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獎杯》教案
教學目標:
⒈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⒉學會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⒊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圖片、字卡、畫好格子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⒈猜謎導入。
小朋友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則謎語,聽好了:
名字叫作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背著房子走。
指名說。
⒉小結:對呀,這就是蝸牛(貼圖)背著房子走得特別慢的蝸牛。可你們知道嗎?在很久很久以前,蝸牛可不像現在這個樣子,那時的它可瀟灑了。瞧,它長著一對有力的翅膀,還能在空中自由地飛翔呢!變化是不是太大了?
⒊我知道小朋友們肯定有一肚子的疑問,把你的疑問說出來吧!(交流)
同學們,學貴有疑。剛剛大家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中。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⒈聽老師讀故事,小朋友們看準音節,聽清字音。
⒉剛剛小朋友們聽得都很認真,這個故事有趣嗎?想讀嗎?
⒊想要把故事讀好,首先要把課文中的生字詞讀準。
瞧,字詞寶寶們來了。先自由拼一拼,讀一讀,特別注意這些紅色字的讀音。
分行讀生字。(先拼再讀,讀得正確其它同學跟著讀一遍)
⒋去掉拼音還認識嗎?開火車讀。
三、再讀課文,讀通讀順,理解大意。
⒈小朋友們字音都讀得很準。那下機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先自由練一練,注意:
(1)字字入目,把字音讀準。
(2)句句讀順,爭取不添字,不漏字。
(3)遇到難讀的段落,可以多讀幾遍,直到讀通讀順為止。
⒉開火車讀(相機指導)。
⒊再讀課文,理解大意。
小朋友們,基本上能把課本讀下來了。再練一遍,好嗎?書要反復讀,才能讀好。要讀慢一點。讀完一句,想想意思。快了,就沒時間想了,看看從課文中你都能知道些什么?
(1)輕聲練讀。
(2)交流。
(3)小結:獎杯怎么就變成硬殼的呢?蝸牛又是如何由飛行動物變成爬行動物的呢?這些問題我們下節課接著解決。
四、學習生字。
這一課還有10個生字等著我們學習,老師把它們都請來了。
⒈出示生字,齊讀。
⒉我們寫字有“七字決”:一看二寫三對照。先看范字,觀察好了再寫。寫完了自己對照范字,看寫得規范不規范。如果自己不滿意,就再寫一遍。記住:一看二寫三對照,一個要比一個好。
⒊自已本上練寫。上面一行五個字比較難寫,請五位同學上黑板。
⒋點評。重點指導“翅”“蜓”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⒈聽寫詞語。
獎杯 翅膀 蜻蜓 蜜蜂 生怕 堅硬
⒉檢查批改。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⒈我們先來瞧瞧以前神氣的蝸牛吧!指名讀第一小節。看看從第一小節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⒉是呀,自由飛翔的蝸牛多開心、多自在呀!誰來把這一小節再來讀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