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怎樣升上去
教 學 設 計學校:班級: 五年級人數:日期: 月 日學科:科學課題:國旗怎樣升上去教時:第1課時執教:1、 教學目標:1、能夠通過觀察,描述滑輪構造上的特點。2、能夠識別動滑輪和定滑輪。3、能夠就兩種滑輪的不同作用提出假設并開展科學探究活動。4、會做滑輪的實驗,并通過數據分析,解釋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5、知道滑輪的結構特征及其分類。6、知道兩種滑輪的作用以及一些在生產生活中的運用。2、 教學目標設計依據:
(1)內容分析:本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神奇的機械》中的第5課,本課是銜接本單元第2課和第6課的橋梁,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本課教學要讓學生了解滑輪的結構特點及分類,知道滑輪不僅可以幫助人們將物體或重物徑直提升到某一個高度,還可以幫助人們將物體搬過或搬越某一區域,從而使工作變得更加輕松、容易。在教學活動中,借助于模型和課件,通過一系列觀察和探究活動,指導學生認識滑輪這種裝置的結構和功能,使他們認識生活中的常見機械,密切他們與生活之間的溝通和聯系。
(2)學生分析:學生是五年級的新生缺乏設計實驗方案的引導,缺乏對機械系統的了解,特別缺乏對作用力方向與受力方向的認識,使定滑輪和動滑輪能不能改變用力方向,變得更難理解。可以設計了讓學生模擬升旗的環節,引導學生發現拉力的方向與國旗上升的方向不同,并將學生分為定滑輪組和動滑輪組可以減少干擾,同時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研究,有利于讓學生發現定滑輪能改變用力方向,動滑輪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教 學 過 程
時間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引入新課,觀察滑輪二、了解滑輪的分類及作用三、游戲體驗,研究滑輪組的作用四、課外拓展研究1.談話:每天早晨,我們學校都要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你知道國旗是怎么樣升到旗桿上去的嗎?
2.講述:你有沒有注意到旗桿頂上有一個小小的裝置?——那就是滑輪。(板書:滑輪)
3.提問:滑輪是一種怎么樣的裝置呢?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各種滑輪,讓學生觀察,尋找結構上的特點。
4.交流討論:滑輪形狀——像輪子,輪子上有槽。輪子可以在軸心上轉動。輪子外有框,框上有小鉤子。
5.小結:滑輪是用來提升物體的一種簡單裝置。它實際上就是一個繞了根繩子的邊上有槽的輪子。它可以圍繞中心的軸轉動。
6.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輪?
(教師利用投影等手段出示生活中使用滑輪的圖片或生活場景)
7.使用滑輪有什么好處?滑輪到底有什么作用?讓我們繼續學習。
1.出示兩種滑輪裝置,教師操作演示提升重物。提問:在用滑輪提升重物時,兩個滑輪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它們分別是什么滑輪呢?
2.閱讀教材第12頁內容,了解兩類滑輪的名稱和結構:定滑輪和動滑輪。
(固定在支架上,不隨重物上下移動的滑輪,叫定滑輪。隨著重物上下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
3.我們通過滑輪提升物體的過程中,用力的大小跟原來有沒有變化呢?學生提出假設,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書寫部分假設。
4.分組實踐活動:
(1)各個小組根據提供的滑輪、重物等分別做成定滑輪和動滑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