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比》教案
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讀寫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
2、使學生經歷探索比與分數、除法關系的過程,初步理解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會把比改寫成分數的形式。
3、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重點:理解比的意義
難點:理解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你知道這是什么時候拍的照片嗎?對,貿易節的情景一定還深深的留在大家的記憶里,數碼相機把這一刻給定格了。我把這張照片放在方格紙當中,下面有兩幅放大后的照片,哪一幅沒有改變原來的形狀呢?對。我們去照相館放大照片,只是改變照片的大小卻沒有改變照片的形狀,這里就蘊含著一個數學的問題,也就是我們將要學習的新知識比,今天我們就來具體研究它。(板書:比)
二、教學例1。
1、出示例1。
提問:果汁與牛奶杯數之間的關系,可以怎樣表述呢?
師:我們已經會用減法比較兩個數量之間的相差關系,也會用分數或除法比較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其實,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還可以用比來表示。
2.教學例1
用比怎樣表示“2杯果汁”和“3杯牛奶”這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呢?請同學們自學例1,把你認為重要的地方多讀兩遍。
(1)學生自學課本
(2)學生匯報。板書:
果汁與牛奶杯數的比是2比3 記作2:3
牛奶與果汁杯數的比是3比2 記作3:2
(3)質疑
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者需要向大家提醒的嗎?
(老師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同學們:同樣是2杯果汁為什么在這里作為比的前項而在這里卻作為比的后項呢?)
兩個數的比是有順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兩個數量的關系時,一定要按照敘述的順序,正確表達是哪個數量與哪個數量的比,不能顛倒兩個數的位置。)
3、教學例1后的“試一試”
(1)出示例題,讓學生嘗試解答。
(2)學生匯報。
這里我們研究的都是兩個相同數量的比,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很多不同數量的比。
4、教學例2
(1)出示例題后,讓學生填表。
(2)你是根據什么數量關系求的呢?速度=路程÷時間,也可以用比來表示路程和時間的關系,怎么表示小軍小偉所走路程和時間的比呢?
小軍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是900:15
小偉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是900:20
(3)揭示比的意義。
由此你能發現什么?兩個數的比表示什么?
(4)兩個數的比就表示兩個數相除,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5)兩個數的比表示兩個數相除。兩個相同數量的比表示它們之間的倍數關系,而兩個不同數量之間的比的比值表示另外一個量。那你能說出總價與數量的比表示什么嗎?工作總量與工作時間的比表示什么呢?
(6)你會求比值了嗎嗎?搶答。
通過例1例2的學習,我們對比、分數、除法之間有了一定的了解,請大家試著解決下面的問題。
5、教學例2后的試一試。
(1)學生獨立完成
(2)引導觀察:請大家觀察三個等式,你有什么發現?比、除法、分數三者之間有什么聯系呢?請把你的發現在小組內交流一下。請把你們的發現填在表格中。
(3)老師把這份表格填好了,誰來讀一下?全對的舉手,對三項的舉手,對二項的。
(4)比與除法、分數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已經知道除法中的除數,分數中的分母有什么要求呢?那在寫比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