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休憩老師《圓柱和圓錐的認識》簡評
本節課采用“目標導學模式”進行教學,是一節課題展示課。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題作用,適合素質比較的學生。整節課大體分三個環節:一、學生預習,確定目標。二、讀、想、解、做(四步)教學。三、學生課后反思、收獲。
一點兒建議:
1、自學提示與自主嘗試有點矛盾,看不出學生的自主。
(環節是這樣的:沒想到通過預習同學們已經對圓柱和圓錐的特征知道的這樣多,你們可真了不起。哪老師就給同學們每人一次機會,根據老師的提示,拿出自己的圓柱體實物看一看、摸一摸、指一指、量一量回答老師的問題好嗎?
自學提示:1、什么叫做圓柱底面?底面有什么特點?
2、什么叫圓柱的側面?側面有什么特點?
3、什么叫做圓柱的高?高有什么特點?)
2、交流時,忽略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環節如下:學生匯報時候,重點抓兩個問題:一、 圓柱的兩個底面你怎么知道是相同的兩個圓形?怎么證明?二、 圓柱有多少條高?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我認為: 第二個問題恰恰是學生不好理解的,可是根本就沒注意到。只是說:側面都是曲面。那么學生是不是以前接觸過曲面,或者引發他展開后是長方形或正方形,教學效果會更好。
3、數學童話故事做為作業是不是有點牽強呢?
(環節如下:請同學們用數學童話故事的形式寫出圓柱和圓錐的特征,下節課咱們比一比看那位同學寫的最精彩好嗎?)
附:《圓柱和圓錐的認識》教學設計
圓柱和圓錐的特征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上節課咱們對第三單元《圓柱和圓錐》進行了單元預習,對本單元內容有了大體的了解,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制定出了本單元的學習目標,本節課咱們一起走進信息窗一,去進一步的具體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征》來完成我們的第一個學習目標。(出示課題)
師:生活中圓柱和圓錐的實物是很多的,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些嗎?(生舉例)
(老師舉出拿出一個上粗下細的杯子,問是圓柱嗎?說明我們所學的圓柱都是直的,上下粗細相同的直圓柱。)
師:如果老師把這個圓柱體的實物畫下來是什么樣子呢?
現在老師就沿著這個圓柱的輪廓線畫下來,就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圖形,這就是圓柱體的幾何圖形。同樣的方法老師畫出圓錐體的幾何圖形。(在黑板上畫出來)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師:現在請同學們回顧一下,通過預習第一個信息窗你已經知道了圓柱、圓錐的那些特征?
預設:圓柱、圓錐的底面、側面、高等。
1、自主嘗試
沒想到通過預習同學們已經對圓柱和圓錐的特征知道的這樣多,你們可真了不起。哪老師就給同學們每人一次機會,根據老師的提示,拿出自己的圓柱體實物看一看、摸一摸、指一指、量一量回答老師的問題好嗎?
自學提示:1、什么叫做圓柱底面?底面有什么特點?
2、什么叫圓柱的側面?側面有什么特點?
3、什么叫做圓柱的高?高有什么特點?
圓錐呢?
2、小組交流
現在請同學們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相互交流一下,等一會老師請你們匯報,咱們比一比看那個小組說的最精彩!
3、全班交流
請學生拿著自己的圓柱、圓錐實物到講臺演示,另外請一位同學在黑板上圓柱和圓錐的幾何圖形上標出來。圓錐和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
學生匯報時候,重點抓兩個問題
一、 圓柱的兩個底面你怎么知道是相同的兩個圓形?怎么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