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種果樹》生態課堂研討及其它
《猴子種果樹》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
教學過程
一、復查導入,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新廛,請大家伸出你的小手,與老師一起寫課題:猴子種果樹,提示生字“種”的寫法,位置、比例等。
1、生字詞語大家都認識了嗎?出示詞語,讓學生認讀。
投影出示:梨樹 杏樹 桃樹 櫻桃樹(樹木)
烏鴉 喜鵲 杜鵑(山羊)
哇哇 喳喳 咕咕(再讓生說一個象聲詞)
梨五杏四 杏四桃三 桃三櫻二 櫻桃好吃樹難栽(介紹農諺:農民伯伯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2、這只猴子種了 次樹,先后種了 樹、 樹、 樹、 樹,結果 。為什么這只猴子什么樹也沒有種成呢?
交流板書:沒有耐心 沒有主見(師相機板書)
過渡:你從哪里看出猴子沒有耐心、沒有主見呢?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想一想。
二、精讀課文,匯報交流
1、生自由讀課文,思考。
2、成果交流:
(視學生回答情況而定)
聽到烏鴉、喜鵲、杜鵑的話,猴子馬上就改變了主意,所以它沒有耐心。
(1)(此處指導學生讀書要細致,用橫線畫出烏鴉說的話,波浪線畫出猴子的想法。)梨樹成活時,烏鴉是怎么給猴子說的?
處理要細,讓生畫出用橫線烏鴉的話、用波浪線畫出猴子的想法和動作。然后引領學生反復讀這一層次,最終讓學生明白:正是猴子沒有耐心,所以它什么樹也沒有種成。
(2)(此處指導學生半扶半放,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畫出喜鵲的話,猴子的想法。然后,分開小組訓練。)再來看一看喜鵲是怎樣給猴子說的,猴子又做了什么?讓學生自學4-5自然段,然后讓學生分角色讀一讀,讀出喜鵲的勸告和猴子的沒有耐心。正是因為猴子做事情沒有耐心,所以它什么樹也沒有種成。
(3)(此處放手讓學生自由結合讀書,合作探究,分角色讀書,讀出猴子的沒有耐心、沒有主見。)看一看杜鵑勸解猴子的部分,讓學生合作交流讀一讀課文的6-7自然段,然后讓學生練習講一講。提醒學生只有讀好了,才能講得好。
學生講后正是因為猴子沒有耐心,所以它什么樹也沒有種成。
3、一句農諺:櫻桃好吃樹難栽,一連幾年,猴子都沒有栽活。正是因為猴子沒有耐心,所以它,讓學生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就這樣,這只猴子什么樹也沒有種成。
三、聯系實際,拓展延伸
面對空蕩蕩的果園,這只猴子會想些什么?你又有什么話要對它說呢?你還有什么話要對自己說呢?
四、布置作業
下節課大家可以在老師的帶領下演一演這個童話故事。
課前交流:
齊唱歌曲《小蝸牛》,讓學生說說自己要向小蝸牛學習什么?
生:要堅持到底;要堅持不懈……
一、導入新課:
1、介紹“種”的寫法。著重介紹懸針豎的寫法;
2、開火車讀新詞:
桃樹 杏樹 梨樹;烏鴉 喜鵲 杜鵑;哇哇 喳喳 咕咕;你有這個耐心嗎?你能等得及嗎?你不著急嗎?我可等不及,我也等不及,我還是等不及。
過渡:
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學校要搞一次文藝演出,我們可以將本課編排成課本劇,大家同意嗎?
生:同意。
師:誰能說說要想演好這個故事,我們需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