山時是高起、突起,那在形容一個國家時就是強大,那“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句話的意思是:為中國的強大而讀書。學生順理成章的就明白意思了。
4、下面把時間交給心中有疑問的學生
①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對文中不懂的地方,用筆早做上記號。誰來說說自己心中的疑問?
渾身一振:如果老師現在宣布考試成績,你是全年級的第一名,這時你會變得……學生會說(渾身一振)
若有所思:思是思考的意思,那“若有所思”的意思是在思考什么,那周恩來聽到老校長的問題后會思考些什么哪?學生自由發言
②周恩來在回答老校長的問題前,在若有所思,他在思考什么?我想他的腦海中一定出現了那一幕,同學們想知道嗎?請看吧,課件出示資料(周恩來在租借里看到中國人被欺侮的事情)。
③同學們看了這個資料談談感受吧(學生自由發言)
④老師想周恩來當時的感受和同學們的感受是一樣的,所以當老校長問:為什么要讀書時,從周恩來心底發出了這種聲音,讀“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指導學生帶著不同的感受去讀這句話,讓我們像周恩來一樣讀出從心底發出這種聲音、讓我們帶著對周恩來的敬佩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