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怎樣升上去
(2)實踐操作,研究兩種滑輪在提升重物時的不同作用。
7.為什么兩種滑輪具有不同的作用?你可以用杠桿和平衡原理來分析一下定滑輪和動滑輪分別屬于什么杠桿類型嗎?解釋一下為什么使用定滑輪不能夠省力,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
(滑輪是一種變形的杠桿。定滑輪是等臂杠桿;動滑輪是動力臂是阻力臂兩倍的杠桿)
8.講述:定滑輪和動滑輪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實際上單獨使用很少,應用的時候,常常既要省力,又要改變力的方向,使用方便,于是就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起來使用,揚長避短,這樣就組成滑輪組。(出示使用滑輪組的場景)預測一下:滑輪組有什么作用呢?
1.布置游戲活動:(1)游戲工具:兩根結實的木棍、8米長的繩子(2)游戲目的:通過活動和游戲讓學生體驗滑輪組的力量,了解滑輪組的連接方式。(3)游戲人數:3—4人組成一組,共同進行活動。(4)游戲方式:
a.將繩子的一端系在一根木棍上,然后將這根繩子繞過第二根木棍,再回到第一根木棍,然后再繞過第二根木棍。
b.請兩位同學站在距離一米遠的地方站穩,并握緊木棍。
c.第三位同學小心地拉動繩子的另一端。
觀察并體驗:結果怎么樣?
2.組織討論:(1)當你拉動繩子時,其他兩位同學能夠抓住木棍站在原地不動嗎?(2)如果把繩子再繞木棍一圈,結果會怎么樣?再繞一圈呢?(3)繩子纏繞的圈數和你所需要的拉力大小有什么關系嗎?
1.課外探究:升降電梯的秘密。(電梯屬于簡單的滑輪裝置。電梯發動機位于電梯軸頂部,轉動滑輪,操縱電梯,纜繩穿過滑輪移動。纜繩一端與電梯相連,另一端與平衡重物相連。平衡重物起平衡作用,它的重量等于電梯的重量加上平均乘客人數的重量)
2.以小組為單位制作滑輪裝置。(1)制作一種能夠吊起重物的簡單滑輪裝置。
(2)制作能夠升降旗的滑輪裝置。
(3)制作能夠來回傳遞便箋的滑輪裝置。
學生回答觀察滑輪思考回答討論觀察思考閱讀書本學生活動 思考思考學生游戲討論現代腦神經科學研究成果證實,兒童具有極大的學習潛能,只要善于引導,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就能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欲和持續的學習行為。旗桿上的小小的裝置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它是怎么樣的?它的結構有什么特點?它為什么能夠把旗子升到旗桿的頂端?疑問從心底升起,學習由此開始。通過圖文并茂、富有動感的電化教育手段呈現了學生生活中極易接觸的事物和常見的現象,為學生認識科學、理解科學提供了一點扶持、一些支撐。過列表比較,兩種滑輪的不同作用更加明顯。利用杠桿原理分析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突破了學生理解的難點,溝通了幾種簡單機械結構和功能之間的聯系。這些制作活動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有選擇地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相關的科技活動時間完成。關鍵是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保證和材料保證。板書設計: 國旗怎樣升上去種類 作用 定滑輪 不能省力、能改變用力方向 動滑輪 能省力、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滑輪組 既省力、又能改變用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