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獎杯》第一課時教案和反思
a分別請幾生讀正確
b <點紅“生怕”>,學習“怕” ( 部首、擴詞)
c “生怕”是什么意思? (兩種方法)
d加動作練習讀這兩句話——指名分別展示——分組一起
③ 蝸牛這樣對待冠軍獎杯,結果呢?
出示:可是,這獎杯很大很重,蝸牛背上它,再也飛不動了。 3生讀
更糟糕的是:
出示:天長日久,蝸牛和獎杯粘在了一起,一對翅膀也退化了。沉重的獎杯變成了堅硬的外殼,蝸牛只能勉強地從硬殼里伸出頭來,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理解“退化” 查字典(p1335) 這里指——蝸牛的翅膀慢慢地縮小,逐漸失去了飛翔的功能。
沉重的獎杯變成了——點出<“堅硬” >教學生字
把這個結果讀給你的同桌聽
過渡:(指板書圖)小蝸牛憑借一對有力的翅膀,在飛行比賽中獲得了冠軍獎杯,可小蝸牛一直把獎杯背在身上,最后這金燦燦的獎杯就變成了蝸牛堅硬的外殼。
我們一起來把這個故事完整地讀一讀。
三、寫字
1.抽讀生字
2.重點指導寫好“翅、獎、蜜、堅”
“翅” 十字瘦小朝右靠,右字靠左往外突,橫撇寫得斜又短,一只捺腳伸得長。
羽字縮小站得穩。
“獎” 在田字格中怎樣寫得漂亮?
“蜜” 學生編口訣
“堅”
3.左右結構的字 “膀、蜻、蜓、蜂、怕、硬” ( 相同點、穿插)
板書:
蝸牛的獎杯
有翅膀的蝸牛(圖) 有殼的蝸牛(圖)
教學反思
《蝸牛的獎杯》是二年級下冊的一篇寓言故事,生動有趣,蘊涵哲理。課文通過講述擅飛的蝸牛在飛行比賽中奪得冠軍后就開始自我陶醉,不思進取,慢慢地它的翅膀退化了,最終喪失了飛行的能力的故事,使學生懂得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今天我執教了這一課的第一課時,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包括: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2.認識本課中的所有生字,學習寫4個生字。
教學完這一課時,我進行了反思:
一、充分調動學習興趣,教學氛圍輕松、愉快
課堂上,我自己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 學生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了。我又用兩幅蝸牛前后模樣的對比圖,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產生探究文本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老師不斷激勵他們開動腦筋,充分肯定學生的想法,使學生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之中來。
二、抓住線索,讀通課文,理清脈絡
從一只金燦燦的獎杯開始,學生繼續在老師的引導下,深入探究課文。“獎杯”是題眼,課文正是從蝸牛怎樣得到獎杯——如何對待獎杯——最后獎杯和蝸牛站在一起來講述故事的。所以我就讓學生去找找文章中那些句子提到了“獎杯”,然后把這些句子分版塊用各種方式讀正確,讓學生初步感知文章脈絡。
三、隨文識字,學生自主識字的愿望強烈,方法多樣,輕松學習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