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的路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第18、19頁內容。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能熟練地畫出具體情境中各種不同的行走路線,并會用字母和符號表示路線。2、能力目標:發展學生的符號感和思維的周密性。3、情感目標: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和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學重點:通過小組活動,能熟練地畫出具體情境中各種不同的行走路線。教學難點:探索不同的圖形的路線,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dbac同學們,我們已經在一起相處了六年了。有久的將來,你們將去高等學府,知道自己的家鄉在哪里嗎?襄樊有二千八百年的悠久歷史,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平時,你都去過哪些好地方玩過?(生答,師出示畫面),去相同的地方,有很多不同的路,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關于行走路線的問題。(出示課題)二、主動探究。1、出示例題插圖(1)。2、學生討論:從a到b有幾種走法?師板書:a c b a d bdbacfe在圖形的字母c和d右下角標上,表示到b點必須經過這兩點,并且都只有1條路,因此從a到b有兩種走法。插圖(2)。師講明要求:圖中只能向上和向右走。討論:從a到b又有幾條路可選擇呢?生各抒己見,師加以總結。板書:a → c → e → ba → d → e → ba → d → f → b師加以說明:要到b必須到e或f,從a到f只有一條路,它對應著從a經f到b的一條路。由(1)可知:從a到e有2條路,這兩條路分別對應于從a到b的1條路,所以從a到b就有3條路。(并在字母c、d、f處標上1,在字母e標2,在字母b標3)hbdefgca插圖(3)。學生討論:從a到b有多少種走法?學生小組合作,師巡視,加以指導,再集體訂正。2、觀察三幅圖,你發現了什么?能看出各點所標數字與它的左側和下方的數字有什么關系嗎?通過引導,學生發現其關系。教師在每幅圖下面寫了算式。dbacfhkge三、鞏固交流。1、課本第19頁第2題。幫助學生分析題意,從a到b必須經過g和k,從a到k有3種走法,從a到g有3種走法,所以從a到b有3+3=6種走法。(標出每個點的不同走法,幫助學生理解)2、在下面的圖中,從a到b有多少種不同的走法?ab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適時指導。四、拓展思維。下圖中,從a到b有多少種不同的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