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整理與練習(2)
11、整理與練習(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4-35頁第6-9題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掌握圓柱體的表面積、圓柱體和圓錐的體積的計算方法,并能靈活運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 在探索與實踐中進一步發現數學中的一些規律,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靈活計算圓柱體的表面積,圓柱體和圓錐的體積,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預設:
一、整理回顧
1、 我們已經學習過的立體圖形有哪些?怎樣求它們的表面積?怎樣求它們的體積?
學生回憶,交流,教師結合學生回答,板書整理已經學過的立體圖形的表面積與體積計算方法。(主要是:長正方體、圓柱體表面積及體積計算方法)
2、 它們的體積計算公式有何相同之處?
二、運用練習
1、 選擇題
(1)當一個圓柱的底面( )和高相等時,展開這個圓柱的側面,就可以得到一個正方形。
a、直徑 b、半徑 c、周長
(2)一個圓柱體有( )個面。
a、2 b、3 c、4
(3)一個圓柱與一個圓錐的底面積相等,體積的比是1:1圓柱與圓錐的高的比是( )
a、1:1 b、3:1 c、1:3
2、指導理解第34頁上第6題。
(1)看圖讀題理解題目意思。
(2)紙盒的長寬高分別是怎樣得到的?
(3)怎樣求第3個問題?
3、指導理解第35頁上第7題。
(1)先引導學生分析條件。
(2)學生獨立完成,要求有余力的學生用兩種方法完成。
(3)組織交流校對。理解兩種方法的解題思路。
三、探索與實踐
1、指導理解第35頁上第8題。
學生按要求操作,再比較,找發現的規律:容量比體積小。
2、指導理解第35頁上第9題。
理解不同的卷法,教師提供數據(長12。56厘米,寬6。28厘米),學生分別計算這兩種卷法得到的體積。
四、閱讀你知道嗎?
四、閱讀你知道嗎?
補充:
1.沿著一個長12。56厘米、寬9。42厘米的長方形的一條邊旋轉一周,可以得到( )什么圖形?它的體積是( )立方厘米?怎樣旋轉體積最大?
2.將一個棱長為6分米的正方體木塊切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體,應削去多少木料?
3.一個圓錐和一個圓柱等體積等高,已知圓柱的底面周長是12.56分米,圓錐的底面積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