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第十一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與評析
2.生:在雅典奧運會期間,我最喜歡看足球、排球、乒乓球比賽,在成績公布屏幕上,常出現3:0、5:0、甚至0:0的情況,它們也是比,為什么比的后項可以出現0呢?
3.師:這位同學真是一個生活的有心人。是的,在體育比賽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比分。誰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回答這個問題呢?
4.生:因為今天我們所學的比,將的是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而體育比賽中的比分,多少比多少,只表示雙方成績的多少,它的意義跟我們學的意義不同。
[學生聯系自己課外積累的問題,與自己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相比,產生了疑惑,而教師則啟發學生利用本課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的問題,既鞏固了課堂知識,又為學生解決了生活中的困惑,起到了有效質疑問難學習。]
片段四:關注學生潛在資源,有效拓展延伸學習
1. 師(出示小黑板):小軍今年12歲,所在的六92)班有42人;爸爸今年39歲,是工程師,年薪18000元;媽媽今年36歲,是名護士,每月工資1000元,所在的醫院有24名員工。根據今天所學的知識,你能對以上數據信息提出哪些問題呢?
2.生:小軍與父親的年齡比是12:39。
生:小軍所在班級的人數與媽媽所在單位的員工人數比是42:24。
生:爸爸的年薪與媽媽的年薪比是18000:12000=18000÷12000=1.5。
生:爸爸的月薪與媽媽的月薪比是1500:1000=1500÷1000=1.5。
3. 師:按照比值的多少,,爸爸媽媽的年薪比與月薪比是相等的,那18000:12000怎么會等于1500:1000?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此片段教學中,教師尊重了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讓學生暢所欲言,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間。最后教師帶有啟發性的問題又讓學生帶著懸念離開課堂,好學的同學就會利用課余時間去討論去預習,激發了學生潛在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新知埋下了伏筆。]
關注學生身邊的資源,有效創設情境;關注學生的獨立思考,有效合作探究學習;關注學生的課外經驗,有效質疑問難學習;關注學生的潛在資源,有效拓展延伸學習。只要我們在每一節數學課堂教學中,都做到讓學生有效地學習,那學生就得到了有效發展,我們的育人目標也就實現了。
蘇教版第十一冊"比的意義"教學設計與評析 來自第一范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