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跑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二、呈現詞串,引導自主學習
這課的生字詞比較多,而生字詞的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的重點。朱老師課前精心鉆研文本,把生詞歸類后以詞串的形式呈現給學生,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讀好這些詞,又有利于學生理解這些詞的意思。在教學字詞時,老師敢于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①借助拼音讀準字音。②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讀好這些詞。整個生字詞的教學,老師僅僅是個引導者,組織者,點撥者,完全沒有主宰學生,統治課堂,而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領學生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
三、放手朗讀,讀有成效
第一課時的主要任務是讀通讀順課文。“書不讀通不開講”說的就是閱讀教學首先要讓學生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讀流暢。因此,讀通、讀準、讀順是第一課時教學的重點。朱老師在今天的課堂上,就能放手讓學生去讀文: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在詞語的幫助下把課文讀好、學生分小組讀、默讀(邊讀邊思考)等等,每一次的讀都有明確的目標,使得學生讀有目標、讀有任務,因而讀有成效。同時,老師不忘指導,不忘引領學生在難讀處回讀、反復讀,不忘引導學生讀好長句、讀好重點句。讓“讀”真正落到了實處,體現了語文教學的本性。(在此我有個個人意見: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基于這點,要引導學生在讀中動筆,學會圈圈、點點、劃劃。比如:初讀課文時,可讓學生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難讀的句段等等,逐漸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最后想說的是,朱老師今天的這堂課是“虎頭、豹身、鳳尾”。“一曲終了,余音繞梁”。朱老師在課尾,根據課文主要內容,抓住重點,設置了疑問,拋下了話題,給學生留下了懸念,引發了學生繼續去閱讀、去探究的欲望,達到了課雖下,味還在,趣仍濃,思無限的效果!
評論者: 蔣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