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在我心間教學設計、說課設計
學科的整合融聲、形、色、圖于一體,達到聲光同步,視聽結合,為教學過程創造出輕松愉快的情境,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獲得多重刺激,從而激發學生參與學習、自主學習的興趣,協助教師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教學課文時,我設計了以下程序:出示祖國的地形圖,再朗讀課文,接著在圖畫本上畫出祖國的地形圖,并標示出首都北京和省會福建,從而使學生對“祖國時時在我心間”這句話有個較直觀的感受,以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課文內容,使本課的重點得到突出,難點得到突破。
(四)、實踐作業,學以致用,鞏固提高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遷移是已經學到的東西在新情境中的運用,即借助于以有知識去獲得新的知識。在小學階段,寫作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如果運用遷移規律就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這一技巧,讓學生體會到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的那種切深感受,從而大大激發其對語文這門學科的興趣。
課文通過介紹在地球儀上尋找祖國的過程,讓我們獲得了很多的知識,而且老師也被你們讀課文的聲音吸引住了,也被這篇課文的愛國情感深深地打動了,其實古今有很多名篇佳作,歌頌我們偉大的祖國,這里就有兩篇,我們嘗試著讀一讀、一同去欣賞它們------《我們的祖國真大》、《望廬山瀑布》。通過從課內閱讀延伸到課外閱讀,讓學生在高漲的愛國情懷激勵下,繼續延伸這種情感。同時向學生發問:如果有外國人想了解我們的祖國,你會向他介紹什么?讓學生把自己現在對祖國的了解,把想說的話寫下來。最后以“我們的祖國真大啊!”寫一句話。寫完后讓學生當場交流、點評、修改。這樣,使學生學到的知識遷移到新情境中得到運用,從而轉化成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