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奇特的鋼琴》教學設計
25奇特的“鋼琴”
教材分析:
《奇特的“鋼琴”》講的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冼星海在延安艱苦的條件下,因陋就簡,用他自制的“鋼琴”堅持音樂創(chuàng)作的故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寫本課10個生字,會讀文中1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冼星海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對音樂的熱愛與執(zhí)著追求。
過程與方法:
1.傾聽冼星海的樂曲,讓學生通過音樂了解冼星海。
2.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理解課文內(nèi)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冼星海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對音樂的熱愛與執(zhí)著追求。
教學重點:
1.寫本課10個生字,會讀文中1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冼星海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對音樂的熱愛與執(zhí)著追求。
課前準備:
搜集有關冼星海的歌曲,了解冼星海的故事,《保衛(wèi)黃河》音頻。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總第 課時)
課時任務:初讀課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字音的問題,朗讀達到正確、流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播放冼星海的樂曲讓大家欣賞。
2、過渡。師:歌曲好聽嗎?你們想不想知道歌曲是誰寫的?是怎樣寫出來的?
3.出示課題,齊讀。圍繞課題質(zhì)疑:
讀完課題后,你有什么問題嗎?
問題設想:“鋼琴”一詞為什么加引號?為什么稱為“奇特的‘鋼琴’”?奇特的“鋼琴”什么樣?……
(設計意圖:用歌聲感染大家,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探究欲望。)
二、讀文識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圈出生字詞,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查字典或請教同桌,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
2.再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
3.同桌互讀,糾正字音。
4.認讀生詞,理解詞語。
鋼琴 抗日 時期 軍民 艱苦 津貼 金錢 飯店 指揮
敲打 音符 新舊 拉琴 桌子 寫完 一支曲子
5.指名讀課文,師生共同評價。
6.學生自讀課文:說說通過讀課文,你都讀懂了什么?
(設計意圖:采用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和以各種方式和生字“打招呼”兩種形式進行生字認讀,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年齡特點,通過讀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第二課時(總第 課時)
課時任務:深讀感悟,感情朗讀,感受冼星海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對音樂的熱愛與追求。
一、美讀感悟。
1.復習導入: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自讀課文,想一想:冼星海是怎樣利用奇特的“鋼琴”創(chuàng)作樂曲的?畫出你喜歡的句子或段落,并認真仔細地讀給小組的伙伴們聽。
3.學生讀文思考,勾畫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然后小組內(nèi)交流。
4.班級匯報:說一說冼星海是怎樣利用奇特的“鋼琴”創(chuàng)作樂曲的?你喜歡課文中哪個地方,就趕快讀給大家吧!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重點學習課文第3段,指導學生朗讀。
教學預設:
a第三段
(1)學生讀,找出重點詞語,談感受。
擺 敲 取出 拉 趴 寫 敲 拉
(2)出示圖片,結(jié)合上面的動詞用自己的話說說冼星海是怎樣創(chuàng)作樂曲的?
(3)指導朗讀,讀出對冼星海的敬佩,讀出冼星海對音樂的熱愛。
b師:你還能通過哪個段落或句子感受到冼星海對音樂的熱愛與追求?(隨機學習1-2段,指導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