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在我心間教學設計、說課設計
2、指名交流:“我知道了什么?”“我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設計意圖:[朗讀時學生提出新的要求,讓學生感受“書要多讀,每次的感受不同”。交流的問題的空間很大,所有的學生都可以發揮。學生提出的問題中肯定有不理解的詞,教師可以讓別的學生解釋,趁機把“太平洋、福建、中國臺灣”等詞寫在地圖上相應的位置。“昂首挺胸、假若”等詞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解決,可讓學生做動作、討論解決。]
3、指名讀,其他學生進行評價。
4、按照大家說的,自己練一練。
5、小組合作,讀課文,評出朗讀小明星。
6、現在,你想對祖國說什么?
四、交流搜集的資料,體會祖國的遼闊、美麗。
1、出示自己搜集到的有關資料和圖片,小組內交流。
2、每個小組到展臺上展示自己小組搜集的資料,并讀一下說明。(師適當選擇圖片貼在地圖相應的位置,如:劉公島圖片貼在威海。)
3、大家看到這么多的圖片,你想說什么?大家知道老師為什么能畫出祖國的地圖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交流帶來的圖片,一方面讓學生感受祖國之美、之遼闊,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搜集資料的重要性,從小培養搜集資料的習慣,還能培養孩子寫話和口語交際的能力。]
五、書寫生字。
1、(課件出示本課寫字表),這節課,大家想寫哪幾個字?(根據學生回答決定先學哪幾個字。可根據時間決定學習幾個字。)
設計意圖:[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年的鍛煉,很善于觀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對生字的筆順困難也不大。所以,他們完全可以自己觀察、書寫相對簡單的字。讓學生決定他們要寫的字,他們的情緒會更高。留幾個放在下節課學習。]
2、誰到黑板上范寫?學生在田字格中寫,師生評價。
3、學生先寫一個,同桌互相觀察后,提出意見,再寫兩個。
4、小組評議,評出寫字小明星。
六、課后拓展
國慶節快到了,我們來辦一個“祖國,我想對你說”的展覽會,好嗎?大家來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進行。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想對祖國說什么?把它寫下來,
2、繼續搜集祖國名勝古跡的圖片,寫上說明。
設計意圖:[這篇文章正好安排在“國慶”前后,學完課文后,正好結合國慶節舉辦一次展覽會。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感悟,對祖國的感情得到升華。]
教學后記:
這篇課文在學生字時,我我學習了鄒老師的做法,沒有專門整理生字,而是隨著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書生詞,效果特別好。
說課設計
一、教材簡析。
《祖國在我心中》是第三單元《祖國》當中的第二篇主體課文,本文以漸進的方式向學生們介紹了在地圖上該怎樣尋找我們的祖國中國,我國的首都北京,我省的省會福建,以及跟大陸隔海相望的臺灣省,從而進一步了解祖國,認識祖國,并通過讓學生學會看世界地圖,認識我國的幾個鄰近國家。
從教材內容看,本文有三大特點:
1.結構嚴謹。
課文只有一個大段,但通過:第一眼尋雞形的祖國,第二眼找紅星狀的北京,第三眼查故鄉省會福建,三個有層次的步聚,使全文脈絡清晰,層次分明。
2.選擇精煉。
課文選取了四個非常有代表性的地名詞:—是雞形祖國,這是我國的地形;二是紅星北京,這是我國的首都;三是故鄉福建;四是隔海相望中國臺灣。通過以上四個名字的介紹,讓學生在腦中從祖國到中國臺灣有一個大體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