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畫》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圍繞著“要正確看待問題,善于思考”這個專題選擇了幾篇不同體裁的課文,內容豐富。《玲玲的畫》講的是玲玲收拾畫筆時不小心把第二天參評的畫弄臟了,在爸爸的啟發下,她開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蓋了污漬,第二天她的畫在評獎會上得了一等獎的事。課文內容簡單,主題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簡單的故事之中,對于啟發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本文語言樸實,對話較多,玲玲的情感變化是本文重要的線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語是課文的主題所在。因此教學中教者要牢牢抓住這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體會情感,感悟語言,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重點理解爸爸意味深長的話,從中受到啟發,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目標依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時我確立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鞏固生字詞的識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文中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人物對話的語氣和表情,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
教學難點:通過讀文,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三幅畫(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嗎?
(二)走進文本,探尋主線
1.聽課文錄音,畫出能表現玲玲心情的有關詞語。
2.玲玲的心情從“滿意”到“哭了起來”再到“滿意”,是什么原因使玲玲的心情發生這樣的變化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探究其中的緣故吧!
(三)創設情境,誦讀感悟
1.畫好作品,體會“滿意”
(1)出示第一幅圖,這就是玲玲畫的《我家的一角》,漂亮嗎?你認為這張畫去參加評獎能得幾等獎呢?玲玲認為自己能得幾等獎呢?你怎么知道的?
理解“端詳”。(指名表演“滿意地端詳”)
指導用“端詳”說話。 指導朗讀,體會“滿意”。
(2)就在這時,爸爸說(生接讀),一個“又”字,你能讀出什么?
指導讀出催促的語氣。
2.弄臟作品,感受著急]
(1)在爸爸的又一次催促下,玲玲說:“好的,我把畫筆收拾一下就去睡。”可這時意外發生了,(動作演示并引讀)玲玲的水彩筆叭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玲玲哇地(哭了起來)。
哦,這么美的畫弄臟了,玲玲的心情該是多么——(生回答),哪個詞最能體現玲玲此時的心情呢?﹙哇﹚
(2)同學們,這句話里有兩個表示聲音的詞你們找到了嗎?
(3)[卡片 叭] 指名讀→齊讀
(4) 叭是什么聲音?哇呢?
(5)這些表示聲音的詞叫象聲詞。你們還知道哪些象聲詞?
(6)可別小看了這些象聲詞!用上它可以使文章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吧。
(不僅讓學生明白什么是象聲詞,而且使象聲詞這個比較抽象的概念變得通俗易懂。同時,在情境句子中領悟使用象聲詞的妙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