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和圓錐的認識》教學片段及評析
教學片段及評析:
片段一:引入。
(出示一個長方形小旗。)
師:這是什么圖形?(長方形。)如果以這條邊所在的直線為軸,讓它快速旋轉,可以得到什么形體?(圓柱。)
(多媒體出示生活中的圓柱實物。)
師:能找出哪些物體是圓柱形狀的嗎?
生:(奶粉罐、蚊香盒、水杯、火箭的中間一段。)
師:說的很準確,你在生活中見到過圓柱形狀的物體嗎?誰能再舉個例子。
生:(我家的杯子、可比克的包裝盒)
……
生:電線桿。
師:你是說我們常見的電線桿嗎?仔細回憶,我印象中它好像是一端粗,一端略微細些吧?
生:(略加思考后肯定地)是。
師:那它是圓柱嗎?
生:(猶豫地)不是。
……
【評析:通過旋轉引出圓柱,直接把旋轉的思想帶進課堂,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旋轉小旗,但給了學生一個信息:圓柱可以通過旋轉的方法得到,為下面更深刻的感受旋轉做好認識儲備。接著從生活中感知圓柱,圓柱對于學生并不陌生,可以說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感性了解,但很粗糙,難免會把諸如圓臺的電線桿看作圓柱。教者略加點撥并糾正,逐步幫助學生描畫圓柱。】
片段二:初步感知圓柱。
……
師:好,就請大家用摸一摸,數一數,量一量,畫一畫等方法研究桌面上的圓柱。
(學生研究。)
師:光顧著研究可不行,我們還得善于將自己的發現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分享。誰先來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生:我發現圓柱沒有角。
師:你是指像長方體和正方體那樣的頂點嗎?圓柱確實沒有。
生:我發現圓柱有兩個圓形的面。
生:我認為圓柱還有一個面,(用手指著側面。)這個面。
師:我們一起來摸一摸這個面。(環繞著摸側面。)它像我們黑板一樣是平的嗎?(不是。)它是怎么樣的?
生:(是環形的、是圓形的、是弧形的……)
師:哦,其實大家說的都是同一個意思,它不是平的,而是彎曲的。我們把這個面稱為圓柱的側面。圓柱還有兩個面,這兩個面稱為圓柱的底面。誰知道這兩個底面有什么關系?
生:它們的面積相等。
生:我認為它們的周長也相等,它們完全相同。
師:你用了一個很好的詞語:完全相同,你們又是怎么發現兩個圓完全相同的?
生:(猶豫地。)我感覺它們大小一樣。
生:我是用眼睛看出來的。
師:僅僅用眼睛看準確嗎?
生:不準確,可以量一量它們的直徑,看看是不是一樣。
師:說的很好,你找到一種比較科學的方法。還有嗎?
生:我把圓柱倒在桌上,讓它滾了滾,發現滾出的是直線,說明它的兩端大小相等。
師:這是個了不起的發現,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嗎?
生:(猶豫地)不知道。
師:但直覺告訴你,既然沿著一條直線滾動,可以說明兩個底面大小相等,是嗎?至于其中的道理,我們會在今后學習到。
生:可以把圓柱鋸開,兩個底面比一比。
師:方法不錯,就是可惜了這么漂亮的圓柱。(生笑。)如果不把它鋸開,有辦法讓兩個底面比一比嗎?
生:可以把其中一個畫出來,再用另一個來比一比。
……
(多媒體演示長方形旋轉形成圓柱的過程。)
師: 我們已經知道圓柱可以通過旋轉長方形得到,通過旋轉過程,我們也可以驗證這個結論。現在我們一起來量一量、畫一畫,或者分析旋轉圖,驗證圓柱的兩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圓。
(學生動手操作或看圖思考,互相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