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5》教學設計(精選13篇)
《識字5》教學設計 篇1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88
(第三冊)《識字5》教學設計二
教材簡析:
《識字5》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二年級上冊內容。本課將有關冬天的特征的詞語用“詞串”的形式集中在一起,組成韻語,結合課文插圖幫助學生識字和認識事物。12個詞語都配有相應的插圖,學生圖詞結合,容易萌生主動識字的愿望。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
設計理念:
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韻文。
2.認識冬天的氣候特征,不畏嚴寒生長的植物,在洞中過冬的動物及冬季的體育運動和相應的詞語。
3.能正確,美觀地書寫“蠟,梅,翠”。
4.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會用“有的……有的……”說一段話。
教學重難點:
圖文結合,理解生字詞的意思。有感情地誦讀韻文。
教具準備:
掛圖,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
2、(出示掛圖)今天,我們就一起到冰天雪地的野外去玩玩,說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二、看圖識字學詞
1、大家剛才說的就是識字5的內容。看,這些詞你認識嗎?(帶拼音的韻文)
2、學生自讀韻文,讀準字音。
3、指名當小老師,說說哪個字音要讀準。評價。再指名讀。
4、齊讀。
5、去拼音讀。開火車讀。
6、游戲:小小郵遞員。
。ǔ鍪颈尘皥D)看冬爺爺來了,他帶來了好多封信,想要小朋友當當小小郵遞員,為他送信,誰愿意的?
發生詞卡,學生把詞卡貼到相應的圖片旁。(評價后齊讀)
[這一環節以郵遞員送信的形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在游戲輕松、歡樂的氣氛中鞏固了詞語的讀音,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二、感情朗讀、理解詞義。
1、冬天到了,天氣怎樣?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1)引導學生看圖說話。
(2)出示相應的事物旁。
。3)看看雪下得怎么樣,風吹在身上怎樣?指導讀好詞語。
(4)是啊,北風呼呼地刮起來了,鵝毛大雪下起來了,氣溫一下子下降了,讓人感到特別冷。為什么會這種現象出現呢?
對、這是因為北方來了一股強冷空氣,這種強冷空氣就叫“寒流”。出示詞卡“寒流”,齊讀兩遍。
。5)齊讀三個詞。
2、在冰天雪地里,你看到了哪些植物?
。1)指名說,你們喜歡他們嗎?那就好好讀讀這三個詞,好好欣賞一下它們吧!
。2)自己讀詞。
。3)指名讀,評價,哪個詞讀得最好。
。4)這么冷的天,這三種植物依然挺立在茫茫雪地里,多堅強呀!你佩服它們嗎?
男女生讀,齊讀。
(5)這三種植物不僅你們喜歡,還有很多人佩服它們,還給它們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歲寒三友”。齊讀。
(6)冬天除了它們,你還知道哪些植物也不怕冷?
3、植物們不怕冷,可小動物卻早早地躲進洞里去了,看(出示圖片)它們是誰呀?它們在干什么呀?(指導說話)
(1)誰有本領讀好這三個詞的?指名讀。
。2)小動物躲在洞里多舒服呀,我們可不要去吵醒它們。
。3)女生讀,齊讀!菊埶阉髡n題關鍵字查找本課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www.jcsycorp.com 】
4、小動物們怕冷,你們怕不怕?看,小朋友在雪地里干什么呀?
。1)指名說,出示相應的詞卡。誰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說的?
。2)你最喜歡哪種運動?讀好這三個詞。
(3)南方很少見過這么大的雪,那我們能干些什么?
(4)那你們能用讀來表達對冬天的喜歡嗎?
[在教學生字詞的過程中教師始終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指導學生讀好每個詞,并在教學過程中多次穿插說話練習,以求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5、出示全部的詞,請小朋友自己再好好的、一行一行地讀讀詞語,你們有什么新發現嗎?
。1)指名說,(一行詞表示一個意思)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
。3)指名讀。挑戰讀。齊讀。
[讓學生自己去讀、去發現,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詞義]
三、課后延伸,讀讀兒歌、寫生字。
小朋友學的真不錯,老師獎給你們一份特殊的禮物,要不要?(出示兒歌——臘梅花)
1、自己借助拼音讀一讀。
2、指名讀。齊讀。
3、你喜歡臘梅花嗎?那我們就一起把它的名字寫下來吧!
4、把書打開,讀讀課后的筆順表,再描一描。
5、指名說,師范寫,生臨寫。
[以兒歌吸引學生的學習欲望,不僅可以加強學生的拼讀能力,還豐富了學生的課外閱讀,并從中引出“蠟、梅”二字,乘機教學生字的書寫,可為一舉多得。]
語文教學資源網【請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本課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www.jcsycorp.com 】
《識字5》教學設計 篇2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64
(第三冊)《識字3》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9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2個只識不寫,認識2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兒歌內容,教育學生做事要細心。
3. 初步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學會看圖領會字義,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朗讀、背誦韻文。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書:識字三。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板書課題,引導自學
1. 小朋友,這節課我們學習識字三。(板書)
2. 引導自學。
請小朋友仔細看看六幅圖和圖旁的字有什么聯系。(學生自學,老師巡視指導)
二.復習熟字,理解會意字的特點。
1. 出示“筆”圖:這是什么?毛筆是用什么做的?所以人們把“竹”和“毛”組合在一起表示“筆”字。
2. 出示“尖”圖:日常生活中哪些東西外形和它有點像?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你看出來了么?所以人們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
3. 出示“看”: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所以人們把“手”放在“目”表示看“看”字。
4. 小結
。1).這“筆、尖、看”三個字都是由兩個簡單的字組合在一起表示的,可以從兩個簡單字的意義聯系上來領會它們的意思,用這種造字方法造出來的字就叫會意字。
。2).我們怎樣學的?小結學法。
三.同法學“灶、歪、尾”
四.復習鞏固
1. 看圖讀字,讀準字音。
2. 給生字找朋友。
五.讀兒歌
1. 輕聲讀兒歌,注意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2. 再讀兒歌,把句子讀通順。
3. 反饋檢查。
4. 齊讀兒歌,讀通讀順。
五.課堂練習
在習字冊上練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 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 學生自由讀文,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寧寧是個粗心的小畫家?
2. 交流討論,指導朗讀。
。1).從哪兒看出寧寧很粗心?(讀有關語句)
。2).“爐灶”、“鴨子”、“桌子”、“大馬”正確的畫法應該是怎樣的?
(3).指導朗讀。
3.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4. 指導背誦。自由背、看圖背、指名背、同桌互背。
二.教學生字,正音。
1. 認讀兒歌中的生字,正音。
2. 教學新偏旁。
3. 學生看筆順、描紅。
4. 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5. 練寫生字。
6. 認讀課后詞語。
7. 聽寫詞語。
【請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本課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www.jcsycorp.com 】
《識字5》教學設計 篇3
《識字2》教學設計二
通德橋中心小學 胡依婷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前兩行詞串
2會寫紅花水
教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后兩行詞串
2.會寫火.山.木.馬
教學過程:
一.復習前兩行詞串
1.導語
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一起游玩了----公園(教師手指黑板引導學生齊說)
2.復習前兩行詞串的讀音
(1) 你們都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色呢?哪個小朋友能上來指著圖畫說給其他小朋友聽?
指名2—3個學生回答
(提示句式:來到公園,我看見了------)
(2) 你們喜歡這些美景嗎?
就請小朋友帶著喜歡的心情把前兩行詞串讀一讀.
3復習生字:小.紅.花.水〖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請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1) 過渡:公園美景大家記得不錯,那四個生字還記得嗎?
(2) 打開公園游覽圖(一張畫著課文插圖的紙,在景物與游樂項目的旁邊有一個空格前兩行學過的詞語除“小紅花水”外出示在空格中),看看圖上景色的名稱寫完整了嗎?
如果沒有你們能互相合作把它補充完整嗎?
(3) 寫的時候注意筆順.筆畫
(4) 小朋友寫得真不錯,看來上節課你們學得很扎實, 我們一起來表揚自己.
二.新授后兩行詞串
1.過渡:其實,公園里不但景色美麗,還有很好玩的兒童樂園呢.你們想去玩一玩嗎?
好,老師答應你們,只不過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你們要把這些游樂項目的名稱說準確,行嗎?
2.新授后兩行詞串的讀音
。1)在兒童樂園里,你看見了哪些游樂項目?誰能上來指著圖畫告訴大家?
。2)老師發現有兩個游樂項目的名稱很難念,你們能把它念準確嗎?
師:(拿下“轉椅”或“蕩船”詞卡)誰已經認識了?
生:我已經認識它了,它叫“蕩船”。
師:你能做小老師領著大家拼讀嗎?
生:d-ang 蕩,ch-u-an 船。
師:船是一個什么音節?
生:三拼音節。
師:讀三拼音節時要注意什么?
生:聲輕介快韻母響。
師:請小朋友牢記這個拼讀規則,再把船拼一拼。
。ㄖ该_火車拼讀)
。ㄒ源朔▽W習其余五個詞語)
(3)去掉拼音后,小朋友還會認得剛剛結識的那些好朋友嗎?
。ㄩ_火車讀不帶拼音的詞卡)
(4)看來,小朋友的確認識這些新朋友了,看,這些新朋友正排著隊等我們呢,我們一起
來讀一讀。
3.鞏固后兩行詞串的讀音
。1)好玩的東西這么多,你最喜歡玩什么呢?
請小朋友打開公園游覽圖,拿出小照片,把它放在你最喜歡的游樂項目上,然后告訴你的同桌:你最喜歡------,你是怎么玩的,玩的時候感覺如何?
。2)哪個小朋友能把自己的照片帶上來告訴其他小朋友呢?
(3)老師覺得小朋友真幸福,有這么多的游樂項目供你選擇,可是你們知道嗎?在山區有許多小朋友連公園也沒去過,更別說游樂項目了,你們愿意把這些好玩的東西介紹給他們嗎?打開公園游覽圖,拿出剪刀,膠水,及詞條把圖上游樂項目的名稱標好。
。4)山區的小朋友如果看見了這幅公園游覽圖后,一定會非常高興的。
。5)公園又美麗又好玩,我們再一起把課文讀一讀
4課內延伸
(1)過渡:讀得真好啊,你們愿意到公園去玩嗎?
(2)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找到好朋友一起玩,還可以上來跟老師一起玩。
錄音機里播放歡樂的音樂,老師領著幾個學生在上面玩,其余學生與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按照后兩行詞串的順序模擬玩時的動作,一邊玩一邊說:“轉移轉轉轉(小朋友手拉手轉圈),小火車嗚嗚開(一串小朋友排成隊作小火車),注意我們快要鉆山洞了(兩個小朋友手拉手做山洞,其于小朋友作火車開過去),鉆出了山洞玩滑梯(用手勢表示),一滑滑到蕩船邊(兩個小朋友手拉手蕩過來蕩過去)騎上小木馬,小木馬駕駕駕!
(音樂停,老師說:“小朋友,玩累了吧,回位子休息!保
。3)小朋友,公園好玩嗎?想到真的公園去玩嗎?
那老師答應你們,可是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如果小朋友能把這四個字寫好的話,老師就一定帶你到真的公園去玩。
三.識字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卡片“火”
。1)指名開火車讀
。2)這個字經常和那些字交朋友成為詞語?
指名學生給“火”字擴詞
。3)這個字的筆畫中有我們沒有學過的嗎?
沒有
那誰能說說這個字的筆順?
如果學生說對則加以表揚并讓其他小朋友跟他說筆順。
學生開火車書空并唱說筆順
。4)老師在田字格中范寫,邊寫邊說清楚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學生在書上描紅,老師巡回指導
2.出示生字卡片“山”,“木”,“馬”,教學方法如上。
[課堂教學思路]
這篇識字課文以詞串的形式將公園的景物與設施介紹給小朋友,在設計教案的時候,我便著重考慮如何讓學生既扎扎實實的認識表示公園景物的詞語又能切身感受到公園的美麗與有趣;诖,在教案中,我采用的是“復習——新授——鞏固——拓展”這一循序漸進的課堂教學模式;并用上了“公園游覽圖”,“把照片放在你喜歡的游樂項目上”,“在模擬公園中玩一玩”等活潑有趣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新知,體會公園的樂趣;我十分注重課堂參與的情況,指名回答問題及開火車時面廣量大,讓班上50個小朋友人人都成為學習的主人,人人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南長教育信息網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請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識字5》教學設計 篇4
一,情境導入,激趣揭題.
、毙∨笥,我們如東可是個好地方,她有著美麗的海景,美味的海產.今天這節課,老師要和小朋友們一起去領略大海迷人的風情.(舒緩的音樂聲起,放視頻)
⒉小朋友要仔細看,認真聽.【看視頻】
、衬憧吹搅耸裁,聽到了什么 喜歡大海嗎
二,學習,認識詞串
(一)沙灘 貝殼 腳丫
⒈(出示大海圖)讓我們一起看看海邊的沙灘,(認讀"沙灘")你能用詞語或句子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沙灘嗎 (金色的沙灘,美麗的沙灘,松軟的沙灘)
、苍倏纯,沙灘上有什么 (認讀"貝殼","腳丫")
⒊指名讀.
(二)海風 海鷗 浪花
、苯處熋枋:小朋友,讓我們一起放慢腳步,坐下來休息一會兒.此時,你們的臉上有涼爽的感覺嗎 你知道這種感覺是誰帶來的 (指導帶上你的感覺讀好"海風"這個詞)
、材銈兛,誰正在海風中展翅飛翔呢 (認讀"海鷗")讓我們學著小海鷗的樣子飛起來吧!
⒊小海鷗們,仔細聽,是誰在"嘩——嘩——"地唱歌 (認讀"浪花")
⒋指名讀.(重點指導風,浪)
(三)珍珠 魚蝦 海帶
⒈大海不僅有美麗的景色,還有豐富的物產.(出示珍珠圖),看,這是大海送給大家的禮物.(認讀"珍珠")
、(出示漁船圖)瞧,遠處滿載而歸的漁船正乘著海風慢慢駛入海港,你知道漁船上帶來了什么嗎 (認讀"魚蝦","海帶")也許還有什么呢 (學生暢所欲言)
⒊指名讀("珍"是前鼻音)
(四)港灣 漁船 晚霞
、(出示晚霞圖)太陽漸漸落山了,天空中出現了五彩斑斕的綢緞,那是什么 (認讀"晚霞")
⒉漁民們開著漁船,滿載而歸.你知道他們的家在哪兒嗎 (認讀"漁船","港灣")
、尺@一組難度大,重點指導讀.
三,讀準課文
(一)接觸文本
、边@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識字5【板書,識字5】小朋友能自己讀一讀嗎 打開課本到102頁,開始讀吧.注意讀準字音,讀好詞語,讀出韻味.(讀好的小朋友,把書合上輕輕放在桌角)
(二)讀課文
、闭l能來把課文讀一下.(學生評議)
⒉去掉拼音誰能來讀一下.
(三)齊讀課文
、(引讀)今天,我們來到海邊,低頭看到,(指第一行)側耳聽到(指第二行),仔細瞧,漁船帶回了(第三行),太陽落山了,我們放眼看到了(第四行)
、埠_叺娘L景太迷人了.讓我們歡歡喜喜地一起讀好《識字5》.
四,學習生字"沙,漁,浪"
⒈復習"江",三點水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呈半弧狀)
、仓笇"沙"
誰會讀
你怎樣記住它
寫"沙"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師范寫.指名學生書空.集體書空.
組詞.
⒊指導"漁"
誰來讀一下 (注意它的音節是整體認讀音節)
你怎樣記住它 指名學生書空.集體書空.
寫"漁"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與"魚"比較)
師范寫.
組詞.
、粗笇"浪"
①誰會讀
②這里有個新筆畫,叫豎提.(紅色)
、勰阍鯓佑涀"浪"字
、軐"浪"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輲煼秾.指名學生書空.集體書空.
組詞.
⒌請小朋友們打開課本到103頁,在課本上描紅后,在練字本上寫兩遍.
⒍展示學生作業,評講.
《識字5》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小王洙勤奮好學的好品質,珍惜今天的學習機會。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字。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小王洙勤奮好學的精神。
2、正確規范地書寫11個生字。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小朋友,你們都在哪里學習呀!平時都是怎樣學習的呀?(生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窗外聽課的孩子》。
板書。
看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要知道呀?(生答)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
2、互讀課文,(相互指導)糾正讀音,語氣停頓等問題。
3、默讀課文,邊讀邊標出不認識的字。(相互認讀)
4、教師指讀生字。
三、再讀課文,用心感悟。
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
讀了課文你可以看出小王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從文中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他的這些品質和精神?
a、畫出小王洙十分渴望讀書的語句。
b、畫出小王洙勤奮好學的語句。
(通過畫一畫、讀一讀、說一說,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品質)
四、拓展思維
(1)想一想老師發現王洙在窗外聽課會對他說些什么,小王洙又會說些什么。
(2)假如當時你就在學堂里讀書,你能給小王洙什么幫助?
(這項活動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像,深入到課文的角色中去,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品質,并在語言實踐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
五、總結全文
師:你們能談談讀課文后的感想和體會嗎?(交流之后)
第二課時
一、積累內化
1、自選詞語,由學生獨立完成。
2、完成文后詞語填空的練習。
二、遷移練習。
(1)認讀生字。(游戲中鞏固識字)(學生指讀)
(2)指導書寫11個生字。
《識字5》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
2、掌握“了”這個多音字的兩種讀音。認識兩個偏旁。
3、觀察圖畫,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借助圖畫上描繪的事物去理解字詞。
4、了解夏季的特點,積累詞語,進行語言訓練。
5、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1、了解夏季的特點。
2、積累詞語
3、掌握生字的字形。
【教學難點】
認真書寫、積累生字;掌握“了”這個多音字的兩種讀音。
【教學準備】
卡片、掛圖、圖片
一、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識字1》里是怎樣描繪春天的嗎?我們一起來背一背。春天過去了,夏天就來了。 今天我們就一起到《識字5》里找一找夏天吧。R讀板書 板書:識字5)學生字“夏”。
二、教學新課
1、【出示第一幅背景圖】媽媽下班的路上突然刮起了大風。剛才天空還很晴朗,轉眼間烏云密布,電閃雷鳴。夏天的天氣可真是多變!
(1)聽,臺風來了【播放臺風的聲音】你了解臺風嗎?【出示臺風圖片】(指名說)
是啊,夏天的臺風有時很大很可怕,它會把房屋掀倒,大樹連根拔起。【出示詞語:臺風】誰來讀?請你讀好這個詞(評價:臺風刮得很猛烈。誰能讓臺風刮得再猛烈些?)學生字“臺”。
(2)【播放打雷聲音】你聽到了什么?雷聲怎么樣?再仔細聽,你還聽到了什么?又打雷又下雨,我們就稱之為雷雨!境鍪:雷雨】你能讀好它嗎?/請你大聲讀出它。/是啊,黃豆大的雨點從天空中傾注而下,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3)多么厲害的臺風啊,多么猛烈的雷雨,【詞串:夏天 臺風 雷雨】我們一起來讀好它,要讀出臺風和雷雨的氣勢來!
【句子填空】
(4) 臺風、雷雨就是夏天特有的天氣。(板書:天氣)
2、六月的天,孩子的臉。剛才天氣這么糟糕,不一會兒就雨過天晴啦!境鍪镜诙尘皥D】
。1)小麗和奶奶坐在庭院里,看看,小麗在做什么?除了西瓜,桌上還有什么水果?
(2)【出示詞語:桃子 梅子 西瓜】每個詞語讀2遍。
這里的水果你喜歡吃哪個?用“我喜歡吃的水果有( )。”來描述。
【超級鏈接相應的圖和短語】說一說:( )的桃子……
。3)相機評價:
多么誘人的桃子啊。甜甜的桃子。
多可愛的小梅子呀,又酸又甜的梅子,請你讀一讀。學生字“梅”。
誰來夸一夸你喜歡吃的西瓜?又大又圓的西瓜,一定很甜,請你讀一讀。?
(4 )因為有了冷藏技術,許多水果我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夏天還有哪些水果?
【句式練習】夏天的水果真多呀,有 ,有 ,還有 。
。5) 小饞貓們,我們再來讀一讀這些誘人的水果吧!【出示詞串】
是啊,這些都是夏天特有的水果。(板書:水果)
3、夏天的院子好熱鬧呀,聽!誰在叫?【昆蟲叫聲】
(1)認識他們嗎?喊一喊他們的名字吧。ㄖ薼iǎo)
。2) 【超級鏈接介紹這三種動物】哪種動物你比較熟悉,向大家介紹一下。
。3)師:這些小家伙可調皮了,它們鉆到了畫里面,趕緊去找一找。【背景圖】
【說話練習: 在 !浚ㄌ崾荆赫l在哪里干什么?)相機學習“蛙”。
師: 蟈蟈、青蛙、知了是夏天的動物。(板書:動物)
師:老師這兒還有幾個夏天的小動物!酒渌麆游铩
。ń榻B:壁虎喜歡在墻壁上、角落里捉蚊蟲。蟋蟀長著一對長長的觸角,喜歡在草叢中叫。蜻蜓是一架美麗的小飛機,在空中飛來飛去捉蚊蟲。螢火蟲的尾部會發光,夏天的夜晚,它就像一盞小燈籠,一閃一閃,特別可愛。)
4、小麗和奶奶、媽媽吃著水果,聽著蟈蟈它們的叫聲,開心極了,還有一陣花香飄來,原來呀,是院子里種的.花兒開放了。 小朋友們趕緊找找,院子里都有些什么花兒呀?
。1)根據回答,點到相應的花朵上,鏈接大圖和詞組填空。
相機介紹:葵花總是向著太陽,太陽轉到哪,它就轉到哪,所以我們又叫它向日葵。茉莉花白白的,花朵不大,但香味濃郁,炎熱的夏天聞著茉莉花的香味讓人心情舒暢。
(2)詞組填空
【三種花的圖片】師生合作說話練習:
多美的院子,多美的花呀!請小朋友和老師來合作,把我的話補充完整。
金黃色的葵花像…… 雪白的茉莉散發出……
粉色的荷花上停著…… 碧綠的荷葉就像……
。3)師:美美的花,讓我們美美地讀。
【出示詞串,引導看草字頭 】
。4)這些詞語寶寶的帶著相同的小帽子,為什么?
愛美的女孩子一起來讀一讀。
。5)師:在夏天盛開的花兒遠遠不只這三種,還有呢!【出示:牽;ǖ取
師:這些都是夏天開放的花。(板書:花朵)
5、夏姐姐真好,她給我們帶來了夏天的水果、有趣的朋友、美麗的花朵。
。1)(出示韻文,帶拼音讀)請小朋友自己讀讀韻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2)個別讀 (3)齊讀 (4)指板書總結
三、學習寫字
過渡:夏姐姐還帶來了幾個生字寶寶,希望小朋友們能好好學習。
重點教學“夏、雷、瓜、梅” :
。1)夏:齊讀
夏天的陽光真強烈,最上面一橫就像頂大草帽,遮住了太陽。中間是“白”嗎?(中間有兩橫,重點出示)中間要收緊,下面是小姑娘的裙子,飄起來,很舒展。
范寫,生讀筆順,描習字冊,描紅一個。
。2)雷:齊讀。
比較“雨字頭”和“雨”的區別。放入田字格,雨字頭大一點,4個雨點落進田里。
看老師范寫,唱筆順,描紅一個。
。3)瓜:圖上畫著什么?(出示圖)
這是“瓜”的象形字(藤蔓、瓜果)。
這是今天的漢字“瓜”,瓜果在哪里?(重點出示“點” )
放入田字格,豎提的位置在豎中線左側,把位置留給右邊的“捺”,注意避讓。
范寫,生讀筆順,描紅一個。
把剩下的描紅,反饋。
板書 識字5
天氣
水果
動物
花朵
《識字5》教學設計 篇7
。ㄈ私贪娑昙墸
重慶市萬州區紅光小學 姜小花 覃躍武
教學目標:
1、熟練認讀10個生字,指導書寫部分生字。
2、熟讀、背誦諺語。初步理解諺語的道理。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 、課件
教學重點:通過熟讀諺語來認識十個生字。
設計理念:
1、遵循兒童認知規律,整體輸入,定位聯想。
2、著眼韻語,著力識字,體現韻語識字的教學模式。
課前談話:(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在回顧舊知中確定目標。
1、教師出示圖文,復習諺語。
師:小朋友們,我們在一年級的時候呀,學習了一些諺語。老師這里就有兩句,(教師操作課件,出現兩幅圖片)請看大屏幕,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生齊讀諺語:
蜻蜓低飛江湖畔,即將有雨在眼前。
大雁北飛天將暖,燕子南歸氣轉寒。
2、拓展交流。請2---3個同學發言。
師:讀得不錯!那你們還知道其它的諺語嗎?
生: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團圓。
師:喲,多清脆的聲音啊,跟森林里的百靈鳥一樣。
生: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師:背得真流利,了不起!要是聲音更洪亮一些,就更棒了。
3、揭示教學目標。
教師操作課件,回到封面。
師小結:諺語讀起來,十分有趣兒,還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呢!今天呀,我們這節課再來學習五條諺語,通過熟讀諺語來認識十個生字寶寶,還要會寫幾個字,相信大家一定會有很多收獲的。來,我們輕輕地打開語文書,翻到識字5。
二、初讀諺語,在自學互助中認準生字。
1、學生自讀自學(獨立識字)。
師導入:現在請小朋友們自由地讀這五條諺語,一邊讀,一邊用筆圈出生字寶寶,遇到不認識的,請找拼音朋友幫幫忙,多讀幾遍!好,開始行動吧!
(學生勾畫生字,教師走下講臺,要注意傾聽和糾正學生讀錯的生字,注意糾正學生的讀書姿勢,給讀得認真的小朋友以表揚:點頭微笑或伸出大拇指或撫摸學生的頭等。)
師:勾畫得快的小朋友,還可以把生字多拼讀幾遍。
學生邊讀邊勾畫生字。
2、互相幫助學(合作識字)。
師:老師發現咱們二年級十班的小朋友可喜歡和生字寶寶交朋友啦!現在請你把諺語讀給同桌聽聽,你讀我聽,然后換過來我讀你聽,讀正確了給他鼓鼓掌,讀錯了教教他,行嗎?
。▽W生互讀,互相糾正讀錯的讀音。教師巡視檢查)
師:老師想知道,現在有多少小朋友得到了同桌的“大拇指”呢?
生紛紛舉手。
師:看來,你們都會讀這幾條諺語啦?
生:都會啦!
師:好!那我可要眼見為實!請看大屏幕。
3、抽讀正音(集體突破重難點)。(目的:讀準字音)
。ń處煶鍪菊n件。)檢查學生是否能讀準這五條諺語。
。1)分別請幾位學生各讀一句,發現問題。教師、學生幫助正音。
課件:人心齊,泰山移。
指一名學生讀,學生讀得很正確。
師:正確!我們也來試一試。
學生齊讀第一句一遍。
。2)出示:“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
師:誰愿意來讀這一句?
指一學生讀。
師:你讀得非常好!可是,老師剛才聽到有幾個小朋友把這個字給讀錯了,(教師點擊“謀”字,出現拼音)請大家自由的拼讀兩遍。
生認真地拼讀。
師:誰愿意再來讀這個句子。(又指一名學生。)
師:會讀了!老師相信全班的小朋友一定會讀。
全體學生齊讀第二條諺語。
(3)出示:“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
指一名學生讀。
齊讀這一條諺語。
教師做一個動作指引學生齊讀。
。4)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
指一名學生讀。
師:你會讀了,真好!同學們,你們剛才認真聽了嗎?他把這兩個特別難讀的生字都讀準了。真了不起!教師點擊生字,出現拼音,一個是平舌音,一個是翹舌音,可不好讀了,自己練習練習。
再抽一到兩個學生來讀。讀詞語,再讀諺語。
師:這個小朋友讀得不錯,你們能不能讀好?全班再齊讀這一條。
。5)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指一名學生讀。并請他教讀。
師:呀!不光你讀得準,全班的同學都讀得準,這才叫“百花齊放春滿園。”
4、教師再點擊課件,出示重點句子。本文的第二句和第四句。
師:這些諺語中,這兩句真不好讀,我們再來讀一讀。分成兩個大組來讀,一組讀一條。好嗎?
生很認真地讀這兩條比較難讀的諺語。
三、熟讀諺語,在鞏固生字中感悟道理。
1、多形式讀諺語,讀熟生字。
師導入:小朋友們,我們再把這五條諺語來讀一讀,注意生字寶寶的讀音,老師相信你能比剛才讀得還要準確、流利。開始吧!
(1)學生自由讀,把生字讀準。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2)學生再次齊讀這五條諺語。
。3)師生對讀,引導,請大家注意句子的停頓和節奏。
師:你們認真讀書的積極性也把我感染了,老師也想來和你們一起讀,可以嗎?我讀上句,你們讀下句,注意聽老師是怎么讀的。
師:聽出來了嗎?請小朋友和你的同桌對讀,你讀上句,我讀下句。老師來聽聽,哪些小朋友讀的聲音美,節奏美?
。4)同桌對讀這五條諺語。
師:我發現這個小朋友讀得特別好,F在請你和全班的同學來對讀好嗎?
請一名學生與全班同學對讀。
師:(老師看到很多學生舉手還想來讀)哦,好多小朋友還想讀,那這樣吧,我們分男女生來讀吧!
(5)男、女生對讀。男生讀上句,女生讀下句。
教師評價:你們一次比一次讀得好!
2、初步理解道理。
師:剛才我們反復誦讀了諺語,在讀中,你體會到了這幾句諺語是想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團結起來力量大)
生:我知道了“人心齊,泰山移。”的意思!只要我們每個人團結起來,一起使勁,泰山也會被移走的。
師:看看!看看!這就叫“書讀百遍”,意思一下就明白了。你說得真好!請坐下。
生:我明白了“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這句話的意思。它的意思是一根筷子,我們不用多少力氣就可以把它給折斷,要是一把筷子牢牢地抱在一起的話,我們會很難折斷的。
師:這說明咱們團結起來------
生:力量大!
師向學生豎起了大拇指。
師:大家請看。ù笃聊怀鍪緢D片)柴多,火焰就燃燒得更旺,這就是------
學生讀: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師:再看,(大屏幕出示圖片)很多的樹木連成一片,就成了茂密的森林,這樣就不怕狂風暴雨了,這就是------
生: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
師:瞧,(大屏幕出示圖片)五顏六色的花朵爭著搶著張開笑臉,這樣的春天才會更加絢麗多姿,這就是------
生: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四、背誦諺語,在積累語言中積累生字。
師評:讀得真整齊,聲音真洪亮,真是人多力量大!生字在句子中,大家都會認了,老師把生字單獨拿出來,你還認識嗎?
生:(大聲地)會!
師:那我們來玩開火車的游戲。
師:小火車呀,開呀開,火車開到哪里來?
生:小火車呀,開呀開,火車開到這里來。(學生紛紛舉手)
師:(請一個小組的同學)識字火車啟動了,大家可要坐穩了,還要認真聽,看他們讀準了生字了沒有?
第二次開火車。請兩個小組讀,一人讀生字卡片,一人組詞。
師導入:這次的火車可是雙軌列車哦!有難度,聽好要求:這邊的學生讀字,另一邊的小朋友給它組詞。明白嗎?
。ㄩ_始一直很順利,可開到一個女生那里,用“獨”字組詞時,她停住了。)
師:誰愿意幫助她?
生:單獨
生:獨自
生:獨一無二
師:你也是獨一無二的。真好。ㄞD向那個女生:現在你會組詞了嗎?)
生:我會了。單獨、孤獨、獨木橋
師:哦,這次一口氣連說了三個,真好!
。ń又_火車的游戲。)
3、背誦諺語。
師評:真是“人心齊,泰山移”。現在生字寶寶跑到了大屏幕上,你能快速讀出來。(學生積極性很高。)根據老師出示的生字背出所在的諺語嗎?
1課件出示相關生字,學生背出生字所在的諺語。
2自由背誦自己喜歡的諺語。
3抽生背自己喜歡的諺語。
五、辨析字形,在指導書寫中識記生字。
1、游戲中辨字形。
師:(教師點擊課件,生字不見了,只出現一些花骨朵兒。)呀,生字寶寶哪兒去了?原來,他們和大家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都悄悄的藏到花朵里去了。待會兒,我們要大聲地叫準它們的名字,否則,它又會躲起來的。
。1)教師一個花骨朵,就出現一個生字,學生快速的讀出。
點擊生字,只留下“繩”一個字。
師:真是“百花盛開春滿園”。仔細觀察這幾排字,你發現了什么?(滲透字形結構的區別)
生:我發現上邊的字是左右結構,“柴”和“易”字是上下結構,“斤”字是獨體字。
師:你真會觀察!再看看,還有哪個左右結構的字還沒有來集合呢?我們趕快找一找。
生:紛紛說是“繩”字。
師:讓我們喊三次它的名字好不好?點擊課件,出示生字。
2、指導書寫。
。1)觀察。找一找,本課既要會認又要會寫的有哪幾個生字?
。2)指名學生說有四個字:斤 、折 、易 、獨
。3)先讀準這四個字的讀音。
。4)揭示本課我們只寫兩個字:斤和折
(5)引導學生觀察這兩個字的異同,主要是兩個斤字在田字格里的擺放位置。
生:我發現“斤”和“折”兩個字,都有一個“斤”字。
生:我還發現“斤”和“折”字里的“斤”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不一樣!
師:會發現!
生:獨體字“斤”要擺在田字格的正中央,而“折”字要寫得左窄右寬,“斤”字要讓點位置給提手旁。
(5)教師范寫,學生邊書空,邊觀察老師是怎么寫的。
指導書寫“斤” ,提醒大家:
師:“斤”字雖然只有四筆,但要寫好不容易,看老師書寫。先寫平撇粗而短,再寫豎撇,這是兩筆組成的,不要一筆寫成,然后再寫一橫,最后寫一豎,這一豎由重到輕,略微比豎撇長一點。
我們再來寫“折”字,先寫提手旁,接著寫“斤”字,“斤”字的豎撇寫在豎中線上,寫到與提手旁的豎鉤平齊,后面和斤字的寫法一樣?辞宄藛?
。6)學生描紅一個,然后再田字格里寫一個。
教師巡視,提醒學生書寫的姿勢和握筆姿勢,同時,也注意觀察哪些學生寫得好,畫上笑臉娃娃,并選兩個學生進行展示。
(7)展示,評價。
。8)學生再寫第二個字。
師:相信大家第二個字一定比第一個字寫得更好!
六、小結拓展,在課后延伸強化學習。
教師小結:孩子們,識字不僅只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生活中也可以認識生字。請同學們下去積累一些諺語,不認識的字向父母,朋友請教。下一節課大家再和你們的語文老師進行交流,相信你們一定會認識更多的字,積累更多的諺語。
同學們,再見!
《識字5》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移、謀”等10個生字。會寫“斤、折”等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進一步感受諺語的美。
3、有主動積累諺語的愿望。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對諺語的理解。
【教學用具】
生字卡片、筷子。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小朋友,你們喜歡做實驗嗎?現在,我請一個小朋友到講臺上折一根筷子,其他小朋友觀察,筷子怎么了?(筷子輕輕就被折斷了)
請這個小朋友折一把筷子,其他小朋友觀察,筷子有什么變化?(他使勁折筷子,筷子沒有折斷。)
從這個實驗,你懂得了什么?(一根筷子易折斷,一把筷子難折斷。團結力量大。)小朋友很能干,不僅說出了一條諺語,還說出了它蘊涵的意思。這條諺語也正是識字5中的內容。想學習更多的諺語嗎?讓我們一塊走進(生齊讀課題《識字5》)。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注意字音準確。遇到難讀的字和不認識的字可問老師或同學。
2、出示有音節的生詞卡,請小老師教讀,認為難讀的字或易錯的字要提醒同學并再教讀一次。
如:謀不要讀成 měng;柴、折、繩是翹舌音,不要讀成平舌音;搓是平舌音,不要讀成翹舌音;斤是前鼻韻,不要讀成后鼻韻。
3、齊讀生詞。
4、出示無音節的生字卡,自己小聲讀。同桌互讀。
5、開火車讀,對易錯的字音相機糾正。
6、抽讀生字。
7、說說你記住了哪些字?怎么記的?
如:采用加一加:禾──多──移、此──木──柴等。
三、讀課文,了解諺語意思
1、自己自由讀課文。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
2、抽5個學生讀文,生評議。相機糾正讀音。
3、齊讀文。要求:聲音洪亮,字音準確,讀得整齊、注意停頓。
4、小聲讀文,說說共有幾條諺語?你最喜歡哪條?
5、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理解你喜歡的那條諺語的意思:
。ㄏ矚g的方式包括:畫畫、表演、實驗、敘述等。)
如:“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就可采用畫畫的方式來表達其意思。
“人心齊,泰山移”可采用敘述的方式等。
6、在全班交流諺語意思。生評議誰理解得最準確、最形象。
7、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如:
計謀──主意、方法
8、在理解的基礎上,教師指導朗讀,注意每條諺語中詞語之間的停頓。
9、分組、分男女生讀課文,做到熟讀成誦。
四、課后實踐
鼓勵學生收集諺語,學完本課后在班級進行交流,比一比,看誰找得多,看誰記得牢。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播放音樂《眾人劃槳開大船》。
讓生說說聽了這首歌后能聯想到文中的哪幾句諺語,逐一把它說出來。
二、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注意斤、根是前鼻韻。
2、開火車認讀。
3、說說你記住了哪些字,怎么記的?相機區別形近字。
如:斤──近──-折 挑──桃 根──跟──很
獨──蟲 容──谷 易──意
4、生字擴詞練習。
5、請大家仔細觀察這8個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你認為哪個字難寫或容易出錯?
如:挑的第五畫是點,第六畫是提,第八畫是撇,第九畫是點。
獨是反犬旁,第三畫是撇,不是提。第八畫是提。
滿是左右結構,不是上下結構。
本課的折、挑、根、獨、滿都是左右結構,寫得左窄右寬。
6、教師范寫易字,學生評價。
7、學生在書上先描紅,后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8、把書寫較好的進行展示、評價。
9、在本子上練習書寫,并組一個詞語。
三、鞏固練習
1、朗讀諺語。
2、背誦自己喜歡的諺語。
3、完成看看寫寫。
4、思考:
學了這一課,我們明白了什么道理?
《識字5》教學設計 篇9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由5條關于團結合作的諺語組成,這幾條諺語通俗易懂,給人們啟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座右銘,用來時時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學習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諺語,培養學生有積累諺語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識記10個生字是本課的重點。
對5條諺語的理解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課時】
全課時。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币詫W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必需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有自由表達的空間,有展示才能的舞臺,有自主發現的過程!霸谧x課文中,你發現了什么?你還發現了什么?”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設計,這幾句話不但構建了本課教學的整體思路,而且把學習的自主權完全還給了學生,使學生放開了手腳,大膽去探索,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過程】
一、利用學生喜愛的卡通,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誰?出示課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小博士,他還帶來了一些禮物,看這是他帶來的智慧星,他讓我獎給那些肯動腦、會合作、積極參與的同學,你們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獎品,先過第一關,老師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團結起來__________,一個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體的力量__________。誰能不能舉個例子來說明,(出示課件)螞蟻搬豆。
師:其實還有很多的諺語也是說明團結合作精神,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學習《識字5》。
二、整體感知,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
師:老師告訴你們一個秘訣,那就是認真讀,反復讀,遇到難讀的字多拼幾次,邊讀邊思考。
2、配樂范讀課文:
師:看到你們讀的這么有味道,老師也很想讀一讀。
3、同學互讀,學生模仿老師的讀法有趣練讀。
師:你們喜歡像老師這樣讀嗎?趕緊讀給同桌的朋友聽吧!
4、讀全文。
三、學中發現,積極探究
1、讀中你發現了什么?你還發現什么?讓學生自由議論。
2、組內說自己對每一句諺語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如:
⑴ “人心齊,泰山移”圖片抗洪,加深對諺語的理解。
、啤 叭硕嘤嬛\廣,柴多火焰高。”
出示課件:柴多火燒得旺的畫面。再讓學生說說這句諺語意思。理解“計謀”的意思。
⑶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
指導學生可以從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義詞是困難。
、取 皹涠喑闪植慌嘛L,線多搓繩挑千斤”。
出示畫面:大片樹林(講解有關植樹防止風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繩”的畫面,來理解這句諺語的意思。
、伞∫换í毞挪皇谴,百花齊放春滿園。出示春天的畫面
師:春天是怎樣的景象?(百花盛開),出示畫面
3、選擇自己喜歡的諺語,讀給大家聽,并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四、有趣游戲,鞏固字形
1、師生對讀,體會每句諺語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間的聯系,再齊讀全文。
2、小組學習,讓小組與組對口令。
3、背5句諺語。
4、與動物交朋友:
出示課件: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動物,有天上飛的老鷹,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點擊他們會出示自己的生字。
師:小博士還帶來了一些動物,你們想和動物們交朋友嗎?想和動物交朋友有個條件,就要得讀有關動物身上的生字,并給生字組個詞語,好嗎?說明這個朋友跟你已經成為好朋友,誰最有信心。
五、拓展訓練,穿插寫字
1、我會讀,讀出生字。
2、我會記,記住自己用什么辦法記住了。(用熟字去換加偏旁識字)
3、我會寫,指導書寫。
六、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5句諺語,給大家很深的印象,比如,“人心齊,泰山移”等,卻作為我們生活中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七、實踐活動,收集起來的諺語讀讀
1、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2、眾人劃槳開大船。
3、寧可做過,不可錯過。
4、讓人一寸,行理一尺。
5、兩虎相斗,必有一傷。
6、風大就涼,人多就強。
7、一爭兩丑,一讓兩有。
《識字5》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由5條關于團結合作的諺語組成,這幾條諺語通俗易懂,給人的啟示也很深刻,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座右銘,用來時時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教學目標】
1.認識“移、謀”等10個生字,會寫“容、易”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諺語,初步體會諺語的含義。
3.培養學生積累諺語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字寫字。
【教學難點】對5條諺語的理解是本課的難點。
【課前準備】
1.課件。
2.實驗用的一把筷子。
3.學生收集諺語。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實驗質疑,導入課題
1.折一根筷子。
師:小朋友們,我們先來做個實驗吧!在咱們班里,誰的力氣比較小?(抽生折一根筷子)
2.折一把筷子。
師:在咱們班里,誰的力氣最大? (抽生折一把筷子)
師:小朋友,看了這個實驗,你發現了什么?
3.學生自由談感受。
4.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小朋友先自由的讀一讀這些諺語,如果有不認識的'字,先作上記號,再請教大桃子,或者問問你的同桌。
2.開火車讀生字,檢測學生識字情況
(1)出示生字詞(帶拼音讀,生領讀、搶讀)
。2)識記生字
熟字加偏旁:移、謀、折、柴、搓、獨
形近字:焰-稻 繩-蠅
歸類識字:挑、跳、桃
三、朗讀諺語,初步體會
1.生字寶寶又回到了諺語里,誰來把你喜歡的諺語讀給大家聽聽?指名讀。
2.齊讀諺語。
3.體會諺語含義。
4.學生自由談體會,教師補充交流。
師:團結合作的力量真大!小朋友們的讀書聲多洪亮啊。通過剛才的朗讀,相信小朋友們對這幾句諺語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那么請選擇你最喜歡的諺語,向你的同桌說說你的理解和體會好嗎?
5.指導朗讀背誦
。1)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自由讀諺語。
(2)抽生讀。
。3)師生合作讀。
師:小朋友們真會學習,不但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還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了,老師也想和你們合作讀一讀諺語好嗎?那老師讀諺語的前半句,你們讀諺語的后半句吧!
。4)指導背誦(生自由背誦后,抽背,學生都能背誦。)
四、拓展延伸
這五條諺語說明人多團結力量就大,教育我們要團結合作。像這樣的諺語還很多?小朋友們,還知道有哪些諺語嗎?
五、指導書寫
1.觀察發現。
師:真是“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啊!小朋友們的識字方法真是又多又好,相信小朋友們也有辦法寫好這些生字,請大家認真觀察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你能發現什么?(教師重點強調:“根”的“木”字旁變捺為點;“滿”字是左右結構;“挑”字的筆順。)
2.范寫“滿”字。
3.學生描紅、寫字。教師隨時提醒學生寫字的姿勢。
4.請兩名學生展出作業,集體更正后,學生及時修改。
六、作業
1.書寫生字,背誦課文。
2.把收集的關于團結的諺語摘抄下來。
《識字5》教學設計 篇11
扎扎實實地落實詞串識字的四大功能
——丁雪飛老師的一年級上冊《識字5》課堂教學評介
識字教學是低年段的重點,國標本(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為了落實低年段識字達到1600個的教學目標,采用了“識寫分流”的策略。為了提升孩子們的識字興趣和識字效果,輕松一些達成教學目標,教材還設計了認一認、詞串識字、看圖會意識字、轉轉盤識字、偏旁比較識字等多樣化的識字方式。這些識字方式,有利于學生能比較快地掌握一定數量的常用字和識字方法,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也會在使用這些識字方式的過程中得到提高。
丁雪飛老師執教的這一節課,是國標本(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的一節詞串識字課。
顧名思義,“詞串識字”就是將孤立的漢字,置于具體的語言環境之中,使其成為合轍押韻的“韻文”,讓學生在誦讀詞串中識字,提高識字的效果。換一個角度來說,詞串識字就是以準韻文的形式,將一組詞語按其內在聯系圍繞著一個中心串起來,用來表現某個畫面、場面、意境等,讓兒童能借助韻文的形式和韻文的情境以及“情境圖”來識字。
詞串識字一般用兩個課時來完成。丁雪飛老師執教的這一節課是詞串識字的第二個課時。這一節課有這樣幾個特點。
一、突出了識字功能,并將識字貫穿于教學的始終
教材主編張慶先生多次說過,詞串識字有四大功能,即識字功能、認識事物功能、審美功能和鋪墊功能。識字功能是這四個功能中的核心功能。
丁雪飛老師的這一節課,很好地突出了詞串識字的識字功能,識字是這一節的“詞串識字課”的主要教學特征。
教學一開始,丁老師就利用課后的田字格和生字卡片,對第一節課學過的生字進行了由字到詞的復習,在認讀的過程中,教師很適時地指導學生區別“漁船”的“漁”與魚蝦的“魚”字形和字意的不同。整個認讀復習顯得很扎實。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在哪一個環節,無論是在落實哪一個功能,丁老師始終沒有忘記識字功能的落實:如詞圖掛鉤認識事物,借助聯系強化了識字;在讀“詞串”想象畫面時,利用“詞串情境”和“詞串音韻”的節奏強化了識字;在整體誦讀過程中,利用詞串準韻文的語言環境強化了識字。
二、詞圖聯系,與事物掛鉤,落實認知功能,不忘識字。
在充分復習認讀的基礎上,丁老師采用與事物掛鉤的辦法幫助學生提升認識事物的能力,同時強化了識字效果。
這一課的詞串,是以大海為中心串聯起來的。教材所提到的事物都是與大海有關的。這對剛上一年級不久的孩子們來說都是十分新奇的。借助教材幫助孩子們認識大海,能夠使他們獲得新的信息,可以很好提高他們認識事物的能力。丁老師是這樣做的:
先讓學生在教材的情境圖中找到課中的12個詞語,這是一個詞圖對照“讀圖”的過程,這是一個在情境中讓“圖詞對號”匹配的建構過程。
接著老師帶學生走進大海情境,一起到大海邊去具體辨認這些事物。為了幫助學生與事物掛鉤,課前教師精心繪制了一幅放大了的教材情境圖,這樣一幅逼真的情境圖,很好地激發了孩子與事物掛鉤的興趣。孩子們拿著老師做好的詞卡,按要求給大海圖中的景物一一對號掛上了牌子。孩子們在掛“海風”時遇到了困難:“海風”看不見啊!老師抓住時機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孩子們很快就發現,“海風”就在漁船桅桿頂端飄動的小旗子上。這個過程,實際上也是在引導孩子們認識事物?梢姡處熢O計的“與事物掛鉤”的方式是獨具匠心的。孩子們看著這樣的情境圖,就會感覺到真的來到了大海邊,將詞語與事物掛鉤,就像在大海邊玩耍嬉戲一樣。
需要指出的是:在引領學生認識事物的過程中,丁老師始終沒有忘記這是一節識字課,在讓學生對號入座掛詞卡的時候,老師要求:拿到詞卡的同學先把手中的詞讀給大家聽,想一想,可別掛錯了;沒領到詞卡的小朋友是小老師,讀讀書中的詞,看他們掛得對不對;學生掛詞卡時,老師領著學生驗證,掛對的就讀一讀。
丁老師的這個教學環節讓我們明白了這樣一個原理:學生理解一個字(詞)大體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先識別符號,再將符號與該符號所指事物進行相似聯系、相似匹配。老師讓學生在情境圖上掛詞卡,就是要實現兩者之間的相似聯系、相似匹配。
大家看,認識事物是和識字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認識事物可以幫助識字,識字就是在認識事物。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將識字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這有助于學生掌握識字方法,提高獨立識字的能力。
三、連詞成串,邊讀邊想,在誦讀中落實審美功能。
“詞串”用留白的方式,給我們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讀著詞串,眼前就會出現具體的事物,就會浮現出一個優美的畫面,如讀識字5的詞串,就會在我們的眼前出現一幅遼闊絢麗的海景圖;讀著詞串,我們就會被詞串的富有音樂美的音韻和節奏所打動,會覺得詞串是一首樂曲,我們就會隨著旋律進入詞串所描繪的意境。詞串的這些具有審美價值的功能,丁雪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是這樣落實的:
讀詞成串,邊讀邊想。老師是這樣引導的:大海美吧,好玩吧,讓我們都光著腳丫去看一看,玩一玩。捧好書,我們一個景點一個景點去游覽。我們先看沙灘,讀第一行的詞,每個詞能讀出一個畫面來嗎?想一想,自己讀。
學生讀了以后,丁老師給學生做示范讀,老師讀后立刻響起熱烈的掌聲。
丁老師抓住時機說:知道老師為什么能讀得這樣好嗎?老師是這樣做的——邊讀邊想。讀“沙灘”這個詞時,我就想沙灘多大呀,沙子軟軟的,細細的;讀“貝殼”時,我又想沙灘上的貝殼真多呀,千奇百怪、五顏六色的;讀“腳丫”時,我眼前就出現了小朋友們光著小腳丫在沙灘上撿貝殼,玩得可歡哪。好,再聽老師讀,跟老師一起想好嗎。
老師的讀,把學生帶到了絢麗的大海邊。很快,學生們也通過自己的讀,感受到了大海的美。
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有,丁老師在引導孩子一串一串讀詞想象畫面落實審美功能的同時,實際上也在情境畫面中進一步幫助學生強化了對生字的識記。審美是通過具體詞串的誦讀、想象進行的。
四、連串成篇,熟讀成誦,形成積累,落實鋪墊功能。
教材詞串的編寫采用了韻文的方式,整個四行讀下來,合轍押韻,非常上口。思維科學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人的大腦特別善于對韻文、韻語的記憶。這樣瑯瑯上口的詞串,如果能夠通過誦讀積累下來,那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好事。
丁雪飛老師采用了連串成篇、熟讀成誦的方式,讓學生把詞串當作“準韻文”來讀,在感受畫面,體會意境的同時,“打包”記住了這一課的詞串,這對于幫助一年級學生積累常用詞語,豐富表達詞匯,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丁老師對學生進行的連串成篇、熟讀成誦的訓練,實際上是一種“準閱讀”的訓練,這樣的訓練可以讓一年級學生早日進入閱讀練習,使學生的閱讀“視幅”得到拓寬,有利于學生克服“蹦讀”,盡快實現流暢誦讀。
丁雪飛老師對詞串識字“鋪墊功能”的落實,是在“連串成篇,熟讀成誦”的過程中實現的。實際上“連串成篇,熟讀成誦”,也是借助詞串來識字,也就是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強化對生字的識記。
五、討論
第一,這節課一開始,教師用了近7分鐘,讓學生對生字進行認讀,這是個復習環節,對鞏固識字效果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但這個環節耗時有些長了。識字教學的實踐經驗以及兒童的記憶規律告訴我們,學生對所學生字的鞏固,不是一次性整齊劃一地完成的,而是通過多次、多樣的復習強化實現的。再說本課是“詞串識字”,就是要借助、通過、利用、憑借“詞串”來幫助學生識字。因此,在“詞串識字”教學過程中,不宜把生字詞單獨提出來長時間認讀。解決問題的思路是: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就讓學生借助詞串認讀、識記、強化、鞏固。
第二、教師在本節課中安排了學生寫字,這很好。但是留給學生寫字的時間顯得不足。寫字是強化識字效果最重要的手段,如果在課內沒有留足寫字時間,學生的識字效果會打折扣的。
。ㄕf明:這節課的執教者為丁雪飛,是儀征市實驗小學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這節課的教學實錄在2009年秋季語文教學用書配置的光盤中)
《識字5》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認識偏旁羽字頭,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看圖、識字寫字、誦讀韻文,認識冬季的物候特征,讓學生感受到冬天雖冷仍充滿著勃勃生機和生活情趣,培養學生不畏嚴寒的頑強意志。
教學過程:
一、導入,學習第一行
秋姑娘舞著黃葉剛剛飛走,冬爺爺就悄悄地向我們報到了。
請小朋友們豎起小耳朵仔細聽一聽,張大眼睛認真看一看: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多媒體演示)
1、冬天到了,大片大片的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樹上白了,屋頂白了,地上也白了。這真是一場(大雪)。誰來讀好這個詞語。
2、西北風呼呼地刮起來了,刮得那么猛。誰來讀好這個詞。(北風)
這兩個詞語連起來讀,誰會?(指名讀,男女生讀)
3、小朋友,你們想過嗎?冬天為什么會刮北風,下大雪呢?其實,是因為有一股強冷空氣襲來,它帶來了北風,帶來了漫天大雪,氣溫也明顯下降。我們把這股冷空氣稱為寒流。誰來讀好這個詞語。(指名讀)
4、這三個詞語連起來誰會讀了?
5、誰會用其中的一個或者兩個或者三個詞語說一句話?
[教學評析:教學起始階段,設計針對性強的情境導入新課,會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
二、學習第二行
1、就在這樣一個冰天雪地的世界里,許多樹上的葉子隨風飄落,可還有一些樹,他們卻并不怕冷,依舊披著綠衣傲然挺立,還有一種植物竟然開出了鮮艷的花朵。請小朋友到圖中找一找,你發現了誰?
蠟梅花的花瓣經過霜打雪染,它的表面就象涂了一層蠟,非常美,因此,人們稱它為“蠟梅”。
齊讀:蠟梅
2、寒流過后,許多花都凋謝了,可蠟梅卻一點也不怕冷,他們迎著寒風展開了笑臉,顯得那么勇敢!
老師這里還有一首詩《蠟梅花》,請仔細讀一讀。
3、除了蠟梅,你還發現了誰?
竹子一年四季都是綠色的,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翠竹”。誰愿意讀好這個詞?
你喜歡“翠竹”嗎?說說理由。把你的喜歡之情讀出來!
寒流來了,可翠竹卻并不怕它,它的葉子還是綠的那么可愛,它的身子站得還是筆直,多么勇敢的翠竹!
齊讀:翠竹
4、你還發現了誰?
這些松樹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蒼松”。齊讀。
蒼松長得那么高,一年四季都是那么綠,寒冷的冬天里,盡管身上披上了厚厚的雪棉襖,可還是站得那么直,它們象翠竹一樣勇敢!
誰來讀好這個詞。
和小朋友們一樣,我們的陳毅元帥也非常喜愛這些勇敢的蒼松,曾經寫下了這樣的詩句來贊美他們:“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讓我們一起讀一讀。
5、這三種勇敢的植物放到一起,誰會讀?
6、除了這幾種植物以外,你還知道哪些植物也是身披綠衣,傲然挺立的?
三、學習第三行
過渡:寒流來了,植物們在外面迎著北風和大雪抗爭,可小動物們呢,它們有的早已飛到了溫暖的南方,有的已經早早的躲進了洞里。瞧!這些動物們在洞里干什么呢?隨生回答依次出示詞語。
自由讀讀這些詞語,邊讀邊想想它們過冬時的樣子。
指名讀,開火車讀。
動物們有的躲到了洞里甜甜地睡上一覺,有的在洞里美美地吃著早已準備好的糧食,它們可真會享受啊!齊讀。
除了這三種動物外,你還了解哪些動物也是這樣過冬的?
四、學習第四行
寒流來了,植物們卻并不怕冷,動物們也選擇了適合自己的過冬方式,那么,孩子們又在干什么呢?瞧!他們坐上了雪橇,唱著歡樂的歌,一起來到了郊外。他們去郊外干什么呢?
隨生回答依次出示詞語,齊讀。
小朋友們在郊外滑著雪,溜著冰,跳著繩,他們你追我趕,玩得可高興了。雪地里回蕩著他們歡快的笑聲,回蕩著他們清脆的歌聲。再自由讀讀這些詞語,要求讀好聽。
指名讀,開火車讀。
在寒冷的冬天里,你喜歡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
五、整體感知
學了這四行詞語,我們了解了寒流過后,北風呼呼地刮起來了,大雪漫天飛舞,在這樣一個寒冷的季節里,一些植物,如(蠟梅、翠竹、蒼松)卻不怕冷,傲然挺立。一些動物,如(蟒蛇、螞蟻、刺猬)早早地躲進了洞里。孩子們也并沒有被嚇倒,他們玩起了(滑雪、溜冰、跳繩),過得那樣開心,那樣充實。
1、自由讀讀這四行,要求每一行都讀準,讀好。
2、誰能美美地讀好這四行詞語,舉手的一起讀。
3、老師把拼音擦掉了,你們會讀嗎?齊讀。
[教學評析: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看看圖,讀讀詞,說說話,既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又拓展他們的視野,使靜態的詞語變成一連串鮮活生動的畫面,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好生字新詞。為學生營造一個有利于他們情緒變化的“場所”,使學生主動地去讀,興致勃勃地去學。]
《識字5》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內容:蘇教版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識字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筆畫“レ豎提”并能與“亅”進行區別。
2、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學習用句式 “……像……”進行說話。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驗在海邊沙灘玩耍的樂趣,感受大海的美麗富饒。
教學重點:結合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在意境中識字、指導學生正確美觀地進行生字的書寫。
教學準備:教師制作《識字5》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有序觀察
1、在傾聽中導入。(多媒體播放海邊海浪拍岸,海鷗鳴叫的聲音。)學生安靜傾聽,并猜測即將來到什么地方。
2、在觀察中感受。(多媒體接著出示課文中的主題圖,音效繼續聲音降低。)學生觀察主題圖上的內容,交流時引導學生要進行有序觀察。
設計意圖:在學生的注意力還沒有完全回到課堂的情況下,用傾聽的形式讓學生的心思都回歸課堂,在有聲有形的情境中觀察主題圖,能有身臨其境之妙,更能激起學生觀察學習的興趣。
二、理解詞語,體會說話
(一)、圖片欣賞,理解詞串“沙灘 貝殼 腳丫”
1、引出詞串。在近處,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讀詞串:“沙灘 貝殼 腳丫”
2、認識沙灘。(多媒體出示“沙灘圖”)。教師介紹:這就是沙灘,想象一下踩在這樣的沙灘是什么感覺?指導學生用這種感覺來讀詞語。
3、欣賞貝殼。教師導語:沙灘上有什么呢?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多媒體顯示多種貝殼的種類)(1)引導學生用“……像……”的句式說說圖上的貝殼的形狀?(2)學生說一說貝殼的顏色,并學習使用一些表示顏色多的詞語進行概括。
設計意圖:兒童是用圖畫、色彩和聲音來思維的。通過多種貝殼式樣的觀察,讓“貝殼”這個概念更加形象化和具體化,在訓練語言表達的同時也讓學生插上了想象力的翅膀。
4、再認腳丫。出示詞語認讀。讓學生指一指圖上小朋友的腳丫,指一指自己的小腳丫。復習背誦小詩《小腳丫》。
5、感情朗讀。師生評議。
。ǘ⒂^察體會,學習詞串“海風 海鷗 浪花”
1、看圖填空。(多媒體顯示海面上的景色,海浪和海鷗的音效)(1)海面上( )在吹,( )在飛,( )一個連一個。(2)海鷗有的( ),有的( ),還有的( )。
2、體會朗讀。
設計意圖:圖片和文字結合是詞語理解的一種有效手段,但理解了意思后更重要的是對于這些詞語概念的擴充和對于詞語的應用。
。ㄈ、連線理解,學習詞串“珍珠 魚蝦 海帶”
1、連一連。(多媒體出示下列練習)
珍珠 魚蝦 海帶
魚蝦圖 海帶圖 珍珠圖
引導學生認讀詞語,并連線。教師介紹珍珠和海帶的使用價值。
2、闖一闖。(多媒體出示海底世界的圖片,每隔5秒幻燈片自動切換,海底水泡的音效)幻燈播放時教師創設一定的情境:如:小朋友們快穿好潛水服跟我一起去海底探險吧!看!前面誰來迎接我們了?(海豚)我們繼續往下潛,大家看,那一片五言六色的是什么呀?(?
3、說一說。能向大家匯報一下你探險的結果嗎?
大海深處有( ),有( ),有( )還有( )。
4、讀一讀。
設計意圖:在學生緊張得學習了一端時間后,給學生一個情緒放松的機會,同時也讓學生通過逼真地探險活動了解神奇的海底世界,了解大海的物產豐富,更為語言訓練進行了鋪墊。
(四)、景色欣賞,學習詞串“港灣 漁船 晚霞”
1、看圖理解。大家看,太陽快要落山了,陽光把天邊的云染成了紅色、黃色、紫色。我們把這些云叫作——晚霞。你們看這一只只漁船也回家了,它們的家在哪里?哪兒是漁船的家。為什么?
2、朗讀渲染。該用什么語氣來讀,為什么?
三、讀中鞏固,綜合應用。
1、多形式讀,鞏固識字效果。
2、連字成句,形成應用能力。
看圖或根據想象用文中的一個或幾個詞語進行說話練習。
3、想個課題,提煉感受意境。
根據圖或詞串給課文起個好聽好記的名字。
設計意圖:讓學生憑借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對課文熟讀成誦,幫助學生積累,并進一步感受韻文獨特的意境。
四、觀察比較,會寫會用。
1、再認生字,簡單分類。
引導學生把生字分成兩組:浪 沙 漁;風貝。
2、歸類識字,尋找規律。
(1)學習生字:浪 沙 漁
組詞:用生字組詞或說一句話。
比較:“漁”和“魚”在音、形、義上的區別。
。ǘ嗝襟w課件出示:魚 魚的圖片
漁 捉魚的圖片)
鞏固:( )村 金( ) ( )火 ( )頭
觀察:這三個生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在書寫時有沒有規律可循。
書寫:教師范寫,學生描紅、臨寫。
評價:作業展示,師生評價。
。2)學習生字:風 貝
組詞說話,觀察書寫。
設計意圖:以直觀形象的圖片突破難點,讓學生容易理解,便于記憶。生字的歸類比較能讓學生發現規律,形成識字能力。
五、課外延伸,搜集積累。
利用各種途徑搜集有關大海的資料,利用課外活動開展海洋知識的介紹。
設計意圖:語文是一門開放的課程,它的外延是生活的全部,是立體的,全方位的。所以語文教學更要打破課堂與課外的壁壘,讓學生在搜集整理資料,介紹交流心得的過程中得到多種能力的發展。
板書設計: 識字5 ——(學生另起的課題)
沙灘 貝殼 腳丫
海風 海鷗 浪花
珍珠 魚蝦 海帶
港灣 漁船 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