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下冊識字3教學設計及反思
生2:茶葉、菠蘿、蘭花都和草有關。
生3:荼葉怎么和草有關呢?荼樹不是樹嗎?我不贊成。
生4:菠蘿和蘭花好象也不是草吧?為什么加草字頭呢?
生5:我認為茶應歸到木字旁,因為它既是樹木,而且下面本來就有木字底,葉也一樣,我聽爸爸說過,葉字原來是木字底,后來簡體字才沒有木字底。
生6:只要都是草字頭就可以歸成一類,不一定都要與草有關吧。
師:同學們能動腦筋想問題,并提出不同意見,老師很高興。你們可以上網查詢或是請教爸媽,弄清這個問題好不好?
生:好。
4、指導寫字:五個字都是上下結構的字,要寫得上下勻稱,“籃”的最后一橫要最長;“茶”中間的“人”字要寫得舒展大方;“籮、蘿”中的“夕”剛好在橫中線的下面。
5、想象說話:
生1:媽媽編的竹籃真美,爸爸挑的籮筐好重,我種的蘭花實在香。
生2:女孩子會編精美的竹籃,男孩兒會挑沉重的籮筐,我會種香飄十里的蘭花。
生3:王大爺的竹籃出口美國日本,李大叔的籮筐裝滿香菇銀耳,老人會的蘭花大家豆歡。
生4:荼葉味苦,菠蘿汁甜,蘭花清香。
生5:山上種了許多茶葉,店里運來好些菠蘿,家里好多蘭花。
生6:媽媽的竹籃里有好多蘭花,爸爸的籮筐里裝滿了菠蘿,我的筷子怎么插在了荼葉上面?
教學反思:詞串是蘇教版的特色,詞串的生命在于“串”,即是一個有一定情境的整體。教學中不能囿于單個詞語的識讀,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感受詞串整體的情味、意趣、形象,努力建立起立體多維的“內心視象”。課堂因想象而精彩,我在教學時,注重啟發學生想象,引導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聯系實踐說收獲,說發現,說想象,個個自主發揮,人人有話可說。特別是關于茶的爭論是事先沒想到的,因為我以前只知道茶是草字頭,從來沒想過為什么。學生在邊讀邊想邊說中真正領悟了課本要傳遞給我們的信息。養成了刨根問底的習慣,明白了生活中蘊藏著無窮的學問。一般的學生說一句話,較好的學生說幾句話,優秀的學生能用上更多的詞語,說上一段很美的話。這樣可以讓學生人人都參與學習,人人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