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整理與練習(一)
五、布置作業(yè)
第87頁上第2、3、4題。
課前思考:
孫老師設計的4個層次的四則混合運算,條理清晰,幫助學生理清各種類型的計算策略,建議增加一題(先沒有簡便情況,在計算過程中又出現有簡便計算的情況),作為第5個層次:9/5-(3/4÷15/16+2/7),讓學生先判斷是否可簡便?然后獨立計算,再組織交流,引導學生體會到在進行四則混合運算時,要先觀察題目,看是否有簡便計算的情況,如果沒有,則按四則混合運算計算,但每做一步都要觀察,隨時注意是否會出現有簡便計算的情況。
解決實際問題時,著重要引導學生掌握分數應用題一般的解題策略:
1、讀題,找單位“1”的量是什么。
2、判斷單位“1”已知還是未知,確定方法是乘法還是方程或除法。
3、分析分率與所求的問題是否對應,確定是分幾步解答。
4、檢查驗證。(口頭)
建議:上面設計的根據關鍵句寫數量關系,可以有兩種形式,1、出示數量關系中的部分內容,要求將其填寫完整;2、只有關鍵句,那么要引導學生從多角度來思考,來聯想,可以想到很多相關的數量關系式,不能僅僅限于分數兩步計算題的數量關系,否則學生容易形成思維定勢,并向學生說明: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可以根據題目的條件和問題選用合適的數量關系。
課后反思:
實際教學時與課前設計的教案有所不同,如在進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復習時,我請學生先觀察教材第87頁上的第2題的六道題目,選出自己認為能運用簡便方法計算的題目,接著讓學生先練習這幾題。在未計算之前進行判斷時,有一題引起了學生們的爭議:4÷4/5-4/5÷4,結果在計算后學生們發(fā)現這一題不能運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
由于這幾天學校的電子備課系統(tǒng)出了點問題,不能及時上傳“課前思考”和“課后反思”,所以我未能及時學習到高教導提出的建議,真是有點遺憾。昨天,我已上了這一課,所以上完課后再來看高教導的“課前思考”,覺得這些建議真不錯,如果實行,肯定能提高本課時的課堂教學實效性。還好,下周一我還將上復習課,到時能借鑒一下組內老師的做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單元的內容。
課前思考:
“回顧與整理”設計了三個問題,引導學生對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運用運算律進行分數的簡單計算、用分數運算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等內容,幫助學生理清本單元的知識脈絡,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練習與應用”有針對性的安排了四道題,通過練習,既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也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必要的計算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考方法。
課后反思:
學生在進行“回顧與整理”,說到哪些地方還存在問題和疑問時,感到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對數量的分析中存在問題。此時我就按照孫老師的設計出示“根據條件寫出數量關系”再按高教導的建議,讓學生找出不同的數量關系,再向學生說明: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可以根據題目的條件和問題選用合適的數量關系。
在做補充習題時,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實際問題時我們用的一般策略。
課后反思:
由于在四則混合計算中,經常提醒學生要注意計算的簡便性,所以發(fā)現有個別學生將不能簡便計算的題目也硬湊成簡便計算。究其原因:1、是對運算率的本質還是沒有真正弄清楚,對各運算律的結構不清晰;2、沒有意識到計算中正確是第一,其次才是計算的靈活性,離開了計算的正確性,靈活性成了沙灘上的樓閣。
在計算中,還發(fā)現學生在書寫時不注意行距,上下兩行擠在一起,連自己都不認得上面的數據是多少了,也造成教師批閱上的誤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