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圓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
4.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圓上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征.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探究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1、 觀察電腦畫面中哪些物體的面是我們學過的圖形。(電腦出示生活畫面。)學生觀察并指 出圖形。(課件出示平面圖形)請學生說說圓與以上圖形有什么不同?(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都是由線段圍成的圖形,圓是一種由曲線圍成的圖形。)你一定想進一步了解圓,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圓。(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發現問題
1、認識圓
(1) 你會用你帶來的物品畫圓嗎?動手畫圓, 看誰的方法多?學生四人一組動手操作。集體交流。
(2) 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圓形紙片,摸一摸圓的邊緣,是直的還是彎的?(彎曲的) 教師說明: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學生再把圓對折、打開,換個方向,再對折,再打開……這樣反復折幾次.教師提問:折過若干次后,你發現了什么?(在圓內出現了許多折痕)仔細觀察一下,這些折痕總在圓的什么地方相交?(圓的中心一點)教師指出:我們把圓中心的這一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o 表示.教師板書:圓心。
2、探索半徑和直徑
(1) 請同學們打開圓形紙片,除了圓心外,你還看到了什么?什么是直徑?什么是半徑?請同學們自學課本56頁,把你認為重要的概念劃一劃、讀一讀,并在圓形紙片上標出這個圓各部分名稱。
(2) 檢查自學情況。通過自學你認識了哪些新的概念?它們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3) 請同學們動腦想一想、動手畫一畫、量一量。(電腦出示問題)
在同一個圓里有多少條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在同一個圓里有多少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與半徑的長度有什么關系?
學生匯報研究結果。(在同一個圓里半徑有無數條都相等,直徑有無數條都相等。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3、 畫圓
(1)學生嘗試用圓規畫圓,集體交流,總結方法。
(2)學生練習用圓規畫半徑為3厘米的圓。
(3)電腦出示同心圓,請學生觀察圓的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圓的大小是由誰決定的?
(4)出示不同位置的等圓,請同學觀察:圓心變了,圓的什么就改變了?圓的位置是由誰決定的?
三、實際應用,解決問題
a基本練習
(1)判斷:
①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也都相等。 ( )
②畫半徑為2厘米的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就是2厘米。 ( )
③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 ( )
(2)選擇:
①在同一個圓內有( )條直徑。
a 、2 b、無數 c、4 d、10
②( )確定圓的位置,( )確定圓的大小。
a、圓心 b、半徑 c、直徑
b、提高練習 找出圓心和直徑(p58的3題)
c、拓展練習 討論生活實際問題:為什么車輪要做成圓形的?能不能做成其他形狀?為什么車軸要裝在圓心上?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習了哪些內容?你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