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課議課”第一次活動雜記——教課文《字典大樓》
對孩子們初讀課文我提的要求是:讀準字音,不掉字不加字。五個小節(jié),總體來講很好。只是有部分同學讀不準“品” “血”。問題出來以后我并沒急于解決,而是請同桌互助,共同想辦法掌握生字的讀音。這樣,孩子們綜合運用自己以前學過的識字方法在同桌的幫助下與生字進行第一次的“親密接觸”。之后,我將小黑板上已經(jīng)分為三類的生字出示了出來。第一類常見字:鹽、急、添、品、血;第二類形聲字:按、址、碼、砝、驗;第三類難點字:登、添、瓦、造、教。針對常見字,我們做了兩件事:讀準,再給它們找詞語朋友。讀的指導重點就是“血”和“品”。對第二類字,我先請孩子們觀察 “按、址、碼”。大家發(fā)現(xiàn)他們都是形聲字,每一個字當中都有一個部分的讀音和這個字非常相似。對“砝、驗”,我就請孩子們盡量去找它們的“孿生兄弟”,孩子們找到了和“砝”長的像的“法”,和“驗”長的像的“臉、簽、檢、撿”,通過拼讀板書音節(jié),大家又都發(fā)現(xiàn)這些字不僅長的像,而且韻母還都相同。我告訴孩子們,像這樣的字也屬于形聲字!我想,經(jīng)過這樣的探究活動,孩子們對形聲字聲旁表音的感悟也又加深了一些。第三類字雖然復雜,但我仍然希望孩子們能自己想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因此我請同桌一起想想辦法記住這些字再由老師抽讀。這三類字學習完之后,我采用了競賽的方式檢測讀音。有小組競賽,大組競賽,還有男女生競賽。雖然這節(jié)課已經(jīng)接近尾聲,但是對好勝的小學生來說,比賽,還是讓他們情緒非常飽滿!我尤其感到高興的是“血”和“品”孩子們都讀得很準!由于時間關(guān)系不能夠再通讀全文,讓孩子們看到自己通過學習生字獲得的進步,真可惜!
(抓住主要的環(huán)節(jié)重點描述:活動現(xiàn)象、活動效果、自己的感受和評議)
課后
上午第三節(jié)課,“觀課”之后的“議課”終于開始了。就我這節(jié)課,主要進行了下面一些活動:
一、陳述自己的教學設(shè)計和理由。
關(guān)于教學目標及內(nèi)容,我主要就三個問題闡釋了自己的想法。1、之所以提出“引導學生綜合運用以前學過的識字方法識字”主要是教材的編排體系決定的。本冊要求使學生基本學會獨立識字。我們都知道任何一項技能的形成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應該分步來走。在一、二單元,教師的主要任務(wù)是引導學生復習過去學習過的認字方法,做聲旁的練習。從三單元開始再學習利用形聲字聲旁認字的方法。這也是我匯報的第二點,在分類學習生字的時候為什么單獨把形聲字提出來找規(guī)律,就是想配合這個單元“語文天地”中滲透聲旁概念的一個訓練點,做聲旁的練習,為后面利用形聲字聲旁識字達基礎(chǔ)。3、關(guān)于查字典。我認為學習查字典有兩個目的:一是讓孩子學會這種必備的學習技能,二就是培養(yǎng)他們愛字典,主動、積極查閱工具書的愿望。這冊教材明確提出要求學生熟練運用部首查字法,學會音序查字法。而且,兩種查字法的綜合運用,合理選擇,也是孩子們需要學習的。更為重要的是,愛字典,勤于查字典,養(yǎng)成向字典學習的習慣是需要長時間的實踐的。因此,我才注意設(shè)計了查“鈉”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