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義》導學案
(1)比各部分的名稱。
課件出示:15:10=15÷10= ,讓學生說出比的各部分名稱。(板書:前項、比號、后項、比值。)
(2)比值的意義。
師:怎樣求一個比的比值呢?(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所得的商就是比值。)
(3)練習:求出下列各比的比值:
3:5; 0.4:0.16; :8。
師:比和比值有什么區別?(引導學生小結:比表示一種關系,而比值是一個數,通常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小數或整數表示。)
【設計意圖】自主學習也是學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在抽象概括出比的意義的基礎上自主學習比的相關知識,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發展。
(二)溝通聯系
1.師:同桌討論一下,比與除法、分數之間有什么聯系?比的前項、后項和比值分別相當于分數和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比的后項可以是0嗎?
討論后根據學生交流反饋填寫下表:
聯系
區別
比
前 項
:(比號)
后項
比 值
一種關系
除法
被除數
÷(除號)
除數
商
一種運算
分數
分 子
—(分數線)
分母
分數值
一個數
2.請嘗試用字母表示比和除法、分數之間的內在聯系。
板書: 。
師: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兩個數的比還可以寫成分數形式。如15:10也可以寫成 ,仍讀作“15比10”。
3.師:足球比賽中的比分3:0與我們今天學習的比一樣嗎?(引導學生理解:各類比賽中的比不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比,它只是一種計分形式,是比較大小的,是相差關系,不是相除關系。)
【設計意圖】在討論交流中,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比和除法、分數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四、鞏固知識,應用拓展
1.p49“做一做”第1題。
(1)出示課件,讓學生根據條件和要求寫出比并求出比值。反饋交流時,讓學生說說兩個相比的量是同類量嗎?并說說有什么發現?(發現是同類量的比,這兩個比的比值相等。)
(2)提問:小敏所花的錢數和練習本數之比是( ):( ),比值是( )。
請學生思考這兩個比的量是同類量嗎?比值表示什么意思?(所花錢數和練習本數是不同類的量,比值表示單價。)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情境幫助學生鞏固比的概念,為以后學習比例打下基礎。
2.p49“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反饋時,說說未知的前項或后項是怎樣求出的。(引導學生根據比與除法的關系求出未知的前項或后項,歸納一般方法:前項=比值×后項;后項=前項÷比值。)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比和除法的關系,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練習十一第1題。
(1)請學生獨立完成,反饋交流時引導學生明確比的前項、后項是有順序的,前項、后項所表示的量與數據之間必須一一對應;第(3)題請學生說說比值的具體含義是什么。(表示平均每人制作的模型數量。)
(2)提問:你還可以寫出哪幾個比?說出它們的具體含義。(引導學生說出多個量的比。)
【設計意圖】在具體情境中,教師充分挖掘習題資源,引導學生從量與量的關系這一角度去認識比,明確兩個量(多個量)的比表示的是它們之間的倍數關系,進一步加深對比的意義的理解,深化對比的認識。
五、回顧總結,交流收獲
師:說說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或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理順各個知識點,讓學生明確學習了什么內容,反思自己知識掌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