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精選16篇)
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 篇1
教學內容:浙江教育出版社三年級下冊第六課欣賞《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①初步了解中國的抗日戰爭,激發其愛國主義思想。
、诹私飧枨鷥热荩惆l對二小的敬佩和懷念之情。
2、技能目標
、僖龑W生進行聽賞(女聲獨唱)——改編——聽賞(童聲合唱),感受速度、力度、演唱形式、歌詞、情緒等相關因素對表現音樂作品的作用。
、谝龑W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誦、舞蹈、小品、歌唱等)進行歌曲表演,培養其豐富的創作能力和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對獨唱歌曲進行改編。
2、用不同的方式(朗誦、舞蹈、小品、歌唱等)進行歌曲表演。
教具準備:課件、鋼琴、繪畫用品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創設情境,了解時代背景。
1、聽賞歌曲《松花江上》(電視播放vcd碟片)
問:你從歌曲中知道了些什么呢?
。ㄔO計意圖:通過歌曲,讓學生了解在中國歷史發生的一件大事——日本的侵略戰爭,從歌曲中知道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2、欣賞影片《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的部分鏡頭。
問:你從畫面中看到了些什么?
生討論回答:中國人民通過不同的方式在同敵人進行斗爭。
。ㄔO計意圖:讓學生了解中國人民英勇抗日的情況……通過讓學生“看電影”,
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欣賞歌曲《二小放牛郎》。
1、導入:你知道當時的孩子們是用怎樣的方式在抗日的呢?(站崗、放哨、送信等)今天,老師請同學們從歌聲中去聽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一位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2、師講述故事(用優美、委婉的歌聲講述)——出示歌詞,投放連環畫。
問:①演唱形式?情緒?
、趶母杪曋兄懒诵┦裁矗
。ㄔO計意圖:有了第二環節的輔墊后進入第三環節——欣賞歌曲《二小放牛郎》,這兒用故事導入,并運用歌唱的方式,即符合此曲敘事性歌曲的體裁和學生愛聽故事這一特點,又符合音樂課要突出音樂性這一特點,通過教師優美、委婉的演唱,讓學生了解了歌曲的內容。)
3、創作改編歌曲——(出示歌詞)。
問:假如請你來演唱此曲?你認為歌曲應該用怎樣的情緒演唱?為什么?
生討論:第一段演唱可‘一般’(指起伏不大),因為還不知道發生什么事。第四段要激烈一些,因為在打仗……第五段要悲傷,因為二小犧牲了,第六、七段也要悲傷,不過比第五段要‘弱’一些……
問:為了讓歌曲講述得更生動,老師請同學們幫忙,為歌曲進行一次改編,你認為可以從哪些方面去改編呢?
分小組討論:……
。ㄔO計意圖:傳統的音樂教育過份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上學生循規蹈矩,一切按教師的要求行事,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新意識,而創作教學作為一種教學領域,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而且能夠深化學生對已學音樂知識(速度、力度、情感等相關因素)的理解、運用。強化進一步學習的欲望,并為下一步聽賞作準備。)
4、聽賞鐘維國改編的童聲合唱《二小放牛郎》。
問:歌曲哪幾方面進行了改編?和同學們的相比較,我們哪幾個方面的改編和作曲家是相同、相似的?
生討論:情緒——速度——力度——歌詞——演唱形式進行了改編。
。ㄔO計意圖:通過欣賞,讓學生對改編后的歌曲有一個完整的了解,通過與作曲家比較,讓同學們有一種“成功”的喜悅,也為了比較區別,促使他們聚精會神地去細聽和分辨。)
問:改編后好嗎?為什么?
。ㄔO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到速度、力度、情感等相關因素對表現音樂作品的作用。)
5、欣賞舞蹈《二小放牛郎》。
問:除了用歌曲來講述故事外,還有什么方式?
生討論:朗誦、繪畫、舞蹈、小品、電影等
。ǘ嗝襟w展示,七段故事情節可以自由選擇觀看。并讓學生跟學一些動作,感受其肢體的韻味。)
。ㄔO計意圖:此內容是全國少兒舞蹈大賽中獲得金獎的一個舞蹈精品,十三位小演員(十二只小牛和二。┩ㄟ^肢體語言,直觀地抒發了其豐富的情感內涵,在舞蹈這一流動的過程中,使舞蹈者與欣賞者心靈彼此融合,迸發心靈的共鳴。通過以舞助聽的形式,學生不僅有視聽結合的立體感,而且更容易受音樂氣氛的感染。)
四、創作表演。
1、引導學生選擇表現形式。
問:“你想用怎樣的方式來講述這個故事呢?”
——請出五個組長(朗誦組、繪畫組、舞蹈組、小品組、歌唱組)其余同學自由選擇小組。
要求:選擇1-2個情節
2、 小組討論、創作。
3、表演展示。
(設計意圖:前面的幾環節安排使學生們深深地被歌曲吸引著,被歌曲激動著。為了讓同學們盡情地一抒情懷,我安排了創作表演這一環節。并用比一比、賽一賽的激勵機制,使學生一個個都認真地投入了,由體驗付諸于實踐。并在觀眾的“點評”下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五、課堂小結。
觀看一段精彩的電視回放:1945年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勝利后喜悅、歡騰的慶祝場面。
問:你看到了什么?今天的音樂課,你知道了些什么?
。ㄔO計意圖:前后呼應,讓學生了解抗日戰爭最后的結果,給學生上了一堂難忘的歷史課。同時,起到一個總結概括作用:既可了解學生在這堂課中知識的掌握情況,又可了解作品對學生的情感影響。)
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 篇2
一、課前預熱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烧鏌狒[,來了這么多的客人老師,告訴你們,還有一群來自香港的客人呢!他們正整大眼睛看著我們。猜猜看,香港老師此時在想些什么?(生答)能跟他們打個招呼嗎?(生用英文打招呼)真不愧是雙語班的小朋友!課后,老師發個記者證給你們,去找香港老師好好地交流交流,行嗎?你們想了解老師,老師也想了解你們,能把你心中崇拜的偶像告訴在座的所有老師嗎?(生答)王老師也有崇拜的偶像,他就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二、復習
1、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 讀《歌唱二小放牛郎》
這些詞語還能讀好嗎?(出示詞語)
敵人 掃蕩 戰士 復仇 假裝順從 自有主張 眼含熱淚 到處傳揚
指名讀
評:讀得很準,誰還想讀?讀得真好,有什么小竅門嗎?是的,讀詞就要讀出他的意思來。
齊讀詞語
2、詞語讀得很好,如果能用上其中的一些詞語說說課文的內容就更好了。先說給同桌聽,再指名說。
三、新課
1、同學們所說的故事就發生在1942年9月16那天早上,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自由地讀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生自由讀)有什么疑問嗎?
生質疑:①敵人是怎樣掃蕩的?
、诤蠓綑C關為什么要潛伏在山溝里?
③老鄉們為什么要隱藏起來?
同學們提出了許多問題,我們先重點來解決“敵人是怎樣掃蕩的”這個問題好嗎?相信解決了這個 問題,其他的問題你們也會明白的。那說到“掃蕩”這個詞,你們的腦海里回浮現出怎樣的畫面呢?(生說)
同學們,日本侵略者的鐵蹄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踐踏了八年,這是怎樣的八年啊。c擊課件:這是一段真實的歷史)
師生重讀:同學們,這血淋淋的歷史我們怎能忘記?這沉甸甸的國恥我們不能忘記!
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嗎?(生說感受)
敵人越兇殘,老鄉們就越(危險)那剛才的兩個問題,你們明白了嗎?
讀書是最好的表達!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生齊讀第二節)
2、危險正在一步步逼近,敵人快要走到山口,可他們卻昏頭昏腦地迷失了方向,于是抓住了二小叫他帶路。生活中,你有沒有叫別人做過事呢?(生說)真是個懂禮貌的好孩子,鬼子也是這么有禮貌嗎?(點擊圖)請同學們認真仔細地觀察這幅圖,想想鬼子是怎樣叫二小帶路的,會說些什么?(生根據表情聯想說話)
鬼子這哪是叫二小帶路,分明是連哄帶騙再加恐嚇嘛!二小吃不吃他們這一套?那他會怎么做的呢?(生說)用書上的話說就是(假裝順從 自有主張)。
鬼子如此兇殘,誰敢不從?可二小為什么要假裝順從呢?同桌討論討論。(生討論后交流)
二小是這樣想的嗎?現在你們就是二小,讓我們一起走進二小的內心世界。
二小啊,你也非常危險,面對兇殘的敵人,難道你就一點也不害怕嗎?
(生1、為救幾千個老鄉,值得。
生2、想起鬼子做的壞事,恨不得把鬼子全部消滅,早已忘記了害怕。)
二小心里充滿著的是對鬼子的仇恨,牽掛著的是老鄉們的安全,所以他才假裝順從,自有主張。你覺得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二?(英勇機智 不怕犧牲)
說得好,能把你們對二小深深的敬佩之情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
3、二小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受騙的敵人氣急敗壞,他們會輕易放過二小嗎?(不會)那他們是怎么做的?(生答)
出示圖:敵人兇相畢露、喪心病狂。他們把二小挑在槍尖,活活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蓱z的二小啊,他才十三歲,他還沒來得及看到抗戰的勝利,他還沒來得及享受幸福的生活,他甚至還沒來得及和疼他愛他的鄉親們說上一句話,就,就睡在了冰冷的山間。誰來讀讀這句話?
指名讀:敵人把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
二小死了,但他的臉上卻含著微笑,他的血染紅藍的天。八路軍戰士會讓這鮮血白流嗎?當然不會,他們(從山上沖下來,復仇的子彈將敵人將敵人胸膛射穿)
話語雖短,但老師聽出了八路軍對敵人深深的仇恨,在不知不覺中,你們已經把自己當作一名八路軍戰士了,是嗎?那你們在沖下山的同時,你還準備怎樣表達你對鬼子的仇恨呢?(一邊沖一邊喊)
現在你們可以不用舉手,想表達的可以直接站起來。(生表達)
同學們,你們都已變成了一個個復仇的小戰士,能把對敵人的仇恨讀出來嗎?
。ㄖ该x)
評:
⑴讀出了恨。
、普媸呛拗牍前!
、恰吧浯弊x得好!
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也想做一名八路軍指揮官,戰士們,聽我的指揮,沖下山去,為二小報仇。
。ㄉ簺_啊,沖啊,沖啊,沖啊,為王二小報仇!)
現在,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生讀。
4、八路軍消滅了全部敵人,可二小卻永遠地離開了,他用自己年幼的生命換取了幾千個老鄉的安全,多么悲壯,多么動人!就連秋風也在把這故事到處傳揚。
。ㄕn件:唱最后一段)
二小躺在冰冷的石頭上,離開了生他養他的村莊,離開了疼他愛他的鄉親們,離開了他所敬仰崇拜的八路軍叔叔們。同學們,如果你是二小年邁的爺爺,想到再也見不到親愛的孫子,你會怎么說?如果你是八路軍戰士,看到二小死得如此慘烈,你會怎么說?如果你是鄉親們,你是二小親密的小伙伴,你又會怎么說呢?(生說)
二小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里,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保護了老鄉,保衛了祖國。生活在幸福的新時代中的你們,又該怎么做呢?(生說)
千言萬語都匯成一段話,讀(生讀最后一節)
6、人們在將二小的精神到處傳唱,那牛兒呢?和二小朝夕相處的牛兒呢?它們有沒有思念二?從哪兒可以看出來?是這一小節嗎?(出示第一節)
能讀出牛兒對小主人的思念嗎?(指名讀)
評:⑴牛兒流淚了,那是它在深情的懷念已往的快樂時光。
、评蠋煾惺艿搅艘还蔁o法抵擋的思念。
牛兒和所有人一樣,對二小日思夜想。同學們,讓我們輕輕地把這種思念唱出來,好嗎?
師生哼唱: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二小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那英勇機智的形象卻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抗日小英雄的名字——王二小,永遠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 篇3
各位網友,整理了課堂上的一段實錄,歡迎大家來指點。
師:人們要歌唱王二小,那他究竟是個怎樣的孩子呢?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在小組內討論,并用朗讀展示給大家。
生:小組學習。
生:王二小是個很勇敢的孩子。
師:你們從哪看出來的?
生:敵人快要走到山口,昏頭昏腦地迷失了方向。抓住了二小叫他帶路。他假裝順從自有主張。
師:他讀得很有感情。我們班一定有讀得更好的。誰還想讀?
生:賽讀。
師:敵人要二小帶他們去哪里?去干什么?
生1:到山口。
生2:到山里。
你從哪知道的?
生2:我從第二節知道的。敵人要到山溝里去“掃蕩”。那里潛伏著后方機關,還隱藏著幾千個老鄉。
師:會聯系上下文理解問題。敵人說:“小孩,帶我們到山溝里去找老鄉!倍趺凑f?
生1:不,我不知道他們在哪。我還要去放牛呢?
師:你這是在反抗。
生2:二小會說:“好,我帶你們去。”
師:敵人叫干什么就干什么,這就是----------
生:順從。
師:二小是這么說的,他也是這么想、這么做的嗎?
生:不是,他是想把敵人領進我們的埋伏圈。
師:好,這就是假裝順從,自有主張。
生:我們從第五節知道二小很勇敢。他為了救老鄉和后方機關犧牲了。
敵人把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
師:像你這樣讀,二小死不了。
生:賽讀。齊讀。
生:我們從第4節知道二小很勇敢。(小組齊讀)
組2、組3用各自的方法讀。
師:看到大家讀得這么起勁,老師也想讀。這節中,大家只讀“四下里乒乒乓乓響起了槍聲!笔O碌挠衫蠋熥x。
師生合作。
生:二小還是一個很有智慧的孩子。
師:從哪看出來的?
生1:他把敵人騙了。
生2:敵人抓住了二小叫他帶路,他假裝順從自有主張。
生3:王二小帶路走在前面,把敵人領進我們的埋伏圈。
師:多么機智勇敢的孩子。我們把這個故事連起來讀一遍。(第五節的第一句由老師一個人來讀。)
師生合讀。
師:王二小犧牲的時候年僅十三歲。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后方機關和幾千老鄉的生命。讓我們走進抗日戰爭的歲月去感受那段動人的故事。
播放課件。(電影與2—5小節配套并伴有歌曲、歌詞)
師:此時此刻,你想對王二小說些什么?
生1:王二小,你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別人的安全。
生2:王二小,你真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小英雄。
生3:王二小,我們會記住你的。
生4:王二小,沒有你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師:是呀,沒有王二小,沒有無數像王二小一樣為革命流血犧牲的戰士們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同學們,時光在匆匆地流逝,但人們對英雄的崇敬和懷念卻是永恒的。讓我們通過朗讀來盡情表達我們的感情吧。
有感情朗讀全文。
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認識15個生字。
2、學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孩子樹立起“英雄”的概念,激發仇恨日本侵略者的感情。
教材分析:
詩歌主要寫敵人的殘忍、狠毒,和這樣殘忍、狠毒的敵人做斗爭,二小能表面“順從”的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死時表現出多么大的勇氣和智慧,誰能不為他的英勇獻身的精神而感動呢?能在非常時刻表現出非常人的行為,做出使人嘆服的正義壯舉,這就是英雄。
教學設想:
在搜集資料中,被二小的故事感動。聽著歌聲,淚水不禁在眼圈中打轉。如果當時換成我,我可能會畏縮,但是二小做到了無畏無懼,機智勇敢。我想,我要引導孩子和我一樣地想,一樣地體會,從故事中,從二小的身上,學到他為百姓,為人民的這種奉獻犧牲精神,把這個故事,這種精神,深深的印在孩子心中。
分析課文,結合上次學習《歌聲》的經驗教訓,我想,對于這樣遠離孩子生活經驗的故事人物,從簡單的詩歌中,不可能描寫具體的情景,我應引發孩子想象當時的具體情景,結合課件,展現當時的情景,把孩子帶進情境中,使學生與文,與故事中的二小產生相同或不同的感受,更好的體會人物的精神境界。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小英雄,激發仇恨日本侵略者的感情。
學習方法:
圖文結合、自主學習、情境感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師:你會唱這首歌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歌唱二小放牛郎》。誰愿意到黑板來寫課題?來,伸出我們的手,我們和他一起來寫。(板書課題。)大家齊讀課題。
2、談預習的收獲,檢查讀生詞。
觀看二小資料、小英雄的故事
二、初讀學字
1、師:今早晨讀時大家朗讀了這課的生字,現在我們來展示一下自己的認字成果。來,你認識他,就響亮地喊他們的名字。
出示字詞課件,學生齊讀。男女生對讀,讀給同位聽。
師:你想怎樣把這些生字讀給大家聽?
開火車讀,男女生賽讀等各種形式讀生詞。
師:熟字娃娃飛走了,變成生字娃娃,你還認識他們嗎?生讀生字。
有兩個生字想考考大家,看你們認不認識它們,大家敢不敢?(點耍)這個字怎么讀,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點課件)。(點挑)你能叫出它的名字來嗎?(點課件)
2、師:昨天晚上,大家回家讀了課文,喜歡讀嗎?請大家打開書本89頁。讀書要學會做記號,你認為課文中的哪個詞語深深地打動了你,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就在這個詞語下畫條線。
學生自由、自主讀,邊讀邊做記號。老師巡視。
3、師:誰來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潛心會文,領會情感
你對哪一部分最感興趣,就反復讀哪一部分,在關鍵詞句下面畫上三角,仔細體會朗讀。(學生自己體會,隨學生交流點撥以下重點。)
1、第一二三自然段
。1) 什么事情危急?說明什么?
。2)讀這一句想想怎樣讀?想象當時的情景,好,誰來讀?
敵人發現了他,讓他帶路,你想,二小心里會怎樣想?會對敵人說什么?
。3)體會人物的思想活動,明了小英雄的勇敢機智。
看圖片:二小真的順從了嗎?
那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十三歲的他害怕死嗎?
假如是你,你會怎么想?
你覺得二小怎么樣?從哪一個詞最能體現出他的機智勇敢聰明?
2、學習四五六段,體會對敵人的仇恨,對烈士的悲憤。
“他的臉上含著微笑,他的鮮血染紅藍天!
。1)課前我把這句話讀給我的兒子聽,他對我說:“媽媽,鮮血怎么會染紅藍天?”是啊,鮮血怎么會染紅藍天?你能幫我告訴他嗎?
"含著微笑"中能體會出什么?(點課件)
"干部和老鄉得到安全,他卻睡在冰冷的山里邊"中的"卻"字是什么意思?(點課件)你能
把這些句子補充完整嗎?
(2)看一組黑色鏡頭,說自己的感想。
。3)"敵人把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旁邊。"讀這一句,想想怎樣讀?先不要急著讀,想,琢磨。怎樣理解就怎樣讀,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生試著按照自己的理解讀。
3、讀第七自然段。
按照你的理解你再來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
師:你看,我們邊學邊總結了這么些讀書的好方法:第一,走到故事中,讀出自己的感受;第二,想象著讀;第三,反反復復地讀,最后都能背下來了。
師:這就是學習方法。有了好的方法,你的學習能力就會很快地提高。
4、讓我們再次重讀這個故事,重溫那悲壯驚險的一幕幕。(點課件全文配樂,生齊讀。
5、王二小真不愧是民族英雄,為了永遠地記住他,人們在當時戰場的附近,為他立了碑(點課件碑文銘志),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為小英雄題寫碑文呢?
四、歌聲感悟
我們一起來唱這首歌,來記住這位小英雄。播放歌曲
五、聯系生活
學習了王二小這篇課文,你想在以后的生活中,怎樣去做?
六、研究性作業:
搜集你所敬佩的英雄的圖片和資料,做英雄冊與同學交流。
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讀本課的7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挑”的讀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會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過程與方法
1、讀中領悟小英雄的行為,表達出對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2、學生通過聽唱、朗讀、想象等手段,了解二小的事跡,感知英雄的品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習王二小的機智勇敢同敵人作斗爭的精神,體會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2、教育學生熱愛小英雄,學習小英雄。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抗日戰爭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音樂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了解了禁煙英雄林則徐,今天就讓我們再一起來認識一位與你們年齡相仿的小英雄。有一首歌唱得就是這個12 歲的小英雄,想聽這首歌嗎?大家仔細聽,聽后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教師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磁帶。)
學生聽歌曲,會唱的同學跟著輕聲吟唱。
二、初讀課文感知
學生讀文,感知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讀課文
師:這首歌歌唱了二小,那么人們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呢?大家認真讀書,一定會有很大收獲的。
組織學生再讀課文,并思考歌詞中歌唱的二小是個怎樣的孩子,找出理由。
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做出標注。勾畫相應語句,并從中感悟。
邊讀邊提出不懂的問題
師:大家學習得很認真,下面就把你的學習成果向大家介紹一下吧。(并隨機提出問題)學生匯報:
1、二小是個機智的孩子。
引導學生想象王二小給敵人帶路時會說些什么?想些什么?
2、二小是個勇敢無畏的孩子。
引導學生想象當敵人知道上當后,二小與敵人斗爭時的場景。
四、拓展延伸
師:是呀,同學們已被二小的精神所感動,此時此刻,你最想對二小說些什么。
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暢所欲言。
師:下面就讓我們帶著對英雄的崇敬之情再讀一讀文章。
1、學生自由讀。
2、(教師放音樂)學生跟著音樂讀。(可以自己單獨讀,也可以幾個人分節讀。)
3學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師:抗日戰爭中像二小這樣的小英雄還有許許多多,課下,請同學們通過上網查閱、讀書、觀看影視、訪問等形式搜集抗日小英雄的圖片和資料,做好抗日小英雄手冊與同學們交流。
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 篇6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10個,認讀8個二類字,讀準多音字“挑”。
3、了解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初步感知英雄王二小的形象。
教學重難點:
整體把握、理解課文,進一步體會人們懷念、歌頌二小的感情。
教學準備:
白板 竹竿 圍巾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
1、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影片
2、談談你的感受。
一、導入
1、出示抗日戰爭圖片背景,教師解說
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日軍想侵占中國,中國人民奮起反擊,在神州大地上展開了斗爭。(白板圖)小朋友知道是什么戰爭嗎?
在這場戰爭中發生了與多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故事。有一位平凡的小男孩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他就是-------
2、引課題,讀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歌唱二小放牛郎》。
二、初讀課文
1、師提要求,生自讀
先請同學們讀課文,注意要做到(白板要求)讀通課文
圈出生字
標出小節
2 、檢查自學情況
a、學生自瀆詞語。 這些詞語你會嗎?
b、開火車讀 讓我們用開火車的形式讀一讀。 “挑”多音字,動作演示。
c、“智多星”問題
其中:敵人(反義詞) 迷失(填詞) 乒乓(擬聲詞) 報仇(近義詞)
這些詞語中還有哪些詞有近義詞?
d、質疑 還有什么詞語不理解嗎?
f、齊讀 讓我們帶著對詞語的理解一起讀一讀吧!
3、句子
a、同學們的詞語已經掌握得很好了,那句子呢?(指名讀)
白板要求:
讀的同學要做到聲音響亮,朗讀流利。
聽的同學要做到認真傾聽,仔細思考。
b、評價(好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需要努力)
c、齊讀 聽了這些同學的朗讀,小朋友們肯定也躍躍欲試了吧,那么就讓我們把書拿起來,把這篇課文連起來讀一遍。不過老師留給了大家一個問題,請大家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d、生講述
同學們說得比較復雜,如果能簡練些會更好。讓韓老師來幫幫大家吧!
出示練習 :
王二小為了 ,英勇犧牲了。他的犧牲換來了人們的 ,換來了戰爭的 ,他是一位 。
三、學寫生字
1、出示生字“揚” ,學生說說怎樣記
2、師分析生字,示范寫
3、生書寫
四、作業
1、繼續完成硬筆習字冊。
2、回家和爸爸媽媽學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學反思(第一課時)
[教材簡解]
本課以兒歌的形式編寫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形式新穎,記述了王二小為挽救解放區后方機關和幾千個老鄉的生命機智地把敵人帶進八路軍的埋伏圈,自己卻英勇犧牲的幫助。主體部分給王二小著色不多,主要是從敵人的兇殘、狠毒方面下筆,和這樣兇殘、狠毒的敵人做斗爭,王二小表面“順從”,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表現出了多么大的勇氣和智慧。課文開頭和結尾的情景描寫,也為塑造二小這個英雄人物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
[設計理念]
第一課時是對學生進行讀寫訓練,提高課文素養的起始點。正確處理好第一課時能喚起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為第二課時的教學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扎扎實實地閱讀文本,實實在在地學習生字,向第一課時要效率。
【反 思】
上課伊始,我設計播放影片注重學生的背景感知,巧妙預設情境,讓學生對抗日戰爭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學生也能根據所看影片表述出自己的想法。課文中的導入語,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既能讓孩子了解課文歷史背景和本課主角,又不顯得煩瑣。
陶行知先生說過:“與其把學生當作天津鴨兒填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鑰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地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的寶藏”。本節課,我十分重視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導入課文后,我提出明確要求,并在白板上出示,讓孩子在自學的過程中有章可循。在檢查自學情況時,采用了聯系生活實際等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學習的方法,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并鼓勵學生去做一些新的嘗試。學生在實踐中將理論與自己的判斷、體驗、創造結合起來,才能成為他自己真正掌握的東西。
本節課的教學中不僅有老師的評價,還注重學生之間的評價。在分自然段讀課文時,我在白板上明確要求:讀的同學要做到聲音響亮,朗讀流利。聽的同學要做到認真傾聽,仔細思考。這樣不僅讀的同學知道應該怎樣朗讀,其他同學也能注意力集中地傾聽,認真地思考別人的優缺點。學生們能夠互相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改正不足之處。
寫字是低年級語文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課文的最后一個環節就是寫字教學。在出示生字“揚”時,讓學生說說字的結構以及記憶方法,重視學生的自主記憶。
教學中還存在著不足之處,比如在總結課文內容時,學生說的答案不是我事先預設的,于是在此環節浪費了時間。今后的教學中還要重視尊重學生的個性思考,讓孩子在輕松、充滿個性的課堂中不斷進步。
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 篇7
教學目標:
1. 自主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 了解課文內容,學習王二小機智勇敢地和敵人作斗爭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王二小機智勇敢地和敵人作斗爭的精神。
重難點突破法:朗讀法討論法
能力訓練點: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表演能力
美育滲透點:學習王二小機智勇敢地和敵人作斗爭的精神。
拓展:表演課本劇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通過查資料或請教他人,你了解哪些小英雄?有許多小英雄都聰明機智,英勇無畏,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不怕危險,不怕犧牲,有的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抗日戰爭時期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就叫:王二小。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 請同學們自讀兒歌,把生字圈出來,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
2 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讀。
3 注意讀準以下生字的字音。
4 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四、指導寫字
1 出示生字。
2 生字組詞。
3 指導字形,師范寫,講要點。
4 生書寫,師巡視。
5 示范寫,講要點。
6 生訂正,師巡視。
五作業。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 抽讀生字卡片。
2 聽寫詞語。
3 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新課學習。
1 知道什么是掃蕩嗎?
2 危急可以換成一個什么詞語?為什么說這是十分危急的時候?請大家默讀課文,邊讀邊想。
3 就在這危急的時候,王二小是怎么做的?他為什么要裝出聽話的樣子?下面請小組的同學合作,討論一下。敵人會怎么說?二小心里會怎么想呢?他又是怎么說的呢?
4 王二小把敵人帶進埋伏圈后,結果怎樣?在帶敵人進入埋伏圈的時候,他想到這個結果了嗎?他為什么還要這樣做呢?
5 小結:二小為了不引起敵人的懷疑,不動聲色地走在前面,把敵人帶進了我們的埋伏圈,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智慧呀!在二小把敵人帶到埋伏圈之前,他就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他寧愿犧牲自己的生命,這種行為就是一種英雄的行為。
6 指導朗讀。
7 王二小犧牲時,臉上為什么含著微笑?相信同學們一定被這種舍生忘死、臨危不懼的精神打動吧!什么樣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英雄?
8 配樂朗讀全文。
9 你想對王二小說些什么呢?
三學唱歌曲。
四作業: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把這個故事有感情地講給爸爸媽媽聽。
3 課外閱讀其他小英雄的故事,然后講給同學聽。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之三,歌唱二小放牛郎,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 篇8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2
《歌唱二小放牛郎》
第二課時詳案
陳慧蘭
教學目標:1、通過朗讀了解課文內容,感受二小的英勇機智,不怕犧牲地精神。
2啟發學生想象二小與敵人斗爭時的語言動作,犧牲時的場面,喚起學生對英雄的敬仰。
教學重難點:通過朗讀體會二小不怕犧牲的精神,喚起學生對英雄的敬仰。
教具:課件、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歌唱二小放牛郎》二小是……為什么六十多年來,人們還在歌唱他呢?(師畫?)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一起重溫這動人的故事,去感受、去聆聽。
二、整體感知。
聽課文錄音朗讀,學生閉上眼睛想像當時的情景
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
師:我仿佛感受到二小就在我們這個課堂里.
三、學課文二——五小節
看課件。
1、問:王二小是個怎樣的孩子?默讀課文二——五小節找出描寫二小的句子
2、出示句子:“二小順從地走在前面,把敵人帶進了我們的埋伏圈!
師:“順從”是什么意思?王二小為什么要順從地給敵人帶路?他心里怎么想的?(小組討論)師提醒:他有沒有想到自已有生命危險?(師板書:機智勇敢、不怕犧牲)
3、敵人上當了嗎?你們聽(槍炮聲)齊讀“四下里乒乒乓乓響起了槍炮聲,敵人才知道是受了騙!
4、師:受騙后敵人兇相畢露。一生讀第五小節。這是一群怎樣的敵人?找出“挑”、“摔”指導讀。
師:同學們二小犧牲了你們是什么心情?出示“悲傷”,敵人殘忍地殺害了王二小,你們心情是什么“氣憤”
指導讀第五小節
5、師:這時老師耳邊仿佛又響起那句歌詞“牛兒在山坡吃草,那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問:放牛郎哪兒去了?師出示二小犧牲時的畫面。
四、學習六七小節
師:王二小犧牲了,他是含著微笑而去。為什么?因為他的犧牲換來了什么?生:……同學們這時我仿佛看到了我們的二小睡在了冰冷的山里邊。讓我用低沉的語調讀一讀六七小節。
問:你現在的心情是怎樣的?(出示:“悲憤”)請一生讀最后一小節。
四、二小雖然犧牲了,但是他的英雄形象仍留在你我心中!
你想對二小說些什么?(小組討論)
五、師生同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師指板書,為什么幾十年來人們還在歌唱二小呢?因為他是一個小英雄!讓我們一起來歌唱,讓這個動人的故事繼續傳揚。
師小結:沒有王二小,沒有無數像王二小一樣為革命流血犧牲的戰士們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業:1、把這個動人的故事,講給小弟弟、小妹妹聽;
2、開故事會,講英雄故事。
板書: 歌唱 二小 放牛郎
機智 勇敢
不怕犧牲
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 篇9
一、學習目標:
1.會認14個字,寫字6個;。
2熟讀看我。要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體會人物心情,做課后思考題。
3.理解“掃蕩、掩護、危急、順從、埋伏圈、悲憤”等詞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
4、學唱《歌唱二小放牛郎》,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講述“二小放牛郎”的故事。
二、學習重難點: 會認14個字,寫字6個; 體會人物心情,理解課文內容,學唱《歌唱二小放牛郎》,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學情分析:
四、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
1.自己讀課文,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字,并通過生字條、田字格和查字表或問別人、查字典等方法給不認識的字注上拼音,再讀一讀。
2.再讀課文一遍,拼一拼生字條里的字,并在書上用“----”勾出詞語,再讀一讀。
3.讀課文第三遍,拼讀田字格里的字,用方框框出詞語,讀一讀。
4.正確、通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同桌檢查圈字情況,一起認一認(我指你讀,你指我讀),不會的教一教;
2、同桌一起讀一讀生字條里的字和勾出的詞語;
3、同桌認一認田字格里的字和框出的詞語,不會的教一教,讀得好的夸夸他;
4、抽生認讀生字,教師相機教一教;
5、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教師及時正音,火車開得好的大家夸夸他;
6、全班齊讀課文。
。ㄈ、課堂學習研討:
1、學生自主研討、揣摩字形,將生字規范地寫下來;
2、教師逐個檢查,及時糾正不規范的字,寫得好的字全班展示;
3、學生給生字口頭組詞,教師將學生會寫的詞語書寫在黑板上,學生選兩
個寫在書上相應的田字格下,讀一讀;學生選喜歡的詞語口頭造句!
4、合作、探究、討論問題;
。1 )、讀第一節:王二小是干什么的?他是個怎樣的孩子?他究竟哪兒去了呢?
。2)讀2---5節:什么時間發生了什么事?在那十分危急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二小是怎么做的?(理解“順從”)王二小給敵人帶路時想到了什么?從這里,你想到了什么?
(3)敵人發現受了騙,他們是怎樣對待二小的?從這里,你感受到什么?
(4)為什么“他的臉上含著微笑”?人們聽了這動人的故事,是怎樣的心情?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放歌曲,唱歌曲。
5、師生課堂小結; 這篇課文記述了王二小為挽救解放區后方機關和幾千個老鄉的生命,機智地把敵人帶進八路軍的埋伏圈,自己卻英勇犧牲的故事。二小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大家的生命,他真是個機智、勇敢的小英雄!
四、達標練習;
1.給生字注音并組詞!
掃( ) 抓( ) 揚( ) 挑( )
腦( ) 勇( ) 挑( )
2、用字組詞,再造句!
腦( )
勇( )
3.讀一讀,填一填。
。 )的那天早上,敵人向一條山溝( )。山溝里掩護著( ),掩護著( )。就在那( )的時候,敵人快要走到( )。( )地迷失了方向, 抓住了二小叫他( )。二小( )地走在前面,把敵人帶進了我們的( )。四下里( )響起了槍炮聲,敵人才知道( )。敵人把二。 )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 )。我們( )的王二小,( )犧牲在山間。干部和老鄉得到( ),他卻睡在( )的山里邊。他的( )含著微笑,他的鮮血染紅( )。
王二小真是個( )的小英雄。雖然他( )了,但他的( )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正確書寫10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唱歌曲。
3、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意識和想象能力。
4、激發學生對英雄的崇敬意識。增強對抗日戰爭的一些感性認識,正確認為歷史。
教學重點
1、易錯字較多,培養學生獨立識字能力。
2、從主體部分的側面描寫中,感悟王二小英勇獻身的正義壯舉;歌頌他的英雄精神。
教學準備
1、收集有關抗日戰爭的資料。
2、配合課文組織看vcd,看電影或講故事。
3、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錄音帶。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老師想給大家講個故事。它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一個北方的山區。敵人向解放區掃蕩,解放區的政府機關和老百姓,都躲在山溝里。他們抓住了一個放牛的孩子叫他帶路,勇敢的放牛郎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在山口設下的埋伏圈,而自己卻英勇地犧牲在敵人的槍口下,死時臉上還含著微笑。那一年,這個放牛郎才只有十三歲。他的故事流傳至今。讓我們通過今天的學習去認識這位真正的英雄吧!(播放歌曲)
二、新課
(一)自學
1、學生自由讀文,邊讀邊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決。
2、同桌合作讀書,會讀的給不會讀的當“小老師”。
3、自檢識字情況。
。ǘ┳R字
1、激趣圈字。同學們通過讀課文,認識了這么多生字。現在,讓我們一邊讀,一邊把這些字及帶出的詞語畫上圈。詞語:玩耍、危急、含著、染紅、山坡、昏頭昏腦、傳揚
2、小組合作識字。
3、游戲識字。開火車讀字。給字擴詞,比比哪個同學說得多。
4、交流識記方法。
。ㄈ⿲懽
1、示詞語,討論加點字應注意什么。
玩耍、危急、含著、染紅
2、示范書寫。觀察摹仿。
3、獨立書寫。自檢互評。
4、同桌聽寫,鞏固記憶。
(四)交流
1、分組讀文,思考:王二小給敵人帶路時想了什么?你讀懂了什么?
2、小組討論,交流所得。
3、再讀課文。思考:王二小給敵人帶路時會怎么想、怎樣做?
4、結合插圖,引發學生想象當時具體情景。
學生自由發言,可以肯定的是,王二小知道自己反抗敵人橫豎是要死的。所以表面“順從”地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死時臉上含著微笑。在危急中,他表現了勇氣和智慧,做出了使人嘆服的正義壯舉,這就是英雄。
。ㄎ澹┱b讀
1、讀第二、三段時,理解危急在課文中的含義:敵人掃蕩、快要到山口了,山溝里掩護著后方機關、掩護著幾千老鄉。通過語速的變化體會情況的緊急。
2、讀詩歌的結尾,體會人們悲憤的心情。聯想到自己對有關抗日戰爭的認識,激發仇恨日本侵略者的感情。
3、配樂朗誦。
這個感人的故事被編成歌曲,半個世紀來廣為傳唱,二小沒有犧牲,他英勇獻身的精神激勵人們去奮斗,他是真的英雄,他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第二課時
。ㄒ唬⿲W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ǘ┙涣
1、出示句子:可憐的他死得這樣慘;英勇地犧牲在山間。
他卻睡在冰冷的山間;他卻蠔在冰冷的山里邊。
2、比一比,想一想教材的編寫者為什么要這樣改。
3、談一談你學習了這一課的收獲。
4、學習在閱讀中聯想。
見書98頁金鑰匙,結合本課內容及丁丁的話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ㄈ┚毩
1、讀拼音、寫詞語。
玩耍、安危、著急、昏暗、含笑、染紅、傳揚、抓住
2、形近字組詞
耍、要;含、念;楊、揚;染、勢。
3、給詞語排隊,連成一句話,并加上標點。
英勇地 犧牲 王二小 在山間
4、照樣子改寫句子。
例:王二小把敵人帶進了我們的埋伏圈。
敵人被王二小帶進了們的埋伏圈。
(1)我把蘋果洗給別人吃。
。2)媽媽把飯做好了。
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 篇1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認本課15個字,學寫10個字,其中讓學生獨立識一部分生字。
2、學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認本課15個字,學寫10個字,其中讓學生獨立識一部分生字。
教學準備:
課件、錄音機、磁帶、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一個北方山區……
(二)師:這個故事曾經感動和激勵了無數的人,為了紀念英雄王二小,人們編寫了一首敘事歌曲,名字就叫《歌唱二小放牛郎》,請聽……
。ㄈ┎シ鸥枨簳耐瑢W可以輕聲吟唱
。ㄋ模⿻耐瑢W齊聲唱,不會唱的同學跟著唱一遍
(五)師生齊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灾髯x文:想辦法解決不認識的字
。ㄆ撸┩阑ハ鄼z查讀書情況(一人讀一節),遇到不認識的字相互請教
(八)測讀生字卡片:(認讀)
1、不認識的字再進行重點學習,學生交流識記方法。
2、再讀讀易錯字,組詞或造句。
。ň牛┬∮螒
猜一猜:今個口念什么?今個貝念什么?……
。ㄊ┒嘁糇纸M詞
tiǎo 挑戰 挑拔 挑動 挑燈
tiāo 挑選 挑夫 挑剔
。ㄊ唬┰僮x課文
齊讀,老師邊聽邊指導
(十二)指導寫字
1、生觀察指出易錯字
2、重點指導:耍:與“要”區分,第四筆是橫折彎鉤
危:第三筆是橫,注意里面橫折鉤與豎彎鉤的寫法
急:中間的橫不出頭
染:右上“九”的寫法
3、學生讀讀、寫寫
(十三)作業
1、 生字、詞
2、 和家人一起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3、 讀課文
板書設計:
歌唱二小放牛郎
耍 危 急 染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了解抗日小英雄二小放牛郎的故事,初步理解什么是英雄;
2、 啟發學生想象二小與敵人斗爭時的語言動作,犧牲時的場面。
教學重點:
理解英雄的含義。
教學難點:
想象二小與敵人斗爭時的場面。
教學準備:
磁帶、錄音機
。ㄒ唬⿲耄赫J真聽錄音《歌唱二小放牛郎》,想想:歌里都唱了什么?
。ǘ┱埻瑢W們說一說;
。ㄈ┱l想讀讀這課文(指名七個學生);
。ㄋ模┳x了課文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分組交流解決)
。ㄎ澹┙M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全班交流;
。┛呻S機出示以下句子
1、放牛的不知哪兒去了
2、就在那十分危急的時候
3、二小順從的走在前面
4、敵人把二小挑在槍尖
5、英勇地犧牲在山間
6、他卻睡在冰冷的山里邊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領悟二小的勇氣、智慧和他英勇獻身的。
(七)重點學習第三、四、五節
1、 邊讀邊想象二小的動作,他與敵人的對話,他心里的想法;
2、 分組交流;
3、 指名生匯報。
。ò耍┰僮x課文
問:你認為哪個小節讓你很受感動?可以當堂背誦。
。ň牛R讀課文
會背誦的部分可以站起來背誦。問:讀到這里,你想對王二小說些什么?
(十)師:(略)
。ㄊ唬┳鳂I
1、 把《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故事講給周圍的人聽
2、 積累介紹二小的圖片或資料
3、 預習《歌聲》
板書設計:
歌唱二小放牛郎
危急 順從 犧牲
(勇敢 智慧)
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 篇12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74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學設計一【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正確書寫10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唱歌曲。
3、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意識和想象能力。
4、激發學生對英雄的崇敬意識。增強對抗日戰爭的一些感性認識,正確認為歷史。
教學重點
1、易錯字較多,培養學生獨立識字能力。
2、從主體部分的側面描寫中,感悟王二小英勇獻身的正義壯舉;歌頌他的英雄精神。
教學準備
1、收集有關抗日戰爭的資料。
2、配合課文組織看vcd,看電影或講故事。
3、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錄音帶。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老師想給大家講個故事。它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一個北方的山區。敵人向解放區掃蕩,解放區的政府機關和老百姓,都躲在山溝里。他們抓住了一個放牛的孩子叫他帶路,勇敢的放牛郎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在山口設下的埋伏圈,而自己卻英勇地犧牲在敵人的槍口下,死時臉上還含著微笑。那一年,這個放牛郎才只有十三歲。他的故事流傳至今。讓我們通過今天的學習去認識這位真正的英雄吧。úシ鸥枨
二、新課
。ㄒ唬┳詫W
1、學生自由讀文,邊讀邊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決。
2、同桌合作讀書,會讀的給不會讀的當“小老師”。
3、自檢識字情況。
。ǘ┳R字
1、激趣圈字。同學們通過讀課文,認識了這么多生字。現在,讓我們一邊讀,一邊把這些字及帶出的詞語畫上圈。詞語:玩耍、危急、含著、染紅、山坡、昏頭昏腦、傳揚
2、小組合作識字。
3、游戲識字。開火車讀字。給字擴詞,比比哪個同學說得多。
4、交流識記方法。
。ㄈ⿲懽
1、示詞語,討論加點字應注意什么。
玩耍、危急、含著、染紅
2、示范書寫。觀察摹仿。
3、獨立書寫。自檢互評。
4、同桌聽寫,鞏固記憶。
。ㄋ模┙涣
1、分組讀文,思考:王二小給敵人帶路時想了什么?你讀懂了什么?
2、小組討論,交流所得。
3、再讀課文。思考:王二小給敵人帶路時會怎么想、怎樣做?
4、結合插圖,引發學生想象當時具體情景。
學生自由發言,可以肯定的是,王二小知道自己反抗敵人橫豎是要死的。所以表面“順從”地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死時臉上含著微笑。在危急中,他表現了勇氣和智慧,做出了使人嘆服的正義壯舉,這就是英雄。
(五)誦讀
1、讀第二、三段時,理解危急在課文中的含義:敵人掃蕩、快要到山口了,山溝里掩護著后方機關、掩護著幾千老鄉。通過語速的變化體會情況的緊急。
2、讀詩歌的結尾,體會人們悲憤的心情。聯想到自己對有關抗日戰爭的認識,激發仇恨日本侵略者的感情。
3、配樂朗誦。
這個感人的故事被編成歌曲,半個世紀來廣為傳唱,二小沒有犧牲,他英勇獻身的精神激勵人們去奮斗,他是真的英雄,他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第二課時
。ㄒ唬⿲W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ǘ┙涣
1、出示句子:可憐的他死得這樣慘;英勇地犧牲在山間。
他卻睡在冰冷的山間;他卻蠔在冰冷的山里邊。
2、比一比,想一想教材的編寫者為什么要這樣改。
3、談一談你學習了這一課的收獲。
4、學習在閱讀中聯想。
見書98頁金鑰匙,結合本課內容及丁丁的話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ㄈ┚毩
1、讀拼音、寫詞語。
玩耍、安危、著急、昏暗、含笑、染紅、傳揚、抓住
2、形近字組詞
耍、要;含、念;楊、揚;染、勢。
3、給詞語排隊,連成一句話,并加上標點。
英勇地 犧牲 王二小 在山間
4、照樣子改寫句子。
例:王二小把敵人帶進了我們的埋伏圈。
敵人被王二小帶進了們的埋伏圈。
。1)我把蘋果洗給別人吃。
。2)媽媽把飯做好了【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 篇13
教學目標:
1、了解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
2、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詞,并能用生字組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認識和運用生詞、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錄音磁帶,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們來聽一個特別的故事,為什么說它特別呢?因為它是一首歌。請你們仔細聽,歌中講了誰的什么事情?
2、生邊聽邊想。
3、師介紹王兒小及故事背景。
師: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一個北方山區里。敵人向解放區掃蕩,而解放區的政府機關和老百姓都躲在山溝里。八路軍在山口設下了埋伏圈,我們的兒童團員王二小機智,冷靜的把敵人引進了埋伏圈,他自己卻光榮地犧牲了。他犧牲時,僅僅只有12歲。他用自己還沒有來得及綻放的生命,為我們換來了今天沒有戰火燃燒的幸福生活。王二小一生雖然短暫,但他那不平凡的事跡,卻永遠被人們謳歌,被人們傳誦,他所譜寫的生命之歌,將永遠為人們所傳唱,他響亮的名字,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
4、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勾畫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
2、復習認識生字的四個步驟。
3、獨立識字,小組交流。
要求:標出那些字是自己獨立認識的,那些是在小組中合作認識的。
4、檢查識字情況。
師:自己勾畫出的生字都認識了嗎?我們來檢查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在課文中勾出的生字我們要放到課文中來解決。
。◣煱遒N15張生字卡片)
。ㄒ唬〢、(男一人)抽生讀第一節。其余同學觀察一下,在第一節中出現了那些生字。他讀準這些生字沒有。B、抽生上黑板摘卡片。C、生領讀,齊讀卡片。D、組詞換卡片。生字:貪,耍
(二)A、(女一人)抽生讀第二節。其余同學觀察一下,在第二節中又出現了那些生字。他讀準這些生字沒有。B、抽生上黑板摘卡片。C、生領讀,齊讀卡片。D、組詞換卡片。生字:敵,溝,蕩
。ㄈ〢、輕聲自讀三段,找一找出現了那些生字,并且讀準它。B、抽生上臺摘卡片。C、生領讀,齊讀卡片。D、組詞換卡片。E、一、二組女生讀,男生聽。生字:危,昏
。ㄋ模〢、默讀第四節。B、抽生上臺摘卡片。C、生指名讀卡片。D、組詞換卡片。E、三、四組男生讀,女生注意聽字音。生字:埋,炮,受,騙
(五)A、出示多音字:挑。師:請你們仔細看生字條,找一找他在課文中的讀音,把正確的讀音,放在課文中讀給同桌聽。B、同桌互讀互聽第五節。師:你知道它還有一個讀音是什么嗎?C、出示小黑板。師:你能用不同的讀音來組詞嗎?D、多音字組詞。做動作理解不同字音時候的意思。E、犧、牲看看這兩個字有什么特點?生自由說 生字:挑,犧牲
(六)師:看看最后一個生字出現在那一節?A、男,女生輪流讀六、七節。
B、認讀生字,組詞。生字:含
小結男女生比賽情況
三、總結
1、出示生字賽讀。(男女生輪讀)
2、出示詞語,小老師教讀。(一名男生,一名女生)
3、齊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4、書寫生字。
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 篇14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
崇州市元通鎮小學 謝敏
教材分析:
《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半個世紀以來廣為傳唱的敘事歌曲,曾經感動了無數的人.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一個北方山區.敵人向解放區掃蕩,解放區的政府機關和老百姓都躲藏在山溝里.八路軍在山口設下了埋伏圈,王二小——一個放牛郎勇敢地引誘敵人走向包圍圈,最后悲壯地死在敵人的刺刀下.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已學會了許多識字方法,并能靈活運用,能夠熟練地朗讀課文,對文章有了初步的感悟能力,并能把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現在的孩子崇拜英雄,可他們并不能真正理解英雄的含義,相反,他們從媒體中盲目地歪曲"英雄"的含義.這個單元的主題就是"小英雄".他告訴孩子們怎樣的行為才是英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但是,二小離孩子們畢竟太遠了,許多孩子對當時的背景一片茫然.如何在鉆透教材的同時,挖掘學生的情感,并由情導讀,以讀傳情成為本課的一個難點.
設計理念:
這是一首半個世紀以來廣為流傳的敘事歌曲,曾感動和激勵了無數的人.詩歌的主體部分給二小著色不多,而是從敵人的兇殘,狠毒方面下筆:掃蕩---屠殺我們的機關人員和幾千老鄉;抓住放牛的二小叫他帶路;把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旁邊.和這樣兇殘的敵人做斗爭,二小能表面"順從"地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死時"臉上含著微笑",表現了多么大的勇氣和智慧,誰能不為他的英勇獻身的精神而感動呢 在教學課文時,我深深地被課文內容感動了.怎樣把我的感受帶給學生,讓學生也受到感染呢 我選擇了"以讀為本".把讀設計為四個層次:初讀----理解讀----賞讀----品讀.初讀,讓學生通過自主地識字,把課文讀通,讀順.在能準確,流利地朗讀的基礎上,再理解讀,通過抓住重點的詞句,了解敵人的兇殘,狠毒,為學生在感情上作好鋪墊,憎恨敵人,敬佩二小.再看課件展示背景,讓學生更深一步了解侵華戰爭給祖國人民帶來的傷害,渲染氣氛,更深地挖掘課文內涵.讓學生融于課堂,激發他們的情感,產生共鳴.這時候讓學生賞讀,孩子們都懷著滿腔的憤怒,讀得義憤填膺.孩子的心靈已于課文融為一體,產生了共鳴.仿佛那個離我們早已久遠的年代就在面前,仿佛我們親眼目睹了二小犧牲.他們的心里充滿著憤怒,充滿著對二小的崇敬.此時此刻,再叫學生賞讀課文,把整首兒歌的賞讀推向了高潮.最后的品讀,老師深情的總結,讓學生聽音樂品讀兒歌,回味課文,余音繚繞,仿佛二小的聲音久久回味在胸間,回蕩在教室里,讓孩子們完全融于其中,不能自拔.
這堂課的設計就是要讓學生體驗到"讀"的魅力.它不是干癟無味的讀,它不是為讀而讀.它是一環扣一環,就像浪花一樣,一浪高一浪,有高潮,有回味,它像一葉偏舟,帶著學生去感悟,去碰撞,去回味,我想這就是成功的"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感悟內涵,在讀中體驗情感,再在讀中渲泄情感,最后在讀中審視生活中的美丑,明白做人的道理,我想這就是語文教學在抓好工具性的同時實現人文性,這將值得我們永遠探究下去.
教學目標:
認讀本課生字,會寫本課生字,提高自主識字的能力.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通過朗讀感受日寇的殘仁,感悟英雄的悲壯.
在朗讀中體會英雄的悲壯,寄予我們的哀思.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遠程教育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渲染氛圍.
師導入課題:孩子們,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感人的歌曲.(放《歌唱二小放牛郎》曲子.)
揭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兒歌.
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歌曲,創設意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讀課文——讀準,讀通
生自由讀兒歌,標出小節.
圈出生字詞,用自己喜歡的的識字方法解決.
檢測:
掃蕩 昏頭昏腦 抓住 挑在 摔死
順從 犧牲 含著微笑
齊讀兒歌,要求讀準確,流利.
[設計意圖:在識字過程中,讓學生從文中圈出生字,達到隨文識字的目的.再由字到詞,到句,到文的讀準,讀通兒歌,循序漸進,突破難點.同時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識字方法,并且達到靈活應用.]
細讀——理解內容——賞讀
齊讀兒歌,談感受.
交流感受:
理解"敵人的兇殘".
請同學們找出表現敵人兇殘的句子讀一讀.生用"————"勾劃句子.
交流這些句子.
特別是哪些詞語,用"〇"圈出來.
理解"掃蕩"
師問:"掃"是什么意思
師問:掃完地后是什么樣的
想像:敵人掃蕩完村子會是什么樣
師簡介:抗日戰爭時期敵人的"三光"——殺光,搶光,燒光.
分析:"敵人把王二小挑在槍尖
摔死在大石頭旁邊."
看圖觀察敵人的槍有什么特點,理解"挑在"
抽生表演動作.
談談自己的感受
(遠程教育課件展示時代背景:抗日戰爭日本人的罪行,南京大屠殺)
[ 設計意圖:對于今天的兒童來說,由于年代久遠,抗日戰爭,敵人的兇殘,狠毒,學生只能從字里行間表象地認識,通過遠程教育課件的展示,讓學生了解背景,拉近學生與時代的距離,可以更進一步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深刻地體會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兇殘,狠毒,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
指導朗讀:孩子們,我們該怎么讀這些句子
(課件出示句子.)
生有感情朗讀.
過渡:面對敵人的兇殘,我們的二小是怎么做的呢
理解"順從"
師:二小為什么順從 他可能想些什么
師:從這里可以看出什么
師評價:孩子們分析得太精彩了.
理解"臉上含著微笑",二小為什么面含微笑
師:你覺得二小怎樣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理解詞語,來分析人物的性格.了解二小的勇敢,聰明和冷靜.同時,在現代社會中,學生由于受到各種媒體的影響,歪曲了英雄的含義.通過挖掘課文內容,讓學生明白英雄的真正含義,像這種為了保衛祖國,保護人民,為正義而戰的行為才是真正的英雄.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指導朗讀:二小光榮地犧牲了,你的心情怎樣
師:讓我們懷著這種悲憤,這種難過讀一讀吧!
出示句子,學生有感情朗讀.
品讀,升華情感.
師小結:孩子們,在我們幸福生活的今天,讓我們一起去緬懷那些為了新中國而奮斗的千千萬萬個英雄.二小雖然犧牲了,老師相信他卻會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聽音樂《歌唱二小放牛郎》.
唱《歌唱二小放牛郎》,聲音低沉,悲憤.
品讀兒歌,回味課文.
[設計意圖:在學生在對課文有了深刻的挖掘,品析了詞語,深深地感受到了二小的機智勇敢,敵人的兇殘,狠毒后.再讓學生聽音樂,這時候學生的感受和開始的時候已經不一樣了.如果說開始的時候他們是用耳朵聽,這時候他們應該是在用心去聽,去感受.這時候的讀才是由情導讀,以讀傳情,才是感情的升華.
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 篇15
17 歌唱二小放牛郎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學實錄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學設計之一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學設計之二
《歌唱二小放牛郎》是蘇教版第四冊的一首敘事詩,同時也是一首歌詞。歌詞頌揚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為了掩護八路軍后方機關和數千老鄉,把敵人領進埋伏圈,自己英勇犧牲的壯舉。由于課文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一定距離,要使學生真切感知、深入領悟王二小機智勇敢地跟敵人作斗爭的精神,必須通過聽唱、觀察、朗讀、想象等手段,把學生帶進一個悲壯的感情世界,在多種感官的活動過程中,了解二小的事跡,感知英雄的品質,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一、聽唱歌曲,整體感知
板書課題之后即可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讓哀婉動人的歌聲撥動學生的心弦,先作感情的鋪墊,而后自由朗讀課文,便有了整體感知時代氛圍和英雄行為的基礎。
在此前提下指名朗讀第一節,而后教師提出一個問題:“放牛的王二小哪兒去了?”組織學生展開熱烈的討論。學生如能從字里行間感悟到“牛兒還在”、英雄已逝的悲壯結局,就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和創造。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從來就離不開學習語言文字所產生的頓悟。
二、圖文結合,想象補充
知英雄事跡,頌英雄精神,應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在具體教學中,應通過觀圖、讀文、想象來實現。從第一節學生已知王二小放的牛還在山坡吃草,可他卻已犧牲在血染的山岡,永遠離開他心愛的牛兒了。那么,二小是怎樣犧牲的呢?讓學生讀第二節,看插圖,展開想象:“九月十六那天早上”,當敵人來掃蕩的時候,二小在做什么?這是課文所沒有寫明的,作者故意留下空白讓讀者去感悟。只要仔細觀察一下第二幅插圖,學生就會開啟思維的閘門,創造性地想象出王二小的行動、語言和內心活動,從其動作想象到二小正在山坡一邊放牛,一邊放哨,從其專注的神情,想象到二小對敵人充滿高度的警惕,對鄉親懷有深深的愛。這種通過想象和聯想,把文字符號中間的藝術空白轉化為立體表象的過程,也是創造性思維發展的過程。
在朗讀第三節時,可繼續啟發學生想象:如果敵人從山口走進山溝,將會有怎樣的情況發生?(后方機關和幾千老鄉就會遭殃)敵人抓住二小叫他帶路時,他是怎樣想、怎樣做的?結合朗讀,觀察插圖二,學生從他的神情中如能讀出他內心的鎮靜、沉著,讀出他表面上假裝順從,實際上卻有主張的聰明和智慧,便又是一重大發現和再創。
三、朗讀背誦,體驗“高峰”
語文學科的目標在于創造,創造學生精神世界未有的東西。而這惟有通過學生個體的切身體驗才能獲得。四、五兩節是情節和感情發展的高潮,也是最震撼人心的時刻。如何讓學生體驗感情高峰?惟有朗讀和背誦。可以是個別讀與集體讀相結合;可以是教師范背在前,學生仿背在后。個別讀:“王二小帶路走在前面,把敵人領進我們的埋伏圈。”集體讀:“四下里乒乒乓乓響起了槍聲!眰別讀:“敵人才知道受了騙。”老師用悲愴的語調讀:“敵人把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學生用高昂憤怒的語調讀八路軍復仇殺敵的句子,形成一股排山倒海之勢,盡情傾瀉著悲憤之情,感情體驗達到“高峰”,同時,一種新的情愫便在學生的內心世界潛滋暗長。
最后一節是尾聲,要讀得舒緩、沉重、深情,可采取老師范讀、學生跟讀,老師范背、學生試背的方法,以體會對英雄的崇敬之情,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豐富學生的精神家園。
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 篇16
佚名
方冰詞 劫夫曲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敵人向一條山溝掃蕩,山溝里掩護著后方機關,掩護著幾千老鄉。/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時候,敵人快要走到山口,昏頭昏腦地迷失了方向,抓住了二小要他帶路。/
二小他順從地走在前面,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四下里乒乒乓乓響起了槍炮,敵人才知道受了騙。/
敵人把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我們那十三歲的二小,可憐他死得這樣慘。/
干部和老鄉得到了安全,他卻睡在冰冷的山間,他的臉上含著微笑,他的血染紅了藍的天。/
秋風吹遍了每個村莊,他把這動人的故事傳揚,每一個村莊都含著眼淚,歌唱著二小放牛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