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媽媽睡了》教案設計
媽媽睡了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寫本課8個生字,會讀文中11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深刻體會同學之間的關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反復誦讀,借助插圖,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的情感。
2.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3.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擴大學生閱讀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幫助學生建立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團結有愛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會寫本課8個生字,會讀文中11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深刻體會同學之間的關愛之情。幫助學生建立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團結有愛的情感。
課前準備:
課件、獎勵評價志等。
教學過程與設計說明:
教學過程
設計說明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1.播放學生的照片集
2. 學生談觀后的感受
3. 拿出自己準備的家庭照,互相交流、分享。
4. 過渡
師:誰關注過爸爸媽媽?(學生回答)
師:有這么一個小朋友,在媽媽睡著了的時候,仔細地看著媽媽,你們想不想聽聽他講講?
二、學文
(一)揭示課題理解課題。
1.出示課題:媽媽睡了
2. 指導讀題目,讀出情感。
(二)配樂范讀
(三)交流感受
讓學生談談聽了課文之后,有什么想說的。
(四)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老師提示要注意認讀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2. 同桌互讀。
3. 指名接段讀文。
4. 學生評價剛才那幾個同學讀書的情況。
(1)評價優點
(2)提點意見
5.出示帶生字的重點句子。
(1)讀句中的生字。
(2)讀句子
(3)去掉生字的讀音再讀。
(4)去掉生字所依存的語境,只剩下生字,再讀。
(五)有感情地讀課文。
師:仔細想,睡夢中的媽媽是什么樣子的。
1.自讀
2.班內交流。教師適當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睡夢中的媽媽真美麗”、“睡夢中的媽媽好慈祥”、“睡夢中的媽媽好累”。
第二課時
一、升華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1.你想對媽媽說什么?
2.展示并朗讀班內一位學生母親寫給女兒的信。
3.再讀課文。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讓學生感受、交流、分享家庭照。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入知識的形成過程。引出課題自然流暢。
從指導讀課文題目,到教師范讀,圖文并茂,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讀、品活動,同時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使學生懂得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