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獎杯》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寓言,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果翅膀退化,失去了飛行能力的故事。全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寫從前的蝸牛飛行本領高超,獲得了冠軍獎杯。第三自然段寫蝸牛獲得獎杯后自滿自足守著獎杯,不思進取。第四自然段寫蝸牛因不再練飛行,翅膀退化了,再也不能飛上天了。文中的第一幅插圖形象地描繪了蝸牛“在天空自由地飛翔”和“在比賽中遙遙領先”的情景,與第二幅伏在地上爬行的兩只蝸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本文的重點是第三自然段。難點是引導學生在研討中領悟其中的寓意:在榮譽面前驕傲自大就會背上沉重的包袱,阻礙自己的前進。
二、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
三、設計理念: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特點。語文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因此,本文的教學我將設計并組織好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活動,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為追求,探究有效的教學策略,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促使學生在趣味中發現、研讀、品味,真正讓學生在自主的閱讀實踐中理解內容,感悟形象,品味課文的語言文字,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寫生字。
五、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采用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說一說的方法讀懂課文。
六、教學準備:
蝸牛的圖片、掛圖、生字詞卡片、重點句段投影等。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引導發現。
1、(出示蝸牛圖片,板貼)同學們,你認識它嗎?誰給大家介紹一下?
2、大家談得真好?墒悄阒绬幔吭诤芫煤芫靡郧埃伵_長著一對大翅膀呢!看,(出示長翅膀的蝸牛圖,板貼)多可愛的小蝸牛!
3、看了這兩幅圖,你有什么疑問嗎?
4、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課文:《蝸牛的獎杯》。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教師是重要的課程資源。通過激趣導入,引導學生去發現,激發學生產生與文本對話的強烈欲望。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己讀讀課文,把生字讀準、句子讀通順,一邊讀一邊想想這個問題,好嗎?
2、檢查自學情況。
⑴出示生字詞。
jiǎng chì bǎng qīng tíng mì fēng pà jiān yìng
獎 杯 翅 膀 蜻 蜓 蜜 蜂 生 怕 堅 硬
①自己讀讀試試。
②指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