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盒彩筆》教學實錄、課后反思
(出示生字,大家齊讀。)
師:我們的小火車開起來。第一排聽得最認真,從你這排開。
(學生開火車讀字)
[評:尊重孩子的意愿,在語言環境中,在游戲中,在辨析中,聯系生活,聯系經驗,達到對生字的了解掌握。]
(三)我讀得懂,我讀得美
1、讀文質疑
師:大家生字讀得真好,相信大家課文一定會讀得最棒。因為,會學習的孩子都會讀書,我們都是會學習的孩子。請大家用你喜歡的方式自由地讀課文。想一想,課文里說了什么?
師:這次讀了課文,你想說什么?
生:我覺得這篇課文很好聽。
生:我真喜歡他畫的畫。
師:讀了課文,你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生:什么叫:“連綿起伏”?
師:誰來告訴他?
生:我媽媽告訴我,連綿起伏就是有高有低。
師:真好,從媽媽那兒找到了答案。(在黑板上畫了連綿起伏的山。)這就是連綿起伏的山。
生:什么叫:“寶藏”?
生:以前海里埋起來的,有價值的東西。
師:說得很好,對課文里的詞還有疑問嗎?
生:什么是廣闊?
生:廣闊就是很寬敞。
師:你見過廣闊的什么?
生:廣闊的天空
生:廣闊的馬路。
生:廣闊的大地。
生:廣闊的海洋。
生:老師,什么叫綠色的太陽?
師:這個問題值得懷疑,我們見到的太陽都是紅色的,怎么會變成紅色的呢?誰來幫幫他?
生:因為夏天是綠色的,所以是綠色的太陽。
生:因為小朋友想讓夏天涼爽,所以畫了綠色的太陽。
生:為什么大樹上結滿了面包?
生:因為他不想讓人們挨餓。
生:為什么小朋友長上了翅膀?
生:因為那是他心中的理想。
[評:質疑為孩子提供了提出問題,相互學習的機會。促進了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在相互幫助中,融洽了合作學習的氛圍。]
2、深入感悟
(1)畫一畫
師:這首小詩分為幾個小節?你最喜歡哪一節?
師:誰愿意為大家讀一下第一節?聽的同學想一想,能不能用一句話說出這小節寫什么?
(師板書:美麗的今天。)
師:在第一節里,小作者都畫了什么?
師:小作者都畫了什么?
生:畫了黃色的圓。
師:你能不能來畫一畫?
生:還畫了紫色的遠山。
師:來,你來畫。
師:還畫了什么?
生:還畫了電視塔
生:還畫了藍色的小河。
師:你們來畫一畫,好嗎?
(幾生到黑板板畫)
師:你覺得他們畫得怎么樣?
生:他們畫得都挺好的,不過書上說彎彎曲曲的小河,朱進杰畫的是直線。
師:崔佳宜觀察得很仔細,課文里說是畫藍色的直線,書上畫得是彎彎曲曲的小河。其實老師覺得,有彎彎曲曲的小河,也有直直流過的小河。
師:如果你來作畫,你還想畫什么?
(學生板畫。)
(2)讀一讀
師:大家通過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自己就學會了第一小節,真棒!那么,畫出了自己滿意的作品,你會感覺怎么樣?
生:我感覺很開心。
師:畫出滿意的畫,心情都是很歡快的,那這一節你覺得應該怎么讀?
生:帶著快樂的心情讀。
師:讓我們帶著歡快的心情,把它美美的讀出來。(播放音樂)
師:誰帶著快樂的心情來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