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上學去(通用15篇)
7 上學去 篇1
教學要求
。1)學生在上學路上,不受各種好玩、好看的東西的影響,做到上學路上不玩耍,能按時到校。
。2)學會8個生字:看、書、包、林、招、吧、這、邊;理解詞語:書包、樹木、招手、一會兒。
(3)看圖仿照例句把句子說完整,學會用“什么時候,誰,怎么樣,去干什么”的句式說話。
。4)朗讀課文,做到不漏字也不添字
教學時數:三課時
第1課時:讀通課文,學習生字“著”、“書”、“包”,教學第1段。
第2課時:學習其余5個生字,講讀第2、3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3課時:總結課文,講明道理,進行行為指導,聽寫生字和新詞,完成練習。
課前準備:寫有生字的卡片、錄音機。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1)導語 。
小朋友還記得一入校,音樂老師就教大家唱了一首:“我去上學校,天天不遲,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的歌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丁丁小朋友在上學路上發生了什么事?(板書課題)他也像歌里唱的那樣愛學習、天天不遲到嗎?
。2)初讀課文,對需學的生字有初步的了解。
、俾犱浺簦醪礁兄n文。
、谧约涸囎x課文,讀準生字字音。
。3)指導看圖,學習第1段的三個生字。
、俑鶕⻊偛判∨笥崖牭降匿浺簦缓罂粗n文上的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在上丁丁身上發生了什么故事?(丁丁背著書包上學去,小樹讓丁丁和它們一塊玩,丁丁說要上學去。浪花讓丁丁和它們一起玩,丁丁說要上學去。)
、诟鶕䦟W生的發言出示生字卡片,并且指導書寫。
著:用姿體語言幫助理解,它表示動作進行較長的時間,注意與“看”的區別,提醒學生它的發音不但是翹舌而且是輕聲。
書:橫折、橫折彎鉤、相當于一層層的書,只有下面的書大一點,上面的書才能放得穩。
包:注意第二筆是橫折彎鉤,第三、四兩筆相當于包里的東西,應把它們放在第一、二筆里,最后一筆一定把包的拉鏈拉上,也就是要把小口子封住,這樣你包里的東西才不會被小偷偷走。
。4)圖文對照,閱讀課文。
丁丁干什么去?
丁丁怎樣上學去?
什么時候,丁丁背著書包上學去? (板書)
什么時候誰怎么樣去干什么早上丁丁背著書包上學去 仿照上句,把下面的話補充完整:
、僭缟希 )拿著書在大聲朗讀課文。
、冢 ),我用彩色筆畫畫。
③放學了,我( )。
第2課時
。1)導語 。
上節課,我們學了三個生字和一個句式,接下來我們繼續來學余下的生字和詞語。現在請小朋友把眼睛閉上:“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想象你背著書包來上學,忽然間在你眼前出現了一片樹林,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灑在你的頭上,有鳥兒在你耳邊給你唱歌,有花兒在你眼前為你綻放,有流水在你身邊歡跳……這時候你最希望干什么呢?”(教師深情并茂地敘述,同時在錄音機播放關于大自然里的美妙的聲音)。
學生:睡覺、到處亂跑、捉小動物、摘蘋果、游泳……
教師:那么我們來看看丁丁在路過小樹林時會干什么呢?
(2)教學第2段。 (板書)
什么地方誰怎么做怎么說小樹林小樹招招手玩 捉迷藏 可有趣啦小樹林丁丁搖搖頭不要我上學去 ①引出要學習的生字和詞語。
老師:為什么小樹木要丁丁和它們捉迷藏,而不是像下面那一段里所講的那樣去捉小魚呢?
學生:有地方可以藏。
老師:如果只有一棵樹可不可以捉迷藏呢?
學生:不可以。
所以要成為樹林必須有許多樹在一起才行,你們看兩個“木”緊挨在一起就組成了“林”,所謂的獨木難成林就是這個道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林”左邊那“木”的一捺應該改為一點,而且兩個“木”要齊心協力地緊緊站在一起,否則風沙都從兩個“木”中間吹進來,我們的綠洲不早就成了無人區了嗎?
現在就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學著寫一下。對個別有代表性的錯誤進行全班講解。另外要注意的是它是前鼻音,進行跟讀。(以“開火車”的形式抽一組學生讀)。老師:剛才小朋友說到了小樹向丁丁招招手,許多小朋友也說了如果是自己是話可能就會在那里睡覺呀、摘蘋果呀什么的,可丁丁為什么要搖搖手呢?他不是太笨了嗎?
學生:因為丁丁要上學去。
老師:這里招招手表示什么,搖搖頭又表示什么?
學生:招手表示歡迎,搖頭表示不同意。
對了,這位小朋友講得很好,剛才你們一直在用招手這個詞語,看來“招”是要用到手的,所以這個“招”字就用到了“扌”。它是個左右結構的字,右邊是上下結構,上面是個“刀”,下面是個“口”,跟老師書空一遍,然后寫在自己的練習本里,等一下課后給老師看一下,我們還要比比誰寫得最好。
老師:小樹說了,它只要丁丁玩一會,為什么丁丁不肯呢?
學生:丁丁怕玩起來管不住自己,忘了去上學。
老師:一會兒,也就是一點點時間,這又沒有什么關系的,而且很有趣,你們說呢?如果是你,你會玩一會嗎?(前后四人展開2分鐘討論)。
、诳偨Y。
小朋友的發言都很積極,我從大家的回答中可以聽出來每位小朋友都想做個不
遲到、愛學習的好孩子,從明天起大家都能做到不賴床,不遲到嗎?我可聽說了有些小朋友就睡懶覺,希望從明天起不要讓老師有這么個印象:這個小朋友很懶的。大家說好不好?
第3課時
。1)導語 。
今天老師特地來得早點,發現小朋友們真得都早早地到校了,所以咱們應該拍手鼓勵一下自己:“棒,棒,你真棒!”接下來,我們看看丁丁又碰到誰了?又會發生什么事呢?
。2)教學第3段。
想想上節課我們是怎樣學習第2段的,先四人一組討論一下(5分鐘),然后老師畫張表格由小朋友自己來說。 (板書)
什么時候誰怎么做怎么說 小朋友都說得非常棒,但我們發現第2、3段中都有個“吧”,而且這個“吧”是輕聲,為什么不是第一聲呢?原來:輕聲是表示請求的意思。大家試試看,把語氣和語調念出來,兩者感覺是不是不一樣呢?
另一個發現是兩段里都用到了“向”、“在這兒……”哪個小朋友能告訴我“向”是什么意思?(用身體語言說明);還有誰能告訴老師"這兒"是什么意思?(用手指的方向說明)。
很好,其實這兩個詞都是表示方位的。“向”的同義詞有“對”、“面對”;“這兒”的同義詞是“這邊”、“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這”、“邊”都是走之底,有三畫。
下面我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快速地記生字,看看哪位小朋友記得最多最好,然后咱們請兩位小朋友上來到黑板上寫一下,老師念一個,小朋友寫一個,坐在下面的小朋友可以在自己的寫字本上和上面的兩位小朋友比比,看誰才是小書法家。
我們發現這幾個字小朋友可能會把它們搞錯,所以我們來把他們組一下詞,看看到底是和誰是一家人?
看 跑 這 著 包 邊
(3)表演。
自找同伴,三個人組成一組,一人演丁丁,一人演小樹,另一人演浪花,注意丁丁堅持上學不遲到的堅定決心,小樹、浪花千方百計要丁丁留下的懇求語氣,要把動作配合進去。
針對表演中的不足進行指導、改進。
。4)總結。
今天大家都覺得玩得很開心,但不要忘了我們這次學習丁丁的目的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不管是上學還是放學的路上都不能受各種誘惑的影響,,要學會保護自己,按時到校或者按時回家。
7 上學去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自主積累詞語。
2.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背誦課文。
3.引導學生看看課本,說說上學見聞,讓學生初步感受校園生活的美好。
⊙教學重點
1.認識6個生字。
2.準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對校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培養學生參與校園生活的自信心。
⊙教學準備
識字卡片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胄抡n
1.結合課本第一頁的圖進行簡單的入學教育,看一看圖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使小朋友對新的生活充滿熱情和向往,懂得小學生應遵守的基本行為規范。
2.認識語文書。(旨在充分調動孩子的感官,積極地體驗)
摸一摸:光滑細膩;聞一聞:紙墨清香;翻一翻:圖文并茂。
在學生愉快好奇地體驗時,適時引導小朋友知道語文書里有許多生動有趣的故事,優美的兒歌和漂亮的插圖。語文書是許多叔叔、阿姨勞動的成果,是我們學習的朋友、幫手,要愛護它,書皮不弄破了,頁角不弄卷了。將來要比一比,哪些小朋友的書愛護得好。
3.認識目錄、課次、課題和課文、生字表以及書的頁碼。(讓小朋友了解基本常識,為今后學習做準備)
過渡: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一課:上學去。(板書)
(二)觀察圖畫,引導說話。◤那榫叭胧,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1.引導小朋友觀察掛圖,(多媒體動畫或書上插圖均可)圖上畫了些什么?
2.鼓勵孩子們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知道圖上畫了上學路上,小朋友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去上學,見到了同學,正招手問好呢!(教師應該給予激勵性評價,鼓勵孩子響亮地說話,說清楚完整的話,說自己想說的話,尊重孩子獨特的想法。)
。ㄈ├首x課文
1.老師范讀。(范讀3遍,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第一遍范讀,教學生拿書、看書的姿勢(兩手把書放直,離眼一尺遠)。
第二遍范讀,要求學生跟著老師讀書的語速指著每一個字認一認。
第三遍范讀,要求學生一邊看書,一邊認真聽讀(聽準讀音,學會停頓,老師注意讀的語速)。
2.老師領讀。(領讀3—4遍)
領讀時,要注意由句到文,讓學生和文字多見面。
引導小朋友發現老師領讀時都是在有“,”和“。”的地方停一停的。
3.指名讀。
請會讀了的小朋友起來讀一讀,如果小朋友不會讀,老師再范讀一遍,請小朋友模仿老師朗讀。
鼓勵學生主動站起來讀,及時幫助小朋友糾正方言。教師的評價要以鼓勵表揚為主,增強學生讀書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特別要從以下幾方面引導:
。1)特別要表揚讀音準確、不丟字、不加字、聲音響亮的學生,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引導學生保持正確讀書的姿勢,堅決糾正頓讀、唱讀等現象。
。3)培養學生聽別人讀時仔細看書、認真聽的好習慣。
4.同桌讀,互讀互聽互評。
小朋友剛剛開始學習朗讀,只要求學生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遇到逗號、句號停一停,聲音響亮,就可以了。
。ㄋ模┳鳂I
把課文朗讀給爸爸媽媽聽。
第二課時
。ㄒ唬⿵土
1.請小朋友讀一讀課文,能背的背一背。
2.說說爸爸媽媽對自己朗讀的評價。
。ǘ┱J讀生字
1.引出生字:小朋友們很聰明,課文讀得很準確,既不丟字,也不加字,碰到“小豆芽”和“小圓圈”還停一停,現在課文里面有幾個生字寶寶要來和你們交朋友了。
2.逐個出示生字(可用課件,也可以用生字卡):上,學,書,包,早,個。小朋友,讓我們和這些生字寶寶打個招呼吧(喊出每個字的字音)。
3.老師帶讀生字。
4.指名認讀生字,并有目的地問一問:“你是怎么認識這個字的?”
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引導:
。1)對能夠用拼音認讀生字的進行表揚,以激發其他孩子學拼音的興趣。
。2)對能夠在生活中認字的進行表揚,引導孩子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對通過讀課文記住生字的進行表揚,告訴孩子們上課專心讀書是很好的學習習慣。
5.在課文中找出生字。
教師帶著小朋友們一起圈生字(黑板上或課件演示),并小結方法:我們一句一句地讀課文,邊讀邊圈,發現生字寶寶就給它輕輕地畫個圈。
把畫出的生字讀一讀,不會的問一問周圍的同學。
6.把課文流利地讀一讀。
。ㄈ┓e累詞語
1.幫生字寶寶找朋友。
生字寶寶認識了這么多新朋友特別高興,它們現在想請你們給它們幫個忙,幫它們找幾個朋友,它們交了朋友就會變成法力無邊的魔法師,你們愿意幫這個忙嗎?(讓學生充分地說,老師指導)
2.找出課文中生字寶寶的朋友,畫上“____”,并讀一讀,記一記。
上學 書包 學!⊥瑢W
(四)背誦課文
1.分小組把課文讀一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最準確,最流利。
2.自由背一背課文。
3.指名背誦,評出“背書大王”。
。ㄎ澹┳鳂I
把課文背給爸爸媽媽聽,并認一認生字表中的6個生字。
7 上學去 篇3
教學要求
。1)學生在上學路上,不受各種好玩、好看的東西的影響,做到上學路上不玩耍,能按時到校。
。2)學會8個生字:看、書、包、林、招、吧、這、邊;理解詞語:書包、樹木、招手、一會兒。
(3)看圖仿照例句把句子說完整,學會用“什么時候,誰,怎么樣,去干什么”的句式說話。
。4)朗讀課文,做到不漏字也不添字
教學時數:三課時
第1課時:讀通課文,學習生字“著”、“書”、“包”,教學第1段。
第2課時:學習其余5個生字,講讀第2、3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3課時:總結課文,講明道理,進行行為指導,聽寫生字和新詞,完成練習。
課前準備:寫有生字的卡片、錄音機。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1)導語。
小朋友還記得一入校,音樂老師就教大家唱了一首:“我去上學校,天天不遲,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的歌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丁丁小朋友在上學路上發生了什么事?(板書課題)他也像歌里唱的那樣愛學習、天天不遲到嗎?
。2)初讀課文,對需學的生字有初步的了解。
、俾犱浺,初步感知課文。
②自己試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
。3)指導看圖,學習第1段的三個生字。
、俑鶕⻊偛判∨笥崖牭降匿浺,然后看著課文上的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在上丁丁身上發生了什么故事?(丁丁背著書包上學去,小樹讓丁丁和它們一塊玩,丁丁說要上學去。浪花讓丁丁和它們一起玩,丁丁說要上學去。)
②根據學生的發言出示生字卡片,并且指導書寫。
著:用姿體語言幫助理解,它表示動作進行較長的時間,注意與“看”的區別,提醒學生它的發音不但是翹舌而且是輕聲。
書:橫折、橫折彎鉤、相當于一層層的書,只有下面的書大一點,上面的書才能放得穩。
包:注意第二筆是橫折彎鉤,第三、四兩筆相當于包里的東西,應把它們放在第一、二筆里,最后一筆一定把包的拉鏈拉上,也就是要把小口子封住,這樣你包里的東西才不會被小偷偷走。
。4)圖文對照,閱讀課文。
丁丁干什么去?
丁丁怎樣上學去?
什么時候,丁丁背著書包上學去? 。ò鍟
什么時候誰怎么樣去干什么早上丁丁背著書包上學去 仿照上句,把下面的話補充完整:
、僭缟希ā 。┠弥鴷诖舐暲首x課文。
、冢ā 。,我用彩色筆畫畫。
、鄯艑W了,我( )。
第2課時
。1)導語。
上節課,我們學了三個生字和一個句式,接下來我們繼續來學余下的生字和詞語,F在請小朋友把眼睛閉上:“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想象你背著書包來上學,忽然間在你眼前出現了一片樹林,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灑在你的頭上,有鳥兒在你耳邊給你唱歌,有花兒在你眼前為你綻放,有流水在你身邊歡跳……這時候你最希望干什么呢?”(教師深情并茂地敘述,同時在錄音機播放關于大自然里的美妙的聲音)。
學生:睡覺、到處亂跑、捉小動物、摘蘋果、游泳……
教師:那么我們來看看丁丁在路過小樹林時會干什么呢?
(2)教學第2段! 。ò鍟
什么地方誰怎么做怎么說小樹林小樹招招手玩 捉迷藏 可有趣啦小樹林丁丁搖搖頭不要我上學去 ①引出要學習的生字和詞語。
老師:為什么小樹木要丁丁和它們捉迷藏,而不是像下面那一段里所講的那樣去捉小魚呢?
學生:有地方可以藏。
老師:如果只有一棵樹可不可以捉迷藏呢?
學生:不可以。
所以要成為樹林必須有許多樹在一起才行,你們看兩個“木”緊挨在一起就組成了“林”,所謂的獨木難成林就是這個道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林”左邊那“木”的一捺應該改為一點,而且兩個“木”要齊心協力地緊緊站在一起,否則風沙都從兩個“木”中間吹進來,我們的綠洲不早就成了無人區了嗎?
現在就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學著寫一下。對個別有代表性的錯誤進行全班講解。另外要注意的是它是前鼻音,進行跟讀。(以“開火車”的形式抽一組學生讀)。老師:剛才小朋友說到了小樹向丁丁招招手,許多小朋友也說了如果是自己是話可能就會在那里睡覺呀、摘蘋果呀什么的,可丁丁為什么要搖搖手呢?他不是太笨了嗎?
學生:因為丁丁要上學去。
老師:這里招招手表示什么,搖搖頭又表示什么?
學生:招手表示歡迎,搖頭表示不同意。
對了,這位小朋友講得很好,剛才你們一直在用招手這個詞語,看來“招”是要用到手的,所以這個“招”字就用到了“扌”。它是個左右結構的字,右邊是上下結構,上面是個“刀”,下面是個“口”,跟老師書空一遍,然后寫在自己的練習本里,等一下課后給老師看一下,我們還要比比誰寫得最好。
老師:小樹說了,它只要丁丁玩一會,為什么丁丁不肯呢?
學生:丁丁怕玩起來管不住自己,忘了去上學。
老師:一會兒,也就是一點點時間,這又沒有什么關系的,而且很有趣,你們說呢?如果是你,你會玩一會嗎?(前后四人展開2分鐘討論)。
、诳偨Y。
小朋友的發言都很積極,我從大家的回答中可以聽出來每位小朋友都想做個不
遲到、愛學習的好孩子,從明天起大家都能做到不賴床,不遲到嗎?我可聽說了有些小朋友就睡懶覺,希望從明天起不要讓老師有這么個印象:這個小朋友很懶的。大家說好不好?
第3課時
。1)導語。
今天老師特地來得早點,發現小朋友們真得都早早地到校了,所以咱們應該拍手鼓勵一下自己:“棒,棒,你真棒!”接下來,我們看看丁丁又碰到誰了?又會發生什么事呢?
。2)教學第3段。
想想上節課我們是怎樣學習第2段的,先四人一組討論一下(5分鐘),然后老師畫張表格由小朋友自己來說! 。ò鍟
什么時候誰怎么做怎么說 小朋友都說得非常棒,但我們發現第2、3段中都有個“吧”,而且這個“吧”是輕聲,為什么不是第一聲呢?原來:輕聲是表示請求的意思。大家試試看,把語氣和語調念出來,兩者感覺是不是不一樣呢?
另一個發現是兩段里都用到了“向”、“在這兒……”哪個小朋友能告訴我“向”是什么意思?(用身體語言說明);還有誰能告訴老師"這兒"是什么意思?(用手指的方向說明)。
很好,其實這兩個詞都是表示方位的!跋颉钡耐x詞有“對”、“面對”;“這兒”的同義詞是“這邊”、“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這”、“邊”都是走之底,有三畫。
下面我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快速地記生字,看看哪位小朋友記得最多最好,然后咱們請兩位小朋友上來到黑板上寫一下,老師念一個,小朋友寫一個,坐在下面的小朋友可以在自己的寫字本上和上面的兩位小朋友比比,看誰才是小書法家。
我們發現這幾個字小朋友可能會把它們搞錯,所以我們來把他們組一下詞,看看到底是和誰是一家人?
看 跑 這 著 包 邊
(3)表演。
自找同伴,三個人組成一組,一人演丁丁,一人演小樹,另一人演浪花,注意丁丁堅持上學不遲到的堅定決心,小樹、浪花千方百計要丁丁留下的懇求語氣,要把動作配合進去。
針對表演中的不足進行指導、改進。
。4)總結。
今天大家都覺得玩得很開心,但不要忘了我們這次學習丁丁的目的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不管是上學還是放學的路上都不能受各種誘惑的影響,,要學會保護自己,按時到;蛘甙磿r回家。
7 上學去 篇4
教學要求
。1)學生在上學路上,不受各種好玩、好看的東西的影響,做到上學路上不玩耍,能按時到校。
。2)學會8個生字:看、書、包、林、招、吧、這、邊;理解詞語:書包、樹木、招手、一會兒。
(3)看圖仿照例句把句子說完整,學會用“什么時候,誰,怎么樣,去干什么”的句式說話。
(4)朗讀課文,做到不漏字也不添字
教學時數:三課時
第1課時:讀通課文,學習生字“著”、“書”、“包”,教學第1段。
第2課時:學習其余5個生字,講讀第2、3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3課時:總結課文,講明道理,進行行為指導,聽寫生字和新詞,完成練習。
課前準備:寫有生字的卡片、錄音機。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1)導語 。
小朋友還記得一入校,音樂老師就教大家唱了一首:“我去上學校,天天不遲,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的歌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丁丁小朋友在上學路上發生了什么事?(板書課題)他也像歌里唱的那樣愛學習、天天不遲到嗎?
。2)初讀課文,對需學的生字有初步的了解。
①聽錄音,初步感知課文。
、谧约涸囎x課文,讀準生字字音。
。3)指導看圖,學習第1段的三個生字。
①根據剛才小朋友聽到的錄音,然后看著課文上的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在上丁丁身上發生了什么故事?(丁丁背著書包上學去,小樹讓丁丁和它們一塊玩,丁丁說要上學去。浪花讓丁丁和它們一起玩,丁丁說要上學去。)
、诟鶕䦟W生的發言出示生字卡片,并且指導書寫。
著:用姿體語言幫助理解,它表示動作進行較長的時間,注意與“看”的區別,提醒學生它的發音不但是翹舌而且是輕聲。
書:橫折、橫折彎鉤、相當于一層層的書,只有下面的書大一點,上面的書才能放得穩。
包:注意第二筆是橫折彎鉤,第三、四兩筆相當于包里的東西,應把它們放在第一、二筆里,最后一筆一定把包的拉鏈拉上,也就是要把小口子封住,這樣你包里的東西才不會被小偷偷走。
。4)圖文對照,閱讀課文。
丁丁干什么去?
丁丁怎樣上學去?
什么時候,丁丁背著書包上學去? (板書)
什么時候 誰 怎么樣 去干什么
早上 丁丁 背著書包 上學去
仿照上句,把下面的話補充完整:
①早上,( )拿著書在大聲朗讀課文。
②( ),我用彩色筆畫畫。
、鄯艑W了,我( )。
第2課時
。1)導語 。
上節課,我們學了三個生字和一個句式,接下來我們繼續來學余下的生字和詞語。現在請小朋友把眼睛閉上:“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想象你背著書包來上學,忽然間在你眼前出現了一片樹林,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灑在你的頭上,有鳥兒在你耳邊給你唱歌,有花兒在你眼前為你綻放,有流水在你身邊歡跳……這時候你最希望干什么呢?”(教師深情并茂地敘述,同時在錄音機播放關于大自然里的美妙的聲音)。
學生:睡覺、到處亂跑、捉小動物、摘蘋果、游泳……
教師:那么我們來看看丁丁在路過小樹林時會干什么呢?
(2)教學第2段。 (板書)
什么地方 誰 怎么做 怎么說
小樹林 小樹 招招手 玩 捉迷藏 可有趣啦
小樹林 丁丁 搖搖頭 不要我上學去
、僖鲆獙W習的生字和詞語。
老師:為什么小樹木要丁丁和它們捉迷藏,而不是像下面那一段里所講的那樣去捉小魚呢?
學生:有地方可以藏。
老師:如果只有一棵樹可不可以捉迷藏呢?
學生:不可以。
所以要成為樹林必須有許多樹在一起才行,你們看兩個“木”緊挨在一起就組成了“林”,所謂的獨木難成林就是這個道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林”左邊那“木”的一捺應該改為一點,而且兩個“木”要齊心協力地緊緊站在一起,否則風沙都從兩個“木”中間吹進來,我們的綠洲不早就成了無人區了嗎?
現在就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學著寫一下。對個別有代表性的錯誤進行全班講解。另外要注意的是它是前鼻音,進行跟讀。(以“開火車”的形式抽一組學生讀)。老師:剛才小朋友說到了小樹向丁丁招招手,許多小朋友也說了如果是自己是話可能就會在那里睡覺呀、摘蘋果呀什么的,可丁丁為什么要搖搖手呢?他不是太笨了嗎?
學生:因為丁丁要上學去。
老師:這里招招手表示什么,搖搖頭又表示什么?
學生:招手表示歡迎,搖頭表示不同意。
對了,這位小朋友講得很好,剛才你們一直在用招手這個詞語,看來“招”是要用到手的,所以這個“招”字就用到了“扌”。它是個左右結構的字,右邊是上下結構,上面是個“刀”,下面是個“口”,跟老師書空一遍,然后寫在自己的練習本里,等一下課后給老師看一下,我們還要比比誰寫得最好。
老師:小樹說了,它只要丁丁玩一會,為什么丁丁不肯呢?
學生:丁丁怕玩起來管不住自己,忘了去上學。
老師:一會兒,也就是一點點時間,這又沒有什么關系的,而且很有趣,你們說呢?如果是你,你會玩一會嗎?(前后四人展開2分鐘討論)。
、诳偨Y。
小朋友的發言都很積極,我從大家的回答中可以聽出來每位小朋友都想做個不
遲到、愛學習的好孩子,從明天起大家都能做到不賴床,不遲到嗎?我可聽說了有些小朋友就睡懶覺,希望從明天起不要讓老師有這么個印象:這個小朋友很懶的。大家說好不好?
第3課時
。1)導語 。
今天老師特地來得早點,發現小朋友們真得都早早地到校了,所以咱們應該拍手鼓勵一下自己:“棒,棒,你真棒!”接下來,我們看看丁丁又碰到誰了?又會發生什么事呢?
。2)教學第3段。
想想上節課我們是怎樣學習第2段的,先四人一組討論一下(5分鐘),然后老師畫張表格由小朋友自己來說。 (板書)
什么時候 誰 怎么做 怎么說
小朋友都說得非常棒,但我們發現第2、3段中都有個“吧”,而且這個“吧”是輕聲,為什么不是第一聲呢?原來:輕聲是表示請求的意思。大家試試看,把語氣和語調念出來,兩者感覺是不是不一樣呢?
另一個發現是兩段里都用到了“向”、“在這兒……”哪個小朋友能告訴我“向”是什么意思?(用身體語言說明);還有誰能告訴老師"這兒"是什么意思?(用手指的方向說明)。
很好,其實這兩個詞都是表示方位的!跋颉钡耐x詞有“對”、“面對”;“這兒”的同義詞是“這邊”、“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這”、“邊”都是走之底,有三畫。
下面我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快速地記生字,看看哪位小朋友記得最多最好,然后咱們請兩位小朋友上來到黑板上寫一下,老師念一個,小朋友寫一個,坐在下面的小朋友可以在自己的寫字本上和上面的兩位小朋友比比,看誰才是小書法家。
我們發現這幾個字小朋友可能會把它們搞錯,所以我們來把他們組一下詞,看看到底是和誰是一家人?
看 跑 這 著 包 邊
。3)表演。
自找同伴,三個人組成一組,一人演丁丁,一人演小樹,另一人演浪花,注意丁丁堅持上學不遲到的堅定決心,小樹、浪花千方百計要丁丁留下的懇求語氣,要把動作配合進去。
針對表演中的不足進行指導、改進。
(4)總結。
今天大家都覺得玩得很開心,但不要忘了我們這次學習丁丁的目的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不管是上學還是放學的路上都不能受各種誘惑的影響,,要學會保護自己,按時到;蛘甙磿r回家!鬧2004-01-28]
7 上學去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的講述,讓孩子明白,在幼兒園學習的期間,有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從而對孩子的常規進行一定程度的訓練。
活動準備:繪本教材。
活動過程“:
1:老師出示繪本圖片。講故事前給孩子留下問題。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給孩子講一個故事。故事的題目叫《大衛上學去》。大家要好好聽哦。
生:好!
師:那你們聽好了。等故事講完老師要問兩個問題:
。ü适碌念}目叫什么?
故事中出現了哪些“不可以”?)
生:好的老師!
2:老師開始講故事。小朋友認真聽。
3:故事講完后。老師提問。
師:小朋友,老師的故事講完了。你能告訴老師。故事的題目是什么么?
生:a老師,是《大衛不可以》
b老師,是《大衛上學去》。
師:好的。那么故事里提到哪些”不可以”呢?
生:小朋友踴躍發言。(不可以遲到:不可以吃口香糖:不可以大喊大叫:不可亂涂亂畫:不可以……)
4:結束。老師總結。
課堂反思:老師認為,總體感覺還好。子上課前半段時間注意力較集中,反應較活躍。但是后半段時間孩子注意力開始分散,開始玩自己的。老師覺得可能和自己時間的控制有關。孩子的自制力有限;顒硬荒軐r間拖得太長。否則孩子就會失去耐心。而且與孩子的互動還不夠。繪本教材,不同于一般的文本教材,注重老師提示,讓孩子多講。這一點也是需要注意的。
7 上學去 篇6
早早起,上學去
教學目標:
1.知道上學不遲到是每個學生應該遵守的行為規范,養成不遲到的好習慣。
2.認識常見的安全和交通標志,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具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到守時、惜時、做事有條理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認識常見的安全和交通標志,了解與自己有關的交通安全常識。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活動內容:上學不遲到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歌曲《上學去》。
2.學生準備彩色筆。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實際是一個小調查):
。1)播放歌曲《上學去》,教師邊唱邊向學生問好:“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問你早上幾點起床?”
(2)指名學生回答:你每天早晨起床后是怎樣安排的呢?
(3)過渡語: 蘭蘭也和大家一樣,成為向學生了,這不,她也要去上學了。
2.聽故事——《起床后的蘭蘭》。
。1)全班集體交流:起床后的蘭蘭是怎樣做的呢?
(2)教師小結:起床后,塊穿衣,忙刷牙,天天上學不遲到。
3.小表演:現在知道怎樣安排早晨起床后的事情了嗎?請表演給大家看看,看誰做得好。
4.教師出示21頁3幅圖,學生分組討論、分析原因:看看他們在做什么?你知道他們為什么遲到嗎?
5.說我自己:你遲到過嗎?為什么遲到呢?當時你的心情怎樣?
6.填填“七色花”:怎樣做才能做的按時上學呢?
7.教師小結要點:剛才我們通過填填“七色花”的活動,明白了要想上學不遲到,還得做到每天按時睡覺、起床,睡覺前要做好第二天的準備工作。
8.評一評。
。1)自我評價:你覺得自己在按時上學方面做得怎樣?如果做得好就畫個笑臉,不太好就畫個苦臉。
(2)同學之間互相評價。
第二課時
活動內容:上學路上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常見的交通安全標志。
2.學生課前觀察交通安全標志。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
學生在上學路上的表現:有的在街道玩耍,有的在穿越馬路欄桿,有的在闖紅燈……
2.說一說:這些現象中哪些是不正確的行為?
3.教師小結:每年小學生發生的危險事故很多,在上學的路上我們可要注意安全呀!
4.教師提出問題:為了避免這些事故的發生,我們應該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你知道的交通規則有哪些?
5.學生交流。
6.搶答比賽:幾種常見的交通標志。出示教科書24頁交通標志,請學生舉手搶答交通標志所代表的意思。
7.畫一畫:你還知道哪些交通標志?把你知道的交通標志畫下來。
8.游戲:紅燈停,綠燈行。
要求:學生分組進行,在學生手中分別拿著紅色、綠色的牌子,代表紅燈、綠燈,其余學生扮演警察、行人、汽車等,自己設計游戲過程。
9.教師小結:交通安全很重要,交通規則記在心,生命才會更安全。
7 上學去 篇7
教學內容
本課是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一個主題,主要是讓孩子在老師、家長的指導下,學會安排一日的事務,逐步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體驗到有序生活的益處。并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使學生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了解與自己生活有關的交通安全常識,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學情分析
剛入學的孩子接觸到緊張而有序的學習生活,對于學校的一日常規都還不是非常了解,對于自己參與學習的目的也不十分明確。然而枯燥無味的說教明顯是不起作用的,只有讓孩子們參加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在活動中了解常規,才能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到正常有序的學習生活中來。
設計思路:
《上學路上》這個話題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對學生每天的生活具有指導意義。于是,在設計本課時,我主要以活動貫穿課堂,把生活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生活化的課堂。創設了“幫助小明安全上學”的情景,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自主合作過程中獲取知識。在活動中,努力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合作能力、創編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樂于助人精神。
教學目標
1、端正兒童惜時、守時、做事認真、求上進的生活態度,激發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情感。讓學生知道在上學路上要注意安全,珍惜自己的生命,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
2、初步養成按時作息、良好的飲食和個人衛生的習慣。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計劃、不敷衍的文明行為。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了解與自己生活有關的交通安全知識,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3、學會安排一日的事務;學會料理自己學習和生活上的簡單事情,掌握刷牙、整理書包等技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觀察、動腦、動手及生活實踐能力,培養主動幫助他人的品質
教學重點
學會安排一日的事務,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
教學難點
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了解與自己生活有關的交通安全常識。嘗試在活動中用不同的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良策。
教學準備
學生:調查和了解自己和周圍的同學在上學路上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并觀察交通標志和設施,了解有關交通規則。
教師:制作“幫助小明安全上學”的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20-P22頁內容,話題為“上學不遲到”。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23-P24頁內容,話題為“上學路上”。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上學歌》創設情境:小朋友們每天都要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地來上學,可是今天我們的好朋友——盼盼他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因為他——(出示課題:遲到圖片板書:遲到了)!2、了解遲到的害處
【設計意圖:一首歡快的《上學歌》很自然地將兒童帶回早晨上學的路上,教師幾句簡單的話語就讓兒童將注意力集中到主要人物“盼盼”的身上,為后面做好鋪墊!
3、觀察圖片、找出原因
原來遲到會給人帶來這么多的麻煩!盼盼為什么會遲到呢?讓我們一起到他家看看吧!大家跟著我走,吁——輕點兒,別讓盼盼知道了。ㄕn件;出示盼盼家的圖)
小朋友們,這就是盼盼的家,你們睜大自己的眼睛仔細地來看一看,盼盼到底為什么遲到了?(同組的伙伴可以輕聲討論)
A.遲到原因之一:貪睡不想起床
思考:別的小朋友都能按時起床,盼盼為什么起不來?
。ㄍ砩峡磩赢嬈瑫r間太長 寫作業太慢耽誤了時間跟家人外出回來晚了身體不舒服,起不來貪玩的盼盼,早上就起不來了。)
B.遲到原因之二:襪子找不到了
[圖片:盼盼一只腳上套了一只襪子,正鉆到床底下找襪子。]
提問:瞧盼盼在找什么呢?
。ㄋX之前,沒有把第二天的衣物擺放整齊。
過渡:小朋友們,你們遲到過嗎?你是怎么會遲到的呢?
【設計意圖:聯系實際,讓孩子幫助盼盼找到遲到的原因。孩子們無形中在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解釋著這一切,使得盼盼成為孩子們中的一員,盼盼的經歷就是孩子們的經歷。在這種真實的體驗中孩子們更積極地融入到課堂當中來!
活動二回歸生活,促進成長
1、出主意、想對策,幫盼盼
盼盼在你們的提醒下,知道了自己遲到的原因,可是他不知道怎么做才能不遲到,熱心的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幫他嗎?
A、不貪睡不想起床
B.睡前要真理好第二天穿的衣襪
C.做事思想集中
【設計意圖:在教學中我開展了“出主意、想對策,幫盼盼”活動,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討論“盼盼怎樣才能不遲到?”孩子們立刻熱情高漲,馬上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了豐富的想象。】
2、整理書包,指導方法
。1)文具盒和所有的書本拿出來,放在桌子的左角。
(2)看課程表。
(3)取出所需課本,按從小到大排列(可舉出錯誤事例:亂七八糟疊放的書)
。4)(舉起一包面紙)我們小朋友要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隨身帶一包面紙,有了鼻涕、洗完手用紙擦一擦,可以把面紙放在書包旁邊的小袋子里。
2、請學生重復過程:先看課程表,再按課程表拿出書,把書按大小放進書包里。
3、學生動手操作
(結束語)今天這堂課,我們幫助盼盼找到了他遲到的一些原因,還給他出了許多主意。作為感謝,盼盼還給我帶來了一份小禮物(出示花心:按時上學)
【設計意圖:根據設計思路創設—感受—內省—導行,最后環節是指導行為的時機,在孩子概念上已經有了對于合理安排時間、節約時間的理想認識后交給其行而有效的操作方法,孩子積極性高漲。】
第二課時
活動一:真情求助,激發興趣
師:今天,我上班的路上,碰到了小明的媽媽,她有一件事求我幫忙。
。ǔ鍪菊n件:小明的媽媽)
。ㄐ∶鞯膵寢專航裉,我沒時間送小明上學,只好讓他一個人去上學?墒俏倚睦镆恢焙脫,小明能平安、準時地來到學校嗎?)
師:你們愿意幫小明安全到達學校,讓他媽媽放心嗎?
那么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小明一路上要經過的地方,想想小明媽媽在擔心什么。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每一件小事上尋找辦法,教師適時地進行價值引導,孩子們深深地體會到小學生應自覺養成按時作息、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應自己的事自己做,產生了積極的生活態度!
活動二:觀察發現,感知危險
。ǔ鍪菊n件:小明的上學路線)學生仔細觀看。
師:觀察到了嗎?小明媽媽擔心什么?
生:圍繞媽媽擔心小明過馬路被車撞,爬橋欄桿掉到河里來談。
師:媽媽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請看一段錄像。(課件:兩起交通事故)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兩起交通事故呢?
生:圍繞未看紅綠燈就過馬路,不走天橋翻欄桿被車撞了來談。
師:看來為了不讓媽媽操心,上學路上我們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活動三:互幫互助,學會避開危險
師:其實你們的家長也和小明的媽媽一樣擔心你們上學路上的安全。經過調查我發現我們班的同學有的是走路上學,有的是乘車上學,有的是家長騎車或開車送來的。下面我們就分步行組、乘車組、家長接送組,想想好辦法來保證上學路上的安全吧!
學生分成三組開展討論
步行組匯報:
生:1、走路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看紅綠燈,走斑馬線。
2、沒有紅綠燈或斑馬線的要看清沒有車子了才能過。
師:謝謝你把這么好的方法告訴我們。那么在上學路上還有什么要注意呢?
生:1、不要像錄像里的小朋友為了走近路就翻欄桿,會被車子撞的。
2、不要走在池塘邊,當心滑下去。
3、工地上也不要走,很危險。
師:步行組給我們提了這么多好建議,我們得謝謝他們,大家一起鼓掌。
乘車組匯報:
生: 1、爸爸要我排隊上車,不要擠,要是別人擠我就讓開。
2、車要停穩了再下,在車上不要把頭伸到外面去。
3、媽媽說要聽好站名,快到了就要站到門口去。
師:你們說的真好,我們也謝謝乘車組的同學。
家長接送組匯報:
師:我們班還有些同學每天是家長送到學校來的,可是為了保證安全,你們有什么好建議要說給家長聽的?
生:1、我要對爸爸說不要為了抄近路就不走斑馬線。
2、我要對媽媽說騎車子慢一點。
3、我要對爸爸說開車要看交通標志。
師:你還知道交通標志 ,真棒!是啊,不管是走路,還是騎車、開車,我們都要遵守交通規則,這樣才能保證安全!謝謝你們的好建議。
【設計意圖:在老師的指導下每位學生都學會了整理書包的實際操作。也體驗了有序生活給自己帶來的樂趣!
活動四:智力搶答,認識標志
師:我們齊心協力商量出了這么多保證安全的好辦法,真不錯!為了保證大家的安全,我們國家制定了《交通法》,在車輛穿行的馬路上還設立了很多交通標志,我知道你們課前收集到一些交通標志,你們先在小組交流一下,然后老師要考考你們,看誰知道得最多。
說交通標志的名稱,并說明是在哪里見到的。
。ㄐ盘枱魳酥尽⒉叫袠酥尽⒔箍缭綐酥、禁止車輛通行標志、人行天橋標志、地下通道標志、禁止行人通行標志)
師:你們真了不起,認識了這么多交通標志,我們在上學路上就更安全了。
小結:這一課結束了,我覺得學生的活動很充分,在愉快中學到了許多安全知識,在課堂中,學到了知識,進行了實踐,體驗著快樂!通過創設“幫助小明安全上學“的情景,給學生搭建了主動學習的平臺;以活動串聯課堂,體現了課程的生活性和實踐性;著眼于學生的發展,注重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尤其是學生通過共同探討避免危險的辦法,培養了他們的合作精神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你們看,只要大家都能夠按照“守時花”上的去做,就會成為一個按時上學,不遲到的好孩子。
7 上學去 篇8
教學內容
本課是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一個主題,主要是讓孩子在老師、家長的指導下,學會安排一日的事務,逐步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體驗到有序生活的益處。并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使學生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了解與自己生活有關的交通安全常識,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學情分析
剛入學的孩子接觸到緊張而有序的學習生活,對于學校的一日常規都還不是非常了解,對于自己參與學習的目的也不十分明確。然而枯燥無味的說教明顯是不起作用的,只有讓孩子們參加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在活動中了解常規,才能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到正常有序的學習生活中來。
設計思路:
《上學路上》這個話題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對學生每天的生活具有指導意義。于是,在設計本課時,我主要以活動貫穿課堂,把生活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生活化的課堂。創設了“幫助小明安全上學”的情景,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自主合作過程中獲取知識。在活動中,努力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合作能力、創編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樂于助人精神。
教學目標
1、端正兒童惜時、守時、做事認真、求上進的生活態度,激發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情感。讓學生知道在上學路上要注意安全,珍惜自己的生命,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
2、初步養成按時作息、良好的飲食和個人衛生的習慣。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計劃、不敷衍的文明行為。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了解與自己生活有關的交通安全知識,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3、學會安排一日的事務;學會料理自己學習和生活上的簡單事情,掌握刷牙、整理書包等技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觀察、動腦、動手及生活實踐能力,培養主動幫助他人的品質
教學重點
學會安排一日的事務,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
教學難點
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了解與自己生活有關的交通安全常識。嘗試在活動中用不同的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良策。
教學準備
學生:調查和了解自己和周圍的同學在上學路上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并觀察交通標志和設施,了解有關交通規則。
教師:制作“幫助小明安全上學”的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20-p22頁內容,話題為“上學不遲到”。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23-p24頁內容,話題為“上學路上”。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上學歌》創設情境:小朋友們每天都要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地來上學,可是今天我們的好朋友——盼盼他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因為他——(出示課題:遲到圖片板書:遲到了)。
2、了解遲到的害處
【設計意圖:一首歡快的《上學歌》很自然地將兒童帶回早晨上學的路上,教師幾句簡單的話語就讓兒童將注意力集中到主要人物“盼盼”的身上,為后面做好鋪墊!
3、觀察圖片、找出原因
原來遲到會給人帶來這么多的麻煩!盼盼為什么會遲到呢?讓我們一起到他家看看吧!大家跟著我走,吁——輕點兒,別讓盼盼知道了。ㄕn件;出示盼盼家的圖)
小朋友們,這就是盼盼的家,你們睜大自己的眼睛仔細地來看一看,盼盼到底為什么遲到了?(同組的伙伴可以輕聲討論)
a.遲到原因之一:貪睡不想起床
思考:別的小朋友都能按時起床,盼盼為什么起不來?
(晚上看動畫片時間太長 寫作業太慢耽誤了時間 跟家人外出回來晚了 身體不舒服,起不來 貪玩的盼盼,早上就起不來了。)
b.遲到原因之二:襪子找不到了
[圖片:盼盼一只腳上套了一只襪子,正鉆到床底下找襪子。]
提問:瞧盼盼在找什么呢?
。ㄋX之前,沒有把第二天的衣物擺放整齊。
過渡:小朋友們,你們遲到過嗎?你是怎么會遲到的呢?
【設計意圖:聯系實際,讓孩子幫助盼盼找到遲到的原因。孩子們無形中在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解釋著這一切,使得盼盼成為孩子們中的一員,盼盼的經歷就是孩子們的經歷。在這種真實的體驗中孩子們更積極地融入到課堂當中來!
活動二回歸生活,促進成長
1、出主意、想對策,幫盼盼
盼盼在你們的提醒下,知道了自己遲到的原因,可是他不知道怎么做才能不遲到,熱心的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幫他嗎?
a、不貪睡不想起床
b.睡前要真理好第二天穿的衣襪
c.做事思想集中
【設計意圖:在教學中我開展了“出主意、想對策,幫盼盼”活動,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討論“盼盼怎樣才能不遲到?”孩子們立刻熱情高漲,馬上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了豐富的想象!
2、整理書包,指導方法
。1)文具盒和所有的書本拿出來,放在桌子的左角。
。2)看課程表。
(3)取出所需課本,按從小到大排列(可舉出錯誤事例:亂七八糟疊放的書)
。4)(舉起一包面紙)我們小朋友要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隨身帶一包面紙,有了鼻涕、洗完手用紙擦一擦,可以把面紙放在書包旁邊的小袋子里。
2、請學生重復過程:先看課程表,再按課程表拿出書,把書按大小放進書包里。
3、學生動手操作
。ńY束語)今天這堂課,我們幫助盼盼找到了他遲到的一些原因,還給他出了許多主意。作為感謝,盼盼還給我帶來了一份小禮物(出示花心:按時上學)
你們看,只要大家都能夠按照“守時花”上的去做,就會成為一個按時上學,不遲到的好孩子。
【設計意圖:根據設計思路創設—感受—內省—導行,最后環節是指導行為的最佳時機,在孩子概念上已經有了對于合理安排時間、節約時間的理想認識后交給其行而有效的操作方法,孩子積極性高漲!
第二課時
活動一:真情求助,激發興趣
師:今天,我上班的路上,碰到了小明的媽媽,她有一件事求我幫忙。
。ǔ鍪菊n件:小明的媽媽)
。ㄐ∶鞯膵寢專航裉,我沒時間送小明上學,只好讓他一個人去上學。可是我心里一直好擔心,小明能平安、準時地來到學校嗎?)
師:你們愿意幫小明安全到達學校,讓他媽媽放心嗎?
那么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小明一路上要經過的地方,想想小明媽媽在擔心什么。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每一件小事上尋找辦法,教師適時地進行價值引導,孩子們深深地體會到小學生應自覺養成按時作息、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應自己的事自己做,產生了積極的生活態度。】
活動二:觀察發現,感知危險
。ǔ鍪菊n件:小明的上學路線)學生仔細觀看。
師:觀察到了嗎?小明媽媽擔心什么?
生:圍繞媽媽擔心小明過馬路被車撞,爬橋欄桿掉到河里來談。
師:媽媽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請看一段錄像。(課件:兩起交通事故)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兩起交通事故呢?
生:圍繞未看紅綠燈就過馬路,不走天橋翻欄桿被車撞了來談。
師:看來為了不讓媽媽操心,上學路上我們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活動三:互幫互助,學會避開危險
師:其實你們的家長也和小明的媽媽一樣擔心你們上學路上的安全。經過調查我發現我們班的同學有的是走路上學,有的是乘車上學,有的是家長騎車或開車送來的。下面我們就分步行組、乘車組、家長接送組,想想好辦法來保證上學路上的安全吧!
學生分成三組開展討論
步行組匯報:
生:1、走路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看紅綠燈,走斑馬線。
2、沒有紅綠燈或斑馬線的要看清沒有車子了才能過。
師:謝謝你把這么好的方法告訴我們。那么在上學路上還有什么要注意呢?
生:1、不要像錄像里的小朋友為了走近路就翻欄桿,會被車子撞的。
2、不要走在池塘邊,當心滑下去。
3、工地上也不要走,很危險。
師:步行組給我們提了這么多好建議,我們得謝謝他們,大家一起鼓掌。
乘車組匯報:
生: 1、爸爸要我排隊上車,不要擠,要是別人擠我就讓開。
2、車要停穩了再下,在車上不要把頭伸到外面去。
3、媽媽說要聽好站名,快到了就要站到門口去。
師:你們說的真好,我們也謝謝乘車組的同學。
家長接送組匯報:
師:我們班還有些同學每天是家長送到學校來的,可是為了保證安全,你們有什么好建議要說給家長聽的?
生:1、我要對爸爸說不要為了抄近路就不走斑馬線。
2、我要對媽媽說騎車子慢一點。
3、我要對爸爸說開車要看交通標志。
師:你還知道交通標志 ,真棒!是啊,不管是走路,還是騎車、開車,我們都要遵守交通規則,這樣才能保證安全!謝謝你們的好建議。
【設計意圖:在老師的指導下每位學生都學會了整理書包的實際操作。也體驗了有序生活給自己帶來的樂趣!
活動四:智力搶答,認識標志
師:我們齊心協力商量出了這么多保證安全的好辦法,真不錯!為了保證大家的安全,我們國家制定了《交通法》,在車輛穿行的馬路上還設立了很多交通標志,我知道你們課前收集到一些交通標志,你們先在小組交流一下,然后老師要考考你們,看誰知道得最多。
說交通標志的名稱,并說明是在哪里見到的。
(信號燈標志、步行標志、禁止跨越標志、禁止車輛通行標志、人行天橋標志、地下通道標志、禁止行人通行標志)
師:你們真了不起,認識了這么多交通標志,我們在上學路上就更安全了。
小結:這一課結束了,我覺得學生的活動很充分,在愉快中學到了許多安全知識,在課堂中,學到了知識,進行了實踐,體驗著快樂!通過創設“幫助小明安全上學“的情景,給學生搭建了主動學習的平臺;以活動串聯課堂,體現了課程的生活性和實踐性;著眼于學生的發展,注重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尤其是學生通過共同探討避免危險的辦法,培養了他們的合作精神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7 上學去 篇9
教學目標:
1、學習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唱準附點音符和跳音。
2、在教師的提問和動作的幫助下記憶歌詞。
3、感受歌曲帶來的愉悅體驗。
教學重點:教幼兒學會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教幼兒準確唱附點音符和跳音。
教學方法:愉快教學法、情景表演法。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準備:配套CD、鋼琴、幼兒用書。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幼問好,組織教學
2、談話引題。
二、基本部分
1、發聲練習
12 34|5— |54 32|1—|
12 34|54 32|1 3|1—||
2、節奏練習
3、教師范唱歌曲一遍,引導幼兒認真聽。
4、教師提問:
歌曲里唱了誰?她去干什么了?結果怎樣?
如果是你,你會不會也像袋鼠媽媽一樣?
5、朗誦歌詞一遍,加深對歌詞的記憶。
6、教唱歌曲
教師先分句教幼兒唱歌,后分段教唱。
7、師幼集體唱歌,激發幼兒興趣。
8、幼兒集體唱歌,教師彈琴。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總結課情。
教學效果分析:
1、幼兒對所學內容掌握好,課堂效果明顯。
2、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3、在課堂中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
7 上學去 篇10
教育學院 謝 琦
教學要求
(1)學生在上學路上,不受各種好玩、好看的東西的影響,做到上學路上不玩耍,能按時到校。
(2)學會8個生字:看、書、包、林、招、吧、這、邊;理解詞語:書包、樹木、招手、一會兒。
。3)看圖仿照例句把句子說完整,學會用“什么時候,誰,怎么樣,去干什么”的句式說話。
。4)朗讀課文,做到不漏字也不添字
教學時數:三課時
第1課時:讀通課文,學習生字“著”、“書”、“包”,教學第1段。
第2課時:學習其余5個生字,講讀第2、3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3課時:總結課文,講明道理,進行行為指導,聽寫生字和新詞,完成練習。
課前準備:寫有生字的卡片、錄音機。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1)導語 。
小朋友還記得一入校,音樂老師就教大家唱了一首:“我去上學校,天天不遲,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的歌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丁丁小朋友在上學路上發生了什么事?(板書課題)他也像歌里唱的那樣愛學習、天天不遲到嗎?
。2)初讀課文,對需學的生字有初步的了解。
、俾犱浺簦醪礁兄n文。
②自己試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
。3)指導看圖,學習第1段的三個生字。
、俑鶕⻊偛判∨笥崖牭降匿浺,然后看著課文上的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在上丁丁身上發生了什么故事?(丁丁背著書包上學去,小樹讓丁丁和它們一塊玩,丁丁說要上學去。浪花讓丁丁和它們一起玩,丁丁說要上學去。)
②根據學生的發言出示生字卡片,并且指導書寫。
著:用姿體語言幫助理解,它表示動作進行較長的時間,注意與“看”的區別,提醒學生它的發音不但是翹舌而且是輕聲。
書:橫折、橫折彎鉤、相當于一層層的書,只有下面的書大一點,上面的書才能放得穩。
包:注意第二筆是橫折彎鉤,第三、四兩筆相當于包里的東西,應把它們放在第一、二筆里,最后一筆一定把包的拉鏈拉上,也就是要把小口子封住,這樣你包里的東西才不會被小偷偷走。
。4)圖文對照,閱讀課文。
丁丁干什么去?
丁丁怎樣上學去?
什么時候,丁丁背著書包上學去? (板書)
①早上,( )拿著書在大聲朗讀課文。
、冢 ),我用彩色筆畫畫。
、鄯艑W了,我( )。
第2課時
(1)導語 。
上節課,我們學了三個生字和一個句式,接下來我們繼續來學余下的生字和詞語。現在請小朋友把眼睛閉上:“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想象你背著書包來上學,忽然間在你眼前出現了一片樹林,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灑在你的頭上,有鳥兒在你耳邊給你唱歌,有花兒在你眼前為你綻放,有流水在你身邊歡跳……這時候你最希望干什么呢?”(教師深情并茂地敘述,同時在錄音機播放關于大自然里的美妙的聲音)。
學生:睡覺、到處亂跑、捉小動物、摘蘋果、游泳……
教師:那么我們來看看丁丁在路過小樹林時會干什么呢?
。2)教學第2段。 (板書)
老師:為什么小樹木要丁丁和它們捉迷藏,而不是像下面那一段里所講的那樣去捉小魚呢?
學生:有地方可以藏。
老師:如果只有一棵樹可不可以捉迷藏呢?
學生:不可以。
所以要成為樹林必須有許多樹在一起才行,你們看兩個“木”緊挨在一起就組成了“林”,所謂的獨木難成林就是這個道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林”左邊那“木”的一捺應該改為一點,而且兩個“木”要齊心協力地緊緊站在一起,否則風沙都從兩個“木”中間吹進來,我們的綠洲不早就成了無人區了嗎?
現在就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學著寫一下。對個別有代表性的錯誤進行全班講解。另外要注意的是它是前鼻音,進行跟讀。(以“開火車”的形式抽一組學生讀)。老師:剛才小朋友說到了小樹向丁丁招招手,許多小朋友也說了如果是自己是話可能就會在那里睡覺呀、摘蘋果呀什么的,可丁丁為什么要搖搖手呢?他不是太笨了嗎?
學生:因為丁丁要上學去。
老師:這里招招手表示什么,搖搖頭又表示什么?
學生:招手表示歡迎,搖頭表示不同意。
對了,這位小朋友講得很好,剛才你們一直在用招手這個詞語,看來“招”是要用到手的,所以這個“招”字就用到了“扌”。它是個左右結構的字,右邊是上下結構,上面是個“刀”,下面是個“口”,跟老師書空一遍,然后寫在自己的練習本里,等一下課后給老師看一下,我們還要比比誰寫得最好。
老師:小樹說了,它只要丁丁玩一會,為什么丁丁不肯呢?
學生:丁丁怕玩起來管不住自己,忘了去上學。
老師:一會兒,也就是一點點時間,這又沒有什么關系的,而且很有趣,你們說呢?如果是你,你會玩一會嗎?(前后四人展開2分鐘討論)。
、诳偨Y。
小朋友的發言都很積極,我從大家的回答中可以聽出來每位小朋友都想做個不
遲到、愛學習的好孩子,從明天起大家都能做到不賴床,不遲到嗎?我可聽說了有些小朋友就睡懶覺,希望從明天起不要讓老師有這么個印象:這個小朋友很懶的。大家說好不好?
第3課時
。1)導語 。
今天老師特地來得早點,發現小朋友們真得都早早地到校了,所以咱們應該拍手鼓勵一下自己:“棒,棒,你真棒!”接下來,我們看看丁丁又碰到誰了?又會發生什么事呢?
。2)教學第3段。
想想上節課我們是怎樣學習第2段的,先四人一組討論一下(5分鐘),然后老師畫張表格由小朋友自己來說。 (板書)
另一個發現是兩段里都用到了“向”、“在這兒……”哪個小朋友能告訴我“向”是什么意思?(用身體語言說明);還有誰能告訴老師"這兒"是什么意思?(用手指的方向說明)。
很好,其實這兩個詞都是表示方位的!跋颉钡耐x詞有“對”、“面對”;“這兒”的同義詞是“這邊”、“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這”、“邊”都是走之底,有三畫。
下面我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快速地記生字,看看哪位小朋友記得最多最好,然后咱們請兩位小朋友上來到黑板上寫一下,老師念一個,小朋友寫一個,坐在下面的小朋友可以在自己的寫字本上和上面的兩位小朋友比比,看誰才是小書法家。
我們發現這幾個字小朋友可能會把它們搞錯,所以我們來把他們組一下詞,看看到底是和誰是一家人?
看 跑 這 著 包 邊
(3)表演。
自找同伴,三個人組成一組,一人演丁丁,一人演小樹,另一人演浪花,注意丁丁堅持上學不遲到的堅定決心,小樹、浪花千方百計要丁丁留下的懇求語氣,要把動作配合進去。
針對表演中的不足進行指導、改進。
。4)總結。
今天大家都覺得玩得很開心,但不要忘了我們這次學習丁丁的目的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不管是上學還是放學的路上都不能受各種誘惑的影響,,要學會保護自己,按時到校或者按時回家。
7 上學去 篇11
教育學院 謝 琦
教學要求
。1)學生在上學路上,不受各種好玩、好看的東西的影響,做到上學路上不玩耍,能按時到校。
。2)學會8個生字:看、書、包、林、招、吧、這、邊;理解詞語:書包、樹木、招手、一會兒。
。3)看圖仿照例句把句子說完整,學會用“什么時候,誰,怎么樣,去干什么”的句式說話。
。4)朗讀課文,做到不漏字也不添字
教學時數:三課時
第1課時:讀通課文,學習生字“著”、“書”、“包”,教學第1段。
第2課時:學習其余5個生字,講讀第2、3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3課時:總結課文,講明道理,進行行為指導,聽寫生字和新詞,完成練習。
課前準備:寫有生字的卡片、錄音機。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1)導語 。
小朋友還記得一入校,音樂老師就教大家唱了一首:“我去上學校,天天不遲,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的歌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丁丁小朋友在上學路上發生了什么事?(板書課題)他也像歌里唱的那樣愛學習、天天不遲到嗎?
(2)初讀課文,對需學的生字有初步的了解。
、俾犱浺,初步感知課文。
、谧约涸囎x課文,讀準生字字音。
(3)指導看圖,學習第1段的三個生字。
、俑鶕⻊偛判∨笥崖牭降匿浺,然后看著課文上的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在上丁丁身上發生了什么故事?(丁丁背著書包上學去,小樹讓丁丁和它們一塊玩,丁丁說要上學去。浪花讓丁丁和它們一起玩,丁丁說要上學去。)
②根據學生的發言出示生字卡片,并且指導書寫。
著:用姿體語言幫助理解,它表示動作進行較長的時間,注意與“看”的區別,提醒學生它的發音不但是翹舌而且是輕聲。
書:橫折、橫折彎鉤、相當于一層層的書,只有下面的書大一點,上面的書才能放得穩。
包:注意第二筆是橫折彎鉤,第三、四兩筆相當于包里的東西,應把它們放在第一、二筆里,最后一筆一定把包的拉鏈拉上,也就是要把小口子封住,這樣你包里的東西才不會被小偷偷走。
。4)圖文對照,閱讀課文。
丁丁干什么去?
丁丁怎樣上學去?
什么時候,丁丁背著書包上學去? (板書)
什么時候 誰 怎么樣 去干什么
早上 丁丁 背著書包 上學去
仿照上句,把下面的話補充完整:
①早上,( )拿著書在大聲朗讀課文。
、冢 ),我用彩色筆畫畫。
、鄯艑W了,我( )。
第2課時
。1)導語 。
上節課,我們學了三個生字和一個句式,接下來我們繼續來學余下的生字和詞語,F在請小朋友把眼睛閉上:“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想象你背著書包來上學,忽然間在你眼前出現了一片樹林,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灑在你的頭上,有鳥兒在你耳邊給你唱歌,有花兒在你眼前為你綻放,有流水在你身邊歡跳……這時候你最希望干什么呢?”(教師深情并茂地敘述,同時在錄音機播放關于大自然里的美妙的聲音)。
學生:睡覺、到處亂跑、捉小動物、摘蘋果、游泳……
教師:那么我們來看看丁丁在路過小樹林時會干什么呢?
(2)教學第2段。 (板書)
什么地方 誰 怎么做 怎么說
小樹林 小樹 招招手 玩 捉迷藏 可有趣啦
小樹林 丁丁 搖搖頭 不要我上學去
、僖鲆獙W習的生字和詞語。
老師:為什么小樹木要丁丁和它們捉迷藏,而不是像下面那一段里所講的那樣去捉小魚呢?
學生:有地方可以藏。
老師:如果只有一棵樹可不可以捉迷藏呢?
學生:不可以。
所以要成為樹林必須有許多樹在一起才行,你們看兩個“木”緊挨在一起就組成了“林”,所謂的獨木難成林就是這個道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林”左邊那“木”的一捺應該改為一點,而且兩個“木”要齊心協力地緊緊站在一起,否則風沙都從兩個“木”中間吹進來,我們的綠洲不早就成了無人區了嗎?
現在就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學著寫一下。對個別有代表性的錯誤進行全班講解。另外要注意的是它是前鼻音,進行跟讀。(以“開火車”的形式抽一組學生讀)。老師:剛才小朋友說到了小樹向丁丁招招手,許多小朋友也說了如果是自己是話可能就會在那里睡覺呀、摘蘋果呀什么的,可丁丁為什么要搖搖手呢?他不是太笨了嗎?
學生:因為丁丁要上學去。
老師:這里招招手表示什么,搖搖頭又表示什么?
學生:招手表示歡迎,搖頭表示不同意。
對了,這位小朋友講得很好,剛才你們一直在用招手這個詞語,看來“招”是要用到手的,所以這個“招”字就用到了“扌”。它是個左右結構的字,右邊是上下結構,上面是個“刀”,下面是個“口”,跟老師書空一遍,然后寫在自己的練習本里,等一下課后給老師看一下,我們還要比比誰寫得最好。
老師:小樹說了,它只要丁丁玩一會,為什么丁丁不肯呢?
學生:丁丁怕玩起來管不住自己,忘了去上學。
老師:一會兒,也就是一點點時間,這又沒有什么關系的,而且很有趣,你們說呢?如果是你,你會玩一會嗎?(前后四人展開2分鐘討論)。
②總結。
小朋友的發言都很積極,我從大家的回答中可以聽出來每位小朋友都想做個不
遲到、愛學習的好孩子,從明天起大家都能做到不賴床,不遲到嗎?我可聽說了有些小朋友就睡懶覺,希望從明天起不要讓老師有這么個印象:這個小朋友很懶的。大家說好不好?
第3課時
(1)導語 。
今天老師特地來得早點,發現小朋友們真得都早早地到校了,所以咱們應該拍手鼓勵一下自己:“棒,棒,你真棒!”接下來,我們看看丁丁又碰到誰了?又會發生什么事呢?
。2)教學第3段。
想想上節課我們是怎樣學習第2段的,先四人一組討論一下(5分鐘),然后老師畫張表格由小朋友自己來說。 (板書)
什么時候 誰 怎么做 怎么說
小朋友都說得非常棒,但我們發現第2、3段中都有個“吧”,而且這個“吧”是輕聲,為什么不是第一聲呢?原來:輕聲是表示請求的意思。大家試試看,把語氣和語調念出來,兩者感覺是不是不一樣呢?
另一個發現是兩段里都用到了“向”、“在這兒……”哪個小朋友能告訴我“向”是什么意思?(用身體語言說明);還有誰能告訴老師"這兒"是什么意思?(用手指的方向說明)。
很好,其實這兩個詞都是表示方位的!跋颉钡耐x詞有“對”、“面對”;“這兒”的同義詞是“這邊”、“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這”、“邊”都是走之底,有三畫。
下面我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快速地記生字,看看哪位小朋友記得最多最好,然后咱們請兩位小朋友上來到黑板上寫一下,老師念一個,小朋友寫一個,坐在下面的小朋友可以在自己的寫字本上和上面的兩位小朋友比比,看誰才是小書法家。
我們發現這幾個字小朋友可能會把它們搞錯,所以我們來把他們組一下詞,看看到底是和誰是一家人?
看 跑 這 著 包 邊
(3)表演。
自找同伴,三個人組成一組,一人演丁丁,一人演小樹,另一人演浪花,注意丁丁堅持上學不遲到的堅定決心,小樹、浪花千方百計要丁丁留下的懇求語氣,要把動作配合進去。
針對表演中的不足進行指導、改進。
(4)總結。
今天大家都覺得玩得很開心,但不要忘了我們這次學習丁丁的目的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不管是上學還是放學的路上都不能受各種誘惑的影響,,要學會保護自己,按時到;蛘甙磿r回家。
7 上學去 篇12
快快樂樂上學去
教學目標 :
1、了解并遵守小學生的行為規范。
2、能在成人的督促上,初步養成良好有學習、勞動習慣。
教學重點:了解《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教學難點:養成良好的學習、勞動和生活習慣。
教學過程
一、 參觀討論:做個合格的小學生。
討論:談一談,小學幼兒園有什么不一樣,怎樣才能做個合格的小學生。
二、繪畫制作:班級規則板。
1、教師提出制作規則板的內容。
2、討論:規則板上應該有哪些內容 。
3、用繪畫方式來姐表現班級的各種規則。
三、交流討論:上學備忘錄。
1、啟發兒童交流:每天上學之前應做的準備工作。
2、把內容用圖文的方式記錄下來,做成自己上學備忘錄。
四、實踐活動:怎樣理書包。
1、開展討論:說說自己每天的書包是誰整理的以及怎樣整 理的。
2、實踐:整理書包。
3、總結:整理書包的方法。
五、游戲:進步快車。
1、師提要求:教師這里有一輛進步快車想請有進步的,像 個合格的小學生的同學來當駕駛員。
2、引導兒童學習按一定的標準來積極評價同伴的行為,明 確作為一名小學生應該怎樣做。
六、小結
7 上學去 篇13
一、說設計思路
(一)教材分析
《大衛上學去》一書描述了大衛在學校學習規矩的狀況。他必須得學會與別人相處,并且尊重學校里的規矩。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大人總會教給他們許多行為規范,以幫助孩子在行為處事等方面合乎基本的社會禮儀。大人常常需要反復地說“不可以”、“不行”或者“不要”,有時候我們也要像大衛的老師一樣幫助孩子學習什么是“可以”。這樣才有助于孩子明白什么是“可以”與“不可以”,使孩子形成行為習慣上的良性循環。
。ǘ┯變悍治
學齡前期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時期,孩子對父母和老師有很強的依賴性。進入小學后,孩子們以正規的課業學習為主,同時,小學的管理模式、生活制度、學習方法、人際交流等各方面都發生了變化,對孩子的任務意識,規則意識,獨立性,主動性及與學業相應的運算能力、理解能力和用符號的能力等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果這方面孩子沒有很好準備,將會造成人學后的諸多不適應,甚至造成孩子在學習中沒有成功感,沒有自信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導致厭學的惡果。選擇本主題的主要目標是為幼兒向小學過渡做好生理、心理、智力、能力和行為習慣等方面的準備,以幫助幼兒順利進入人生的新歷程。所以,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是大班幼兒的工作重點。而對幼兒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社會性適應與學習適應教育,促進幼兒在入學前具有良好的心理準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幼兒園工作的關鍵。
。ㄈ┠繕朔治
對于大班第二學期的幼兒來說,能夠完整、連貫地講述四至六幅圖片,因此這個故事是適合大班幼兒的,通過一系列的反面教材,理解什么是“規則”,什么才是“可以”做的。在語言領域方面需做到在理解的基礎上正確、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在這個活動中,要求“理解畫面內容,能用完整的語句清楚表述大衛在學校的各種表現”是適合大班幼兒的。而“學校的行為準則”對還沒接觸小學的大班孩子來說是有一定的挑戰的。
二、教學活動
教案要點
說課要點
一、活動目標
1、理解畫面內容,能用完整的語句清楚表述大衛在學校的各種表現。
2、對小學充滿向往,知道要遵守學校的行為準則,有做一名合格小學生的愿望。
一、說活動目標
對于大班第二學期的幼兒來說,能夠完整、連貫地講述四至六幅圖片,因此這個故事是適合大班幼兒的,通過一系列的反面教材,理解什么是“規則”,什么才是“可以”做的。在語言領域方面大班幼兒需做到在理解的基礎上正確、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二、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畫面內容,能用完整的語句清楚表述大衛在學校的各種表現。
難點:對小學充滿向往,知道要遵守學校的行為準則,有做一名合格小學生的愿望。
二、說重點難點
在這個活動中,要求“理解畫面內容,能用完整的語句清楚表述大衛在學校的各種表現”是適合大班幼兒的,是重點。而“學校的行為準則”對還沒接觸小學的大班孩子來說是有一定的挑戰的,是難點。
三、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胍鲋黝}。
1、談話導入:再過幾個月,我們就要上小學了,你們現在的心情怎樣?
2、師:那怎樣才能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呢?
2、小結:你們說的都很棒,肯定都做好了上小學的準備了。
。ǘ┳灾饔^察圖片,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故事內容和猜測。
過渡語:有個朋友,他叫大衛。今天大衛的老師很……(看圖1),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衛在學校里都做了些什么事情讓老師很不開心。
提問:大衛第一天上學時發生什么事呢?根據孩子的回憶一起具體講述圖3-13。
(三)引導孩子觀察圖14-16
過渡語:你們給了大衛很多的勸告,大衛會聽嗎?會改嗎?(表揚ppt)
師:老師也給了大衛一個表現的機會,看看現在老師怎么樣了?
小結:大衛把教室的角角落落打掃的干干凈凈,桌椅擦的噌亮,終于得到了老師的原諒,高高興興的回家了。老師幫助大衛認識了自己一個壞習慣,大衛也改正了錯誤,大衛還是一個好孩子。
。ㄋ模┩暾蕾p故事。
。ㄎ澹┰u價大衛
1、共同討論:你覺得大衛是個怎樣的孩子?(知錯能改)
2、小結:剛才大家都說的非常好,大衛經過你們的提醒,老師的幫助,漸漸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小學生。老師希望你們每一位小朋友都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
三、說教學過程
這里,以“上小學的心情”為導入的話題,為整個故事的解讀營造了一個情感氛圍。也引出了上小學這件事。
這個環節,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故事內容和猜測。
通過對圖片的觀察,了解了大衛一天都做了些什么事情惹老師生氣了。
這個環節,讓幼兒知道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做錯了,改正了,還是個好孩子。
這里,幼兒們開始評論起大衛了,大衛是個怎樣的孩子呢?他改正了,你喜歡他嗎?他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嗎?在幼兒的討論中正面引導,激發幼兒當小學生的愿望。
評價:
整個活動很流暢,但是這個班級的孩子常規很好,這節課對他們來說沒有挑戰,可以增加點難度,讓孩子們能“跳一跳”去夠到,比如:在學校的規則可以讓孩子們合作設計出來等等。
反思:
這個活動的目標都達成了,但是價值沒體現。自主閱讀環節花了太多的時間,使得整個活動時間長了,而且每幅圖的提問形式較單一。老師給我提了個建議,可以變成以5人為單位,小組合作設計規則,繪本也要有選擇地刪減,這樣也能控制好時間,也不至于結尾太倉促了。
7 上學去 篇14
目 標:1、仔細觀察圖片,能根據圖片內容表述及猜測大衛在學校的的經歷。
2、了解怎樣成為一個合格的小學生,有做一名合格小學生的愿望。
準 備:1、前期經驗(參觀過小學)
2、材料準備(課件)
過 程:
一、導入主題
1、介紹小男孩讓幼兒猜測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為什么?
2、圖上寫了什么?猜猜是誰說的?
3、你猜圖上的人有可能是誰?雖然沒有畫出老師的臉可你猜這時老
師的表情會是怎樣的?為什么?
二、理解故事
1、集體閱讀:ppt1-8
——上學的第一天發生了什么事?你猜他怎么會遲到?
——這時一節什么課?大衛應該坐在哪里?
——老師說了什么?小學能帶零食嗎?
——2個人誰做的對?
——這回大衛又在干嘛?猜猜其他的孩子在干嗎?
——討論小結:上午的課已經結束了,你們覺得老師會給大衛的表現打幾分呢?
你覺得他下午的表現能得幾分?
2、合作閱讀
——4副組合圖同時出現,請幼兒分組看看說說
排隊干什么?小學是怎樣吃飯的?(vcr對比)
大衛怎樣知道應該上課了呢?(模擬游戲)
小朋友生氣了你怎么看出來的?(豐富詞語——瞪)
這回大衛又想干什么了?(圖片對比)
3、討論閱讀
——老師為什么請大衛留下?你猜他會怎么做?
——老師為什么又表揚大衛了呢?老師喜歡大衛嗎?
三、拓展思考
1、到底怎樣的孩子才是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呢?
2、做小學生要守這么多的規則,你們還想成為小學生嗎?
3、那你還知道小學里有哪些有趣好玩的事嗎?
4、還想知道小學里的哪些新奇事嗎?
7 上學去 篇15
。ǘ踅贪妫┮荒昙壠返屡c生活上冊教案
第二單元 學校的一天
單元目標:
1.情感與態度:珍惜自己的生命,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2.行為與習慣:初步養成按時作息,做事用心的習慣。初步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初步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
3.知識與技能:知道上學不遲到,應該提前做好上學的準備,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知道在上學、放學的路上要注意安全,不做危險的事情,遇到危險會自救。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知道作為學生在學校里應遵守學校紀律。
4.過程與方法:通過角色扮演、討論等活動,體驗到有序的生活給自己帶來的愉快心情及好處,嘗試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
課時安排:5~6課時
第5個主題:2課時
第6個主題:1課時
第7個主題:1課時
第8個主題:1~2課時
5 早早起,上學去
主題目標:
1.知道上學不遲到是每個學生應該遵守的行為規范,養成不遲到的好習慣。
2.認識常見的安全和交通標志,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具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到守時、惜時、做事有條理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認識常見的安全和交通標志,了解與自己有關的交通安全常識。
活動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活動內容:上學不遲到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歌曲《上學去》。
2.學生準備彩色筆。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實際是一個小調查):
(1) 播放歌曲《上學去》,教師邊唱邊向學生問好:“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問你早上幾點起床?”
。2)指名學生回答:你每天早晨起床后是怎樣安排的呢?
。3)過渡語: 蘭蘭也和大家一樣,成為小學生了,這不,她也要去上學了。
2.聽故事——《起床后的蘭蘭》。
。1)全班集體交流:起床后的蘭蘭是怎樣做的呢?
。2)教師小結:起床后,塊穿衣,忙刷牙,天天上學不遲到。
3.小表演:現在知道怎樣安排早晨起床后的事情了嗎?請表演給大家看看,看誰做得好。
4.教師出示21頁3幅圖,學生分組討論、分析原因:看看他們在做什么?你知道他們為什么遲到嗎?
5.說我自己:你遲到過嗎?為什么遲到呢?當時你的心情怎樣?
6.填填“七色花”:怎樣做才能做的按時上學呢?
按時上學
制定作息時間表
……
……
……
……
按時起床
7.教師小結要點:剛才我們通過填填“七色花”的活動,明白了要想上學不遲到,還得做到每天按時睡覺、起床,睡覺前要做好第二天的準備工作。
8.評一評。
(1)自我評價:你覺得自己在按時上學方面做得怎樣?如果做得好就畫個笑臉,不太好就畫個苦臉。
。2)同學之間互相評價。
第二課時
活動內容:上學路上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常見的交通安全標志。
2.學生課前觀察交通安全標志。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
學生在上學路上的表現:有的在街道玩耍,有的在穿越馬路欄桿,有的在闖紅燈……
2.說一說:這些現象中哪些是不正確的行為?
3.教師小結:每年小學生發生的危險事故很多,在上學的路上我們要注意安全呀!
4.教師提出問題:為了避免這些事故的發生,我們應該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你知道的交通規則有哪些?
5.學生交流。
6.搶答比賽:幾種常見的交通標志。出示教科書24頁交通標志,請學生舉手搶答交通標志所代表的意思。
7.畫一畫:你還知道哪些交通標志?把你知道的交通標志畫下來。
8.游戲:紅燈停,綠燈行。
要求:學生分組進行,在學生手中分別拿著紅色、綠色的牌子,代表紅燈、綠燈,其余學生扮演警察、行人、汽車等,自己設計游戲過程。
9.教師小結:交通安全很重要,交通規則記在心,生命才會更安全。
- 上學了(通用14篇)
教案教學目標:1.借助插圖,指導學生有順序地觀察圖畫,使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了解語文課,對學生進行熱愛學校、熱愛老師和同學的教育。2.借助圖中人物對話組織同學開展口語交際活動,對學生滲透尊師和文明禮貌教育。...
- (4.6 堅持唯物辯證法 反對形而上學)(精選2篇)
4.6 堅持唯物辯證法 反對形而上學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識記:①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和形而上學的根本觀點。 ②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分歧。 理解:正確理解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觀點及兩者的分歧。...
- 《上學了》教學反思(精選3篇)
【片段1】 (教室里,桌椅圍成大圈,講臺暫被“棄置”在教室一角。黑板上貼著大幅教學掛圖,上方用彩色粉筆寫道:“歡迎你!”黑板左右分別貼有丁丁、冬冬的頭像。...
- 上學期Recycle 2第一課時(精選16篇)
教學重點:讓學生將1-3單元的中心語言融為一體,在具體情景中能自然運用。教學難點:新出現的句型:Let me sweep the floor. They’re my friend’s story-books. She speaks English well./Gee!教具準備:1.單詞卡。...
- 上學期Recycle 1第二課時(通用13篇)
一、教學重點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Read and write部分的短文認讀、理解及運用。要求學生能獨立認讀短文,根據句意回答問題。并能根據圖的內容運用There be 句型進行描述。...
- 上學期Recycle 1第三課時(精選12篇)
一、教學重點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鞏固復習There be句型和表示物體的方位介詞短語。讓孩子在Pair work的練習中充分的運用語言。二、教學難點本課時的難點是能夠運用好表示方位的介詞,運用There be 句型進行正確的描述。...
- 上學期 Unit 14 Mainly revision(通用3篇)
教學目標Unit 6 Mainly Revision教學目標與要點在本單元中要求學生對在前面五單元中所學過的知識做一次全面的回顧和總結。復習、歸納一般過去時態和現在完成時態,進一步學習動詞不定式和賓語從句。...
- 明明上學(精選15篇)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8個詞話,認識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行。...
- 小三上學期Unit 2 Look at me第一課時(精選2篇)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方案課題:Unit Two Look at me 教學重點:學生學習早上(上午)問候語 Good morning. 及介紹人物用語 This is …。...
- 上學期Recycle 2第三課時(通用12篇)
一、教學重點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能夠使用所學四會句子完成Task time 中的采訪任務。理解Let’s play中的問題并做出正確回答。學習歌曲“My Favourite Day”。二、教學難點復習并使用四會句子完成Task time中的采訪任務,并展示個人報道。...
- 上學期Recycle 2第二課時(精選14篇)
教學重點:1.掌握字母的發音和書寫。2.鞏固數字30-60的拼讀。教學難點:1.Jj, Gg; Bb, Dd; Ii, Rr; Mm, Nn幾組字母在發音上易混淆。2.B, d; l, j; p, q; u, v在書寫時易寫錯。...
- 上學期Recycle 1第一課時(精選16篇)
一、教學重點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復習1-3單元所學會話,要求學生能根據實際情景熟練運用這些句子。學會新單詞Moral Education, Social Studies,celery等。會說唱歌謠,并能理解其含義。...
- 《牛牛上學》教學設計(精選2篇)
教學目標:1、能看圖連貫的說一段牛牛上學的話,能說明白怎樣幫助牛牛做到按時上學。2、知道牛牛上學遲到的原因,初步養成按時上學的習慣。教學重點:能看圖連貫的說一段牛牛上學的話教學難點:能說明白怎樣幫助牛牛做到按時上學。...
- 上學一路歌(通用4篇)
教學目標:1、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3個字。2、能區別指定的4組形近字并能組成詞語。3、了解山區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學時的情景,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牛牛上學(精選4篇)
教學目標: 1、能看圖連貫的說一段牛牛上學的話,能說明白怎樣幫助牛牛做到按時上學。2、知道牛牛上學遲到的原因,初步養成按時上學的習慣。教學重點:能看圖連貫的說一段牛牛上學的話教學難點:能說明白怎樣幫助牛牛做到按時上學。...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