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看海(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童話故事《青蛙看海》講了一只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最后終于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的故事。說明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在青蛙實現(xiàn)愿望的過程中,有兩個人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一是蒼鷹,他給青蛙指出了看海的方法,二是松鼠,他引導青蛙一步步登上山頂,最終使青蛙實現(xiàn)了看海的愿望。
【設計思想】:
一、從教材方面考慮:課文利用講童話故事的形式,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只要認真、扎實、堅持不懈、刻苦努力,就一定能成功。雖然文字表面意思淺顯易懂,但文字中蘊含的“理”卻是深厚的,這是本課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主要抓兩點讓學生品讀感悟:第一,山高。把青蛙的話當重點,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青蛙遇到的困難之大,和它當時的失望心情。第二,青蛙和松鼠爬山的過程。學生反復讀后能體會到青蛙雖然累,但是最終在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爬到了山頂,看到了向往已久的大海。這樣學生自然就明白了,不敢困難有多大,只要堅持到底,就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二、從學生的角度考慮:
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人,我們的教師為學生的學服務的,因此,在設計教案時,我們應該心中有學生。對于二年級來說,雖然這篇課文表層內(nèi)容較容易理解,但是其中深含的寓意學生難以掌握比如山高,雖然學生知道山高,但是與小青蛙“爬”山難卻聯(lián)系不起來。因此,借助板書可以形象直觀地讓學生把這兩點聯(lián)系起來。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讀準字音,記住字形,初步了解它們在本課中的意思。
2.正確讀寫由生字組成的詞語,了解在本課中的意思。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難,就一定能成功。
【教學重點、難點】
1.指導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讀。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重點是青蛙如何由失望到充滿信心登山的和青蛙登上山頂?shù)慕?jīng)過。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師生交談,引入課文。
1、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繼續(xù)學習童話故事《青蛙看海》。
2、出示詞語、讀詞:
青蛙 長期 失望
蒼鷹 登山 展翅
松鼠 一級一級
渴了 喝水 累了
歇 大海
(看看詞語,會讀的自己小聲的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你的同桌。)
3、課文中這只可愛的小青蛙,他長期生活在湖邊,很想去看看大海,那大海在哪里呢?
(教師板畫山,山腰間畫幾朵白云) 這是一座怎么樣的山啊?
二、精讀課文。
1、山的這邊住著小青蛙,山的那邊就是大海,小青蛙要想看大海就必須——(登上山頂)
對,蒼鷹也是這樣對他說的。
出示:蒼鷹對它說:“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2、小青蛙聽了老鷹的話,看著這座高山,會怎么想啊?(高)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