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地球的運動
第四單元 地球的運動
1.晝夜交替現象
教學目標:
能結合生活體驗,對晝夜現象作出自己的解釋。
能對產生晝夜交替現象的可能性進行猜想,能用模擬實驗進行驗證,并嘗試利用已有知識對實驗的結果進行質疑。
讓學生體驗、感悟歷史上科學家們對晝夜交替現象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與探究能力,激發學生對科學史的興趣。
一、認識晝夜交替現象
1.我們知道大自然中有許多自然現象,你知道哪些自然現象?(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
2.亮和暗的不同現象。是誰在起作用?
3.大家發現晝夜的變化有什么規律嗎?(引出晝夜交替,板書課題)
二、對晝夜交替做解釋
1.地球與太陽如何運動才出現交替的現象?
生:自轉、地球繞太陽轉(用卡片貼出學生說出的一種解釋)
2.為什么地球上晝夜會不斷交替呢?有多少種可能?小組交流一下,把小組的意見都記錄下來。
3.交流小組關于晝夜交替形成的可能性。(繼續貼出其他的可能性)
三、用模擬實驗驗證我們的解釋是否正確
1.實驗器材需要哪些?(手電和地球儀)
2.實驗中怎樣才能更準確,要注意些什么?(如果學生順利答出,則不需討論,不能答出則討論一下)(調節手電跟地球儀的距離,差不多正好能照亮半個地球儀;確定一個點來觀察晝夜交替現象;直射赤道;討論實驗方法后逐一驗證;觀察并記錄。)
3.領取材料,發實驗報告單,實驗驗證。(3分鐘…)
四、交流匯報
1.你們做了哪幾種實驗現象,能否產生晝夜變化。
2.解釋一:當“地球不動,太陽圍繞地球轉”時,地球上有晝夜交替,但是太陽要繞地球一圈,才會發生一次晝夜交替。太陽繞地球一圈要花1046.6小時。也就是說約要43天才會發生一次晝夜交替現象,那這與我們看到的24小時晝夜交替一次的現象相符嗎?這顯然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
解釋二:“太陽不動,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但不自轉”這種情況下,也會有晝夜交替現象,但要地球繞太陽一圈才會發生一次晝夜現象,也就是說需要一年的時間,這顯然也是不符合事實的。
3.“地球自轉,不公轉”時,地球自轉一周就會發生一次晝夜現象。如果是這樣,地球上某地的晝夜長短、氣溫變化就天天一樣,不會出現差異,也就不會發生四季變化。這也不符合實際情況。
4.只有“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同時自轉”才會既有晝夜變化,又有四季變化,才符合真實的情況。
五、鞏固拓展2
晝夜交替的意義 :
① 太陽日制約著人類的起居作息,也制約著一些生物的生物鐘。太陽日被人類用來作為基本的時間單位。
② 太陽日時間不長,使整個地球表面增熱和冷卻不致過分劇烈,從而保證地球上生命有機體的生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