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走路的樹》教學前后
三、學生自讀文章的第二部分,思考小鳥第二年飛回來的時候,又發生了哪些故事?
1.小鳥遇到了誰?(小馴鹿)(一開始見面時,小鳥還是不知道那棵會走路的樹是馴鹿的,是后來小馴鹿告訴了小鳥,小鳥才知道的。小馴鹿是怎么知道那小鳥就是爸爸常常提起的小鳥呢?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2.他們見面時說了些什么?他們的心情怎樣?指導學生讀出他們見面時的興奮和激動。
3.小鳥從小馴鹿的話中知道了什么?(去年的那棵會走路的樹一直很想念它)
4.接著他們怎么做的呢?
5.回到家后,又會有怎樣的情景呢?(學生練說后,再表演,主要還是引導學生說出小鳥和馴鹿之間深厚的情誼)
四、質疑:這篇文章,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五、總結并布置作業:
大自然美好而和諧,它像萬花筒,為我們提供豐富多彩的故事。我們能干的小朋友們,你們扇動想象的翅膀,編出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謝謝你們!還有的小朋友也許會說:我們還想編出更多的故事呢,F在,老師想請你們回家后,繼續設計屬于自己的童話城堡,請可愛的動物們去做客,然后把你編的故事來講給大家聽,好嗎?
六、板書:
【啟發】
課堂主要是學生活動的場所,新課改提出的“以學生為主體”就是這個道理,語文教學千萬不能上成滿堂問的形式,訓練不等同于回答問題。一定要放手讓學生說,語文教學就是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要有明確的目標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