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動物過冬教學設計
(5)分角色朗讀。
6、分角色表演讀課文。
7、學習第8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師:小動物們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度過了一個溫暖又幸福的冬天。第二年春天到了,三個小動物遵守約定再一次相聚到一起了。他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3)指導說話。
師小結:他們互相關心,互相惦念。雖然相隔了一個冬天,但是友情依然把他們的心緊緊相連。
三、拓展:你還知道其它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嗎?
師生交流,師出示資料。
四、作業設計:
1、 抄寫生字。
2、分角色表演讀課文。
板書設計:
19 小動物過冬
燕子 飛南方
青蛙 鉆泥土
蜜蜂 藏蜂巢
教材分析:
《小動物過冬》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的一篇童話。講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過冬的事。課文生動地介紹了它們不同的過冬方式,小燕子是飛到溫暖的南方去,小青蛙是冬眠,而小蜜蜂則藏在蜂巢里吃蜂蜜。課文還表現了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
教學設計說明:
《小動物過冬》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怎么過冬的事。課文生動地介紹了它們不同的過冬方式:小燕子飛到溫暖的南方去過冬;小青蛙冬眠;小蜜蜂則藏在蜂巢里吃蜂蜜。課文還表現了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
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我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密切關注學生,本著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感悟”的教學思想,積極創設各種情境,重視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
1、以讀代講,獲得感悟。《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我注重以讀為本,以讀代講,讓學生通過充分地讀,自己獲得情感體驗。如以“燕子、青蛙和蜜蜂是怎樣過冬的?”這個問題為主線,讓學生去讀,去想,去討論。這樣學生有了自由朗讀的空間,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廣闊的平臺。又如通過讀第三自然段燕子說的話,讓學生體會到燕子準備到南方過冬,到明年春天再飛回來;通過指導學生讀好第4自然段的問句,讓學生體會到燕子對青蛙的關心。
2、啟發想象,訓練說話。想象是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一種心理過程,想象可以明晰形象,激發情感,加深體驗。在教學第五自然段,讓學生通過朗讀來理解、想象青蛙是怎樣鉆到泥土里睡大覺的,我啟發學生進行想象,并通過課件的輔助教學來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青蛙鉆進泥土里睡大覺的樣子,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以及發現問題的能力。如:在學習第8自然段時,設計“第二年春天到了,三個小動物遵守約定再一次相聚在一起。他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的問題,指導學生進行說話訓練,使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