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畫教學實錄(精選2篇)
玲玲的畫教學實錄 篇1
【晨誦】 師:上課之前把我們的班歌一起大聲朗誦
全都喜歡上
我好想喜歡上啊,
這個那個所有的東西。
比如蔥,還有西紅柿,還有魚,
我都想一樣不剩地喜歡上。
因為家里的菜,全都是
媽媽親手做的。
我好想喜歡上啊,
這個那個所有的一切。
比如醫生,還有烏鴉,
我都想一個不剩地喜歡上。
因為世界的全部,
都是上天創造的。
我好想喜歡上啊,
二(3)班的每一位同學,
我好想喜歡上啊,
二(3)班的每一位老師。
【導入】 師: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看,大家認識她嗎?
生:認識,她叫玲玲。
師:對,我們班也有一位叫玲玲的小朋友,讓她來帶領大家學會這個生字。
生:玲(líng)
【生字】 師: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玲玲的畫》,我相信大家已經預習得不錯了,現在給你兩分鐘時間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你喜歡的符號把不認識的字和自然段標記出來。
生:讀課文……
師:好,大家都完成了。現在就讓我們歡迎這節課的生字寶寶出場,你認識他們嗎(大屏幕出示生字)?找個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讀一下,如果小老師讀錯了你可要給他糾正哦。
生:領讀。
師:剛才你認識了生字寶寶,可是現在他們又找到了各自的小伙伴,你還能認出他嗎(出示生字詞語)?
生:讀詞語。
師:大家表現非常棒,老師代替生字寶寶和他的小伙伴們向你表示祝賀,鼓勵一下自己。
生:鼓掌。
【課文】 師:現在我們開始學習課文,先來看課文的開頭。
生:齊讀。
師:這段話講了故事的主人公?畫的名字?主人公對她的作品的態度?
生:主人公是玲玲,她的畫《我家的一角》,玲玲對它很滿意。
師:回答很準確,看老師用紅筆圈出的詞語“端詳”是什么意思?
生1:端著看,
生2:很小心的看,
……
師:它的意思是“很認真地看”,你能用它來造一個句子嗎?
生1:叔叔好長時間沒來我家了,奶奶端詳著看了他好久。
生2:老師端詳著班長畫的圖畫,露出滿意的微笑。
師:你們說的太精彩了!現在你想不想看看玲玲的《我家的一角》(屏幕出示),漂亮嗎?
生:漂亮。
師:咱們班的畫畫高手也畫的非常棒,對嗎?
生:王鵬銓畫的很棒!
師:(出示第二三段對話)
生:分角色讀。
師:一切似乎非常順利,不過,意外出現了……(出示第四段)
生:有感情的朗讀第四段。
師:(出示圖片)看一下被弄臟的圖畫,還漂亮嗎?玲玲為什么哭了起來?
生:不漂亮了,玲玲哭起來是因為畫被弄臟了,并且再畫一張也來不及了。
師:回答很準確。那爸爸是怎樣去安慰她的呢?
生:齊讀:爸爸仔細地看了看,說:“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兒什么,不是很好嗎?”
師:對啊,爸爸提醒的對。那如果是你,你會畫什么呢?
生1:我會畫一只黑白相間的小貓。
生2:我會在樓梯上都畫上黑色的斑紋。
生3:我會畫一只小狗。
…….
師:大家的創意真不錯!我們來看一下玲玲是怎樣做的。
生:玲玲想了想,拿起筆,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玲玲滿意地笑了。
師:你想不想看玲玲的新作品?
生:想。
師:(出示圖片)好看嗎?它會得獎嗎?
生:真好看,比剛才那副還漂亮呢,如果我是評委,我肯定給它評一等獎。
師:在第二天的評獎會上,玲玲果然得了一等獎!
生:鼓掌。
師:故事到這結束了。請你找出玲玲表情變化的句子,小組內交流一下。
生:談論交流…….
師生總結:(屏幕出示)
師:玲玲是怎樣由傷心到滿意的呢?
生:畫了一只小花狗蓋住了臟的地方,并且是在爸爸的指點下。
師:很好。通過這件事,爸爸想告訴玲玲一個道理,一起來看(大屏幕出示)。
生齊讀: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師:這里的“壞事”“好事”分別指的是什么呢?
生1:“壞事”指玲玲不小心把畫弄臟了,
生2:“好事”是指玲玲的畫最后得了一等獎,
師:很好,你理解的很透徹。那么,在我們的生活中,你有沒有這樣“壞事變好事”的經歷呢?
生1:有一次,我穿媽媽的衣服時,不小心把衣服弄碎了,我找了相同顏色的線給媽媽縫了起來,媽媽知道后沒有生氣。
生2:有一次我玩的時候,不小心把水彩弄到墻上了,我就在墻上畫了一朵花,爸爸媽媽沒有罵我,還說不錯。
…….
師:看來,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事情還是很多的,這就需要我們動動腦筋,把壞事變成好事。最后,老師送給你們一句話。
師生齊讀:天空雖有烏云,
但烏云的上面,
總會有太陽在照耀。
玲玲的畫教學實錄 篇2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圍繞著“要正確看待問題,善于思考”這個專題選擇了幾篇不同體裁的課文,內容豐富。《玲玲的畫》講的是玲玲收拾畫筆時不小心把第二天參評的畫弄臟了,在爸爸的啟發下,她開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蓋了污漬,第二天她的畫在評獎會上得了一等獎的事。課文內容簡單,主題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簡單的故事之中,對于啟發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設計理念
1、以學生隨文識字,教師引導為主要形式,讓學生產生識字的興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要求寫的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有關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
會認生字,寫生字。
教學難點
明白“壞事變好事”的道理。
教學準備
課件、字卡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課題
1、師:老師知道大家特別聰明,我想考考大家,能不能接受老師的挑戰!
生:能!
師:在古時候,有一個小男孩,他動腦筋想辦法,從水缸里救出了自己的小伙伴,還記得他的誰嗎?
生:司馬光。
師:還有一種鳥,它想辦法喝到瓶子里的水,它是什么?
生:烏鴉。
師:這節課,老師再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很可愛,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你們想認識她嗎?
生:想!
師:(出示頭像)她的名字叫玲玲,我們一起和玲玲打個招呼吧!一起喊喊玲玲的名字。
生:玲玲。
師:(出示“玲”)這個字就讀“líng”,也是我們今天認識的第一個字,跟老師一起讀。(指名讀)“玲”多用于人名,第二個音讀輕聲,來和老師一起讀。玲玲!
生:玲玲。
師:你是怎么記住它的?
生:左面一個王字旁,右邊一個令。
師:它還有很多的兄弟呢?你能說說都是誰嗎?
生:領、零、嶺、齡……
師:同學們的記憶力可真是不錯,幫助玲玲找了這么多的兄弟們。(學寫“玲”)現在我們把玲玲的名字寫在田字格里,就起手來和老師一起寫。(師邊寫邊說筆畫)。同學們會寫了嗎?
生:會寫了。
師:我們在本子上寫上玲玲的名字。(生寫,師巡視)
師:看誰寫得既美觀又漂亮。寫完后,同桌互相檢查,看看他寫的是不是好看,如果他寫得漂亮,就在那個字的旁邊畫上一顆小星星。
生:相互檢查。
2、師:大家寫得真好看,如果你在坐的精神點,老師就更喜歡你了!玲玲不僅聰明還畫了一手的好畫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滴25課《玲玲的畫》。(出示課件)板書課題。和老師一起讀一遍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學字詞
1、老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準字音。
師:玲玲的畫中藏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呢!咱們一起來看看吧。讓我們打開書,先聽老師讀一遍課文,大家要認真聽呦!
生:認真傾聽。
2、引導學生自主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不會的生字詞,并標出自然段。
師:大家聽得很認真,從你們的表情里,老師可以看出,你們很喜歡這個故事,想不想自己讀?
生:想!
師:同學們,請大聲地朗讀課文,遇上不認識的生字就停下來,請教課文下面的拼音寶寶,或是問問同桌,讀完了就標上自然段,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好了,大家開始讀吧。(巡視,表揚學生的讀書姿勢)
3、師:大家讀得多認真啊!一起說說這篇課文共分了幾個自然段?
生:十個。
師:下面就請十名同學來展示展示自己的風采。
生:分段朗讀課文。
三、感悟、品析課文
1、師:現在大家知道了吧,玲玲畫的是什么?
生:我家的一角。
師:你從哪知道的?。
生: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師:(課件出示:玲玲的畫)看,這就是玲玲畫的《我家的一角》。誰還想讀讀下面的話?(出示段落)。
生:指名讀。
師:(理解“端詳”),大家想一想,“端詳”是什么意思呢?
生:(指名說)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看。
師:這個詞里還藏著一個謎語呢?老師說,你們猜:小羊開口說話了!
生:詳。
師:(認讀“詳”)這個字就讀“xiáng”,大家一起讀。(指名讀)它是由那兩部分組成的?
生:左邊一個言字旁,右邊一個羊。
師:現在大家也來當玲玲,也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的畫。
生:做端詳畫的姿勢。
師:這里邊還有兩個字,這個字就讀“fú”,跟老師一起讀。(分排讀)它是由幾部分組成的?
生:左邊是巾,右邊是一口田。
師:咱們以前學過的哪些字含有右半部分?
生:副、福、蝠、富……
師:“幅”是個量詞,誰能給它找朋友?
生:一幅畫、幾幅圖……
師:還有這個字,想和我們大家見面呢?這個字讀“jiǎng”,一起讀。(指名讀)師:誰能幫它找朋友?
生:獎勵、獎品、抽獎、獎狀……
師:誰能用喜歡的詞說句話?
生:獎狀。我得了一張獎狀。……
師:咱們把這三個字寶寶認識了,再把它們放回句子里,誰還能準確、流利地讀一遍啊?(指名讀)
師:玲玲的這張畫多漂亮啊,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她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高興。
師:咱們帶著高興的心情在讀一遍。(齊讀一遍)
2、(1)出示第二幅圖
師:多漂亮的一幅畫呀,可惜呀,這張畫怎么啦?
生:(觀察)這幅畫弄臟了。
師:快從課文中找出來。
生:指名讀自然段。
師:(課件出示句子)誰還想讀讀這段話。(指名讀)
(學習“叭、臟”)師:這個字應該怎么讀?(字卡“叭”)
生:bā.(指名讀、男女生讀)
師:你是怎么記住它的?
生:左邊一個口字旁,右邊一個八。
師:叭,還是個擬聲詞,就是用來模擬聲音的詞。比如黑板擦掉到地上發出的聲音——叭。在生活中,像這樣的詞還有很多,你能說說嗎?
生:流水聲——嘩嘩嘩,春雨聲——沙沙沙,敲門聲——當當當……
師:還有這個字讀(臟)什么?
生:zāng
師:跟老師一起讀。(指名讀、分組讀)
師:臟,左邊是個月,右邊是個莊。誰能給它組詞?
生:弄臟、臟了、臟衣服、臟兮兮……
師:這個字還讀zàng,它是個多音字,心臟。跟老師讀,臟,弄臟。
生:臟,弄臟。
師:臟,心臟。
生:臟,心臟。
師:同學們,指一下自己的心臟在什么地方?
生:生撫摸自己的心臟。
師:(師也撫摸心臟)在你胸前的左側。明天要參加評獎的畫,現在弄臟了,玲玲現在的心情又是什么樣的?
生:傷心、難過。
師:誰能帶著傷心、難過的語氣再讀一讀?
生:指名讀。
(2)師:這就奇怪了,這么一張弄臟了的畫怎么能得一等獎呢?快從課文中找一找。
生:(指名讀段。)
師:玲玲畫了一只小花狗。(出示圖小花狗)
師:玲玲是怎么想到畫小花狗的呢?
生:爸爸讓她畫點什么,玲玲就畫了一只小花狗。
師:你能讀讀爸爸說的話嗎?
生:指名讀、齊讀。
師:看看這只小花狗多可愛呀!(出示句子)誰來讀一下這句話?
生:指名讀。
師:咱們一起讀一下句子。(齊讀)
師:玲玲看著修改后的畫,怎么樣了?(出示句子)
生:滿意地笑了。
師:這時玲玲的心情又是什么樣的?
生:高興。
師:那咱們再帶著高興的心情齊讀一遍這句話。(齊讀)
師:玲玲的爸爸真是一位好爸爸,能指點玲玲作畫,爸爸多關心玲玲啊?哪些句子還能體現出爸爸很關心玲玲?自己找找。
生:指名讀爸爸的句。
師:(學“催”)這個字就讀“cuī”,一起讀。(指名讀、分排讀)它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
生:左邊一個單人旁,右邊一個姓崔的崔。
師:在現實生活中,你們的作業做晚了,爸爸媽媽有沒有催促你趕緊上床睡覺啊?
生:有。
師:還有哪些句子啊?
生:指名讀。
(3)師:看著玲玲修改后的畫,爸爸也很高興,爸爸是怎樣說的?自己找找。
生:指名讀。
師:現在誰來當爸爸,再和玲玲說說話?
生:指名讀。
師:(出示句子)在這段話中,還有一個字和我們捉迷藏呢?這個字就是“筋”。
(學習“筋”)。和老師一起讀(指名讀、男女生讀)你是怎么記住它的?
生:上面是個竹字頭,下面是個肋骨的肋。
師:誰能給筋找朋友?
生:腦筋、皮筋、動腦筋……
師:這個字還是我們今天要寫的字。(觀察這個字的字形、結構、筆順)舉起手和老師一起寫。(邊寫邊講解)大家會寫了嗎?
生:會寫了。
師:在本子上寫上“筋”。(師巡視,寫完后互相檢查,畫小星星)。
師:我們全體男生再當爸爸讀一遍這段話。(男生齊讀)
(4)師:結果在第二天的評獎會上,玲玲的畫還獲得了一等獎。玲玲多高興呀!作為她的好朋友,你想對玲玲說點什么?
生:生自由發言。
四、拓展
師:老師想知道,在你們的生活和學習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
生:生自由發言。
師:以后,我們也碰到像玲玲這樣糟糕的事,應該怎么辦呢?
生:生自由發言。
五、總結:
師:同學們,老師希望你們也能像玲玲一樣,遇到難題動腦筋想辦法(出示句子)只要我們肯動腦筋,什么事情都能解決掉的!!
六、自由讀書
師:好了,剩下的時間我們自由讀讀課文吧!
《玲玲的畫》是二年級下冊的課文課,這一課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活潑的小故事。玲玲準備參加比賽的畫,不小心弄上了墨漬,在爸爸的啟發下,墨漬被“變“成了小花狗。課文中爸爸的話揭示了主題,引人思考。課文內容簡單,主題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簡單的故事之中,對于啟發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這是我在教學時的幾點作法:
一、抓主線,幫學生理清思路
本文記敘的是常見的生活小事。內容集中,語言樸實,對話較多,玲玲的情感變化:高興(畫好作品)---難過、著急(弄壞作品)---滿意(畫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線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語是課文的主題所在。在課堂伊始,我就引導學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線索,在教學中牢牢抓住這條線索,使全文脈絡清楚,豁然開朗,就撥云見日般明了了。
二、抓朗讀,讀中體會,體會中朗讀
一開始,自由讀文,檢查生字認讀;然后聽看燈片讀文,理清線索,兩次對課文的整體閱讀和把握,各有各的任務,層層逼進文章。
在教學過程中,我緊跟“讀(走進文本)---多形式地悟(理解文本)---再帶著感受讀(表現文本)”這一最基本的語文教學理念,根據文本的特點和孩子們的表現特點,我設計了分角色讀(讀玲玲和爸爸的對話時)、推前想后體會讀(如讀玲玲“哇”地哭了起來的句子時)、抓重點詞理解讀(如理解“端詳”一詞時)、背誦爸爸意味深長的話等等,多形式的讀使學生讀得自然,讀得開心,讀得意味無窮,讀得“愛不釋口”。課堂上瑯瑯的讀書聲不絕于耳,學生邊讀邊感悟語言,同時對人物心情變化的理解水到渠成。
三、聯系實際,使“難點”的堡壘不攻自破,理解爸爸的話是全文的哲理所在,在讀、寫、背爸爸的話的基礎,拋出問題 “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好的事情,但是通過動腦筋,卻變成了好事,你們遇到過類似的事嗎?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我們也遇到像玲玲一樣糟糕的事情,你會怎么做呢?”在學生聯系實際談感受的過程中,其實不正是他們對文本所體現的啟發達到了理解的最高境界嗎?
整堂課的教學效果我還是比較滿意的,孩子們學得興趣盎然,在思考中互相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不足之處是啟發學生弄清道理后應進行生活中動腦方面的拓展。在指導朗讀上,還不是很到位,應該叫學生體會一下爸爸催促玲玲睡覺時的語氣是什么樣的。隨文識字的形式還有些單一,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應該變換多樣的識字方法,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鞏固孩子們的識字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