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兩篇)
三、比一比再組詞
崛( ) 齡( ) 微( ) 索( ) 恩( ) 期( )
屈( ) 令( ) 徽( ) 系( ) 思( ) 其( )
四、照樣子用帶點的字寫一句話。
1.為光耀門楣而讀書。
為 而 。
2.同學們向他投去欽佩的目光。
。
相關資料
有關周恩來的生平資料及影片。
精品教案: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一)
一、揭題導入。
1.介紹周恩來。
2.學生自讀課文。
二、初讀感知,自主識字。
1.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2.指名讀全文,正音。解決生字的讀音。
3.同桌互讀。
4.檢查生字。大屏幕出示本課生字、詞采用多種方式認讀。
三、自主、合作學習,整體感悟。
1.自讀課文思考:課文有段幾段標出來?你從每一段里讀懂了什么?
2.小組討論:自讀課文,在小組內匯報讀文所得。
3.交流并匯報:⑴學生的讀文所得⑵以小組為單位提出末解決的問題,教師進行恰當的評價指導。
4.說說“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意思。
5.聯系上下文,理解周恩來的志向同前兩個孩子是不同的,在當時那種背景下,13歲的孩子的豪言壯舉足以說明他志向的遠大。
6.讓同學們談談學了這篇課文的感受。
三、品讀課文,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讀
2.小組讀。
3.個別讀課文。
四、課外延伸
1.讀一讀周總理的格言。
2.閱讀《立志爭光》
五、學寫生字
1.大屏幕出示本課要學的字,讓學生小組內討論字的書寫。
2.匯報學習生字情況,教師指導書寫。
3.同學之間做擴詞練習.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二)
課前準備:布置同學們課前搜集有關周恩來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展示搜集的資料,自然導入。
1.學生展示搜集的資料。
2.教師板書課題: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齊讀課題,理解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隨文識字。
1.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大屏幕出示要求:⑴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詞。⑵標出小節。
2.檢查生字。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是從什么地方讀懂的?
2.再讀課文,想想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學生邊讀邊畫。
3.匯報自讀情況,共同解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4.小組合作討論:為什么校長認為周恩來回答的好?
5.小組匯報學習情況,教師相機引導。
4.開火車讀課文,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分角色朗讀課文。
7.老師小結:周恩來在他年僅13歲的時候就樹立了遠大的理想,為中華的崛起而讀書,為了這個理想,為了這個志向,他努力的學習,發奮的讀書,為了建立新中國,為了袓國的強大,貢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因而深受人國人民的愛戴。
四、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你有什么志向?把你的志向寫下來吧!
五、學習漢字的書寫
1.大屏幕出示要求寫的字,小組內討論字的書寫。
2.匯報書寫情況,師生共同解決。
3.同位之間做擴詞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