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數乘法和加、減法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4頁的例3及相應的 “練一練”和練習十六的第5—9題。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數乘法和加、減法解決一些稍復雜的實際問題的思考方法,能正確解決類似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學生運用策略解決問題的習慣,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材簡析:
例3是在例2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已有了初步運用分數乘法和減法解決稍復雜問題的基礎,但與例2不同的是例3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數量之間進行比較的問題,要用到兩條線段才能清楚地反映出它們之間的關系。教學時,要在畫線段圖的基礎上重點幫助學生正確理解“今年的班級數比去年增加了”這個條件的含義。要引導學生弄清這里的是哪兩個數量比較的結果,這兩個數量比較時要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去年班級數的是哪個數量。可以結合畫圖讓學生分別理解上述問題,并在理解的過程中逐步明確解決問題的思路。如果學生列形如a×(1+m分之n)的算式解決問題,教師要給予肯定,但不要求所有的學生都會做,而是要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算法,這樣有利于降低學習難度,促進學生更好地利用已有的解決問題的知識和經驗。
教學過程:
1. 復習
1. 王芳看120頁的故事書,已經看了全書的,還有多少頁沒有看?
2. 全校的三好學生共有96人,其中男生占,女生有多少人?
學生獨立解答后讓學生說說想的過程。
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用分數乘法和加、減法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出示課題)
2. 教學例3
出示題目,要求學生默讀。
指名學生讀題,教師根據題意在黑板上畫出一部分線段圖。
引導學生分析“今年的班級數比去年增加了。”
提問:從這句話中你看出是哪兩個量在比?(今年的班級數和去年的班級數進行比)比的結果怎樣?(今年的班級數比去年的班級數多)
提問:今年的班級數比去年多誰的呢?(多去年班級數的,是把去年的班級數看作單位“1”的)
提問: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出今年的班級數嗎?(學生在書上接著畫,請一個學生在黑板上接著畫。)
24個
去年:
今年:
(畫不出圖,附線段圖的說明:一條稍短點的線段表示去年的班級數,一條比它長的線段表示今年的班級數,在多出來的這一段寫上“去年班級數的”,并且把要解決的問題也標示出來。)
教師再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理解一下題意。
提問:現在請同學們看著線段圖想一想,要求今年有多少個班級,可以先算什么?(先算今年增加了幾個班級)請你試著把這道題做一下。
指名學生在板演:
24+24×
=24+6
=30(人)
根據學生做的再讓學生說說怎樣想的,第一步算出來的是什么,第二步呢?
有學生可能會這樣做:
24×(1+)
=24×
=30(人)
學生出現這種做法,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1+就表示今年的班級數是去年的,然后用去年的班級數乘就可得到今年的班級數。
[設計意圖:這道例題的教學教師“扶”的比較多,目的是指導所有的學生理解類似問題的思考方法,知道去找單位“1”,而且能正確找到相比的結果是以哪個量為單位“1”的,這樣才能正確解決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另外,要重視培養學生畫線段圖的習慣和能力,這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個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