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除法(第2課時)
學習鞏固完后,我引導學生對今天學的分數除法與昨天學的分數除法進行比較,發現兩者的相同點:1、都將分數除法轉化成分數乘法;2、除以幾轉化成乘以幾的倒數;3、第一個數都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在今天的作業中,沒有出現計算方法上的錯誤現象。
附板書設計:
分數÷整數= 分數×整數的倒數
分數除法
整數÷分數= 整數×分數的倒數
課后反思:
課前進行教學設計的思考時,我覺得讓學生掌握整數出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并正確計算應該不存在太大的問題,難點是如何讓學生理解整數除以分數可以轉化為整數乘這個分數的倒數。所以今天的課堂上,我在教學例題2和例題3時,將解決教學難點的切入點放在引導學生觀察直觀圖理解計算結果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如:教學例題2中的第2小題時,啟發學生先從直觀圖中看出答案,即每人吃1/2個,4個橙子可以分給8人吃;也可以想“1個橙子可以分給2人吃,4個橙子可以分給8人吃。”然后再用一開始就猜想的方法來計算,再次進行驗證。教學第3小題和第4小題時,就及時放手讓學生獨立操作并計算,驗證自己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然后再請學生來交流。通過這樣的幾個層次的練習,學生們感悟到了分數除法和分數乘法之間的聯系。例題3算理的理解可能更為抽象,所以我先讓學生思考“2/3米”是什么意思,學生聯系舊知理解為“把1米平均分成3份,取這樣的2份。”然后再啟發學生如何在線段圖上表示,有了這樣的鋪墊,學生們都能正確畫線段圖來思考4÷2/3的結果。
反思今天的課堂教學,在知識教學這一塊應該說比較扎實了,但不足之處是教學中,有些環節是要學生自己思考、體會、交流時,我沒有留足時間給學生,很多時候是自己一個人在侃侃而談,用教師的“講”替代了學生的“學”,這是教學上的失敗之處。可能還是受教學任務的影響,覺得一節課上要教學完這幾個例題和讓學生完成這些練習,于是就在無形中擠掉了一些原本屬于學生的時間。我們的初衷不是要將學生培養成計算高手,而是有自己的思維和創新意識的獨立個體,所以以后不能再犯“越俎代庖”這樣的錯誤了。
補充
在對“整數除以分數”的教學中,我高興地看到了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⒈使學生經歷了自主探究的過程。探究是感悟的基礎。沒有探究就沒有深刻的感悟。在嘗試教學中,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探究計算方法,在獨立探究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探究不同的計算方法。使學生經歷獨立探究、小組探究的過程,使學生對“整數除以分數”的算理和算法有初步的感悟。
⒉以探索為主線,鼓勵學生算法多樣化。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將更多的時間、空間留給學生,是調動和發揮學生主體意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從問題的提出,就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索和交流的數學活動中來。在探索的過程中,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允許不同的學生盡可能地從不同角度認識問題,采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讓學生充分評價和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加以評價,加強反思。當學生探索出多種算法后,學生給予恰到好處的評價,學生就會隨時深入思考,同時也能反思每一種算法是否更具有一般性,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