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圓柱和圓錐的認識
教學內容:認識圓柱和圓錐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在觀察、操作過程中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征,知道圓柱和圓錐各部分的名稱,認識圓柱的側面及它的展開圖。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能正確判斷出圓柱和圓錐。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
教學難點:
認識圓柱、圓錐特征,正確測量圓錐的高。
教學對策:
通過觀察實驗,認識并掌握圓柱和圓錐的特征,建立空間觀念。
課前準備:
1、 學生準備圓柱、圓錐形狀的物體若干個。
2、 學生按練習五第3題樣做好小旗。
3、 教師準備教學光盤、圓柱、圓錐體教具。
教學預設:
一、復習準備
1. 師:你知道哪些立體圖形?哪些立體圖形我們已經重點研究過了?
2. 今天開始我們要研究新的立體圖形:圓柱,(板書:圓柱,出示圖)
二、新授教學(一)認識圓柱
(一)初步感知圓柱
1.教師提問:現在找找請你們帶來的東西中,哪些是圓柱?請把圓柱舉起來。
2、舉出學生帶來的東西中不是圓柱的例子。
3.揭示實物圖,出現圓柱幾何圖形。
教師說明:我們所學的圓柱都是直直的,上下粗細相同的直圓柱,我們叫它圓柱。
(二)認識圓柱的面.。
1.分組活動,每人拿一個圓柱,摸一摸它的面。
2.互相交流,什么感覺.啟發學生動手實驗:
(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點。
(2)用筆畫一畫,上下底面積有什么特點。
(3)用雙手摸側面。
3.教師明確:
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兩個圓。
圓柱的側面,是一個曲面。
(三)圓柱的高。
出示高、低不同的兩個圓柱。
用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圓柱的高。
使學生明確: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三、新授教學(二)認識圓錐
1、 在剛才的圖片中,還看到其他幾種物體,如房屋屋頂、蛋筒等,這些物體是什么形狀的?揭示:圓錐(板書,并出示圖形)
2、 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圓錐形的物體?
3、 根據教材中的物體插圖,抽象出立體圖。
4、 利用課前做好的圓錐體及立體圖,讓學生觀察、手摸,認識圓錐的特點。
5、 組織交流,教師板書:圓錐,有一個頂點,底面是一個圓形,側面一個曲面。
6、 重點認識圓錐的高(圖略)
(1) 看圖介紹圓錐的高。
(2) 討論:如何量出老師手中圓錐體的高?
(3) 組織交流,指名測量。
四、鞏固練習
1、 練一練:學生獨立思考,組織交流,說明判斷方法。
2、 練習五第2題:先從圓柱的正面、側面、上面進行觀察,再從圓錐的正面、側面、上面進行觀察。然后根據第2題上觀察到的圖進行連線。
3、 練習五第3題:先想象各種小旗快速旋轉后的形狀,將結果告訴同桌。再旋轉驗證。
4、 練習五第4題:按要求進行操作,并計算,從中你發現了什么?
五、總結
1、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 自己動手做一個圓柱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