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鷹學飛教案
教學目標:1、教育學生在體驗中明白學無止境的道理。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想象、體驗等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指導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好小鷹的三句話
教學難點:體驗小鷹越飛越高的艱難歷程
教具準備:投影、錄音機、跳繩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激發興趣:1、
1、板書課題,指導觀察“鷹”字的寫法
師: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八課,小鷹學飛,
(板書課題 )鷹這個字比較難寫,請小朋友們看仔細些。
2、提出問題,聽課文
問:小鷹跟著老鷹學飛行,它飛了幾次?分別飛到哪些地方?請你輕輕地打開書,邊聽錄音,邊看書,想一想老師的問題。(播放課文錄音)
3、回顧舊知,板畫激趣
師:故事聽完了,老師的問題你想好了嗎?快告訴我吧,
指名回答,相機板畫:大樹 大山 白云
二、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小鷹第一次學飛的過程
(1)(出示小鷹),看這就是學飛的那只小鷹,當它飛到大樹的上面時,心情怎么樣?你是怎么知道的?拿起書,自己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把你的發現告訴我。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出示投影,巡視學生自讀情況)
師:誰愿意把這一節讀給大家聽聽?(指名讀,相機表揚)
(2)你從哪里看出小鷹很高興的?(指名回答)
師:你也有過高興的時候吧,什么時候?你怎么表現的?小鷹和咱們小朋友一樣,一高興就?(喊起來)誰來喊一喊(指名喊,相機進行指導)
(3)小鷹那么高興,可是老鷹?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出示第二小節投影)
指名回答,抓住老鷹的動作和語言,對找準的學生相機表揚。
指導朗讀,讀出老鷹不滿意的口氣。(教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4)同桌合作讀一讀小鷹第一次學飛的過程,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演一演
(自由練習——指名合作朗讀——指名加動作表演——集體分角色表演)
2、學習小鷹第二次學飛的過程
(1)過渡:孩子們,小鷹第一次飛到了大樹的上面,老鷹不滿意,他想讓鷹繼續?(向上飛) 第二次,小鷹飛到了?(貼小鷹圖)
(2)想象練說:見過山嗎?高不高?樹和山比起來怎么樣?(指名說)
想象一下,小鷹從樹上飛到山頂,會遇到哪些困難?(指名說)
(3)指導朗讀
述:小鷹在飛行的過程中可能要克服那么多困難,這是多么的不容易呀,所以,當他飛上山頂時,心情就特別的?(高興)而且比第一次更加的(高興)這一次老師不提示,你能把這種心情讀出來嗎?相信你一定能讀的很好,自己練一練吧。 (出示投影)——指名讀,相機表揚
可是老鷹又搖搖頭說?……敘述性過渡
3、學習小鷹第三次學飛的過程
(1)過渡:老鷹還是不滿意,這時候小鷹是怎么做的呢?請你打開書,自己讀一讀課文的第五小節。(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
(2)全班推薦學生讀——相機貼小鷹到天空中
(3)思考:這一次小鷹是怎么飛的?(鼓起勁,拼命)鼓起勁,拼命是個什么樣子?誰來當小鷹給大家演示一下(指名上臺表演,理解詞義)
(4)全班齊讀第五節第一句話,體會詞義
(5)思考:還從哪里也可以看出小鷹飛的很拼命?(急促地喘著氣)
聯系實際說說你什么時候急促地喘著氣?
現場體驗:拿出跳繩請學生上臺跳,全班觀察,他的狀態,理解“急促地喘著氣”
讓這位學生帶著這種感受讀一讀小鷹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