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畫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認識“玲、祥”等8個生字,會寫“叭、玲”等9個字以及“樓梯”和“腦筋”兩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了解課文內容后,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課
板畫,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引導有順序地觀察說話。
這是誰畫的畫呢?說起來還有一段故事呢!
板書課題:玲玲的畫,學習生字玲。換偏旁記憶。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劃出生字及生字所在的句子。
2、檢查生字詞語。
字音難點:玲、詳、獎、臟(多音字)、筋、催。
字義重點:筋、獎的擴詞。
字形重點:詳換偏旁練習。完成練習三(比一比,組成詞。)
3、同桌互相查字,練習第二題(詞語連線。)
4、積累詞語:收拾、滿意、這時候、報紙、仔細、懶洋洋、來不及。
三、研讀課文
(一)抓重點段
1、專心讀課文,想想哪句話給你啟發最大?
2、交流學習第九段,重點研究句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3、老師設疑:這里的壞事和好事各指什么呢?
(二)學習一到四段(壞事)
1、指名讀一到四段,思考:玲玲的心情發生了什么變化?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
2、交流中相繼理解“端詳、催”。
3、如果你就是玲玲,你心里怎么想?
4、體會玲玲的不同心情,讀好這四段話。
(三)學習第五到八段(好事)
1、那壞事怎么變成好事的?課文哪幾段告訴我們?
2、對照圖學習,體會玲玲又一次滿意地笑了。師:原來空空蕩蕩的樓梯,現在增加了活生生的小生命,變得那樣有生氣,玲玲能不滿意嗎?
3、練習朗讀第八段。
(四)再學重點段
1、再讀爸爸的話。
2、看到玲玲的壞事變成了好事,你覺得誰的功勞最大?
3、總結:生活中有些事情真有意思!只要肯動腦筋,積極思考,壞事往往變成好事;要是肯動腦筋,看來不可能辦成的事情也能辦成。愿我們都來做善于思考的孩子。
4、記住爸爸的話,抄寫爸爸的話,見課后練習。
5、(學有余力孩子可以寫寫自己想對玲玲、爸爸或自己說的幾句心里話。)
(五)有感情地讀全文。
四、鞏固練習
1、填詞:( )地端詳 ( )地看 ( )地趴 ( )地笑 ( )地說
練習過后,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練習四(把句子補充完整)
五、書寫指導
重點指出:“肯、腦、筋”三個字中月的比例不同。
糟的米字旁捺變點,右邊筆順要注意。樓的米字一捺沒有變點。
六、作業套餐
1、必做題:分角色有感情地讀課文。把課后練習“讀讀抄抄”中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2、選做題:
a、在家中請父母親講一講“動腦筋,壞事變好事”的事,并與同學進行交流。
b、閱讀課外書中“動腦筋,壞事變好事”的事,并與同學進行交流。(如:《花的學校》中的《愛動腦筋的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