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時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精選2篇)
第二課時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篇1
第二課時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2)
教學內容: 教科書p12頁例3,“試一度”、練習三(6、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側面展開圖。強化對長方體面和棱特征的認識。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教學重點與難點:認識長方體的側面展開圖。
學前準備:長、正方體模型、課件、長、正方體形狀的紙盒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談話:上節課我們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誰能對著模型再來介紹一下?
指名說說,全班交流補充。
二、探究新知
(1)除了同學們說的這些,長方體和正方體還有什么特征呢,這節課我們就繼續來進行學習。
出示正方體紙盒:
你能夠沿著這個正方體的棱把這個正方體紙盒剪開嗎?
要求:剪的時候要沿著沿著棱剪,冰且各個面要互相聯在一起。
學生嘗試操作。
小組里交流。
(2)這個長方體紙盒你也能夠沿著棱把它剪開嗎?
學生獨立操作。
看看長方體的展開圖,你有什么發現?引導學生觀察交流。
追問:你能從展開圖中找到3組相對的面嗎?
(3)完成練一練第1題
標注完后引導學生具體說說思考的過程。
(4)完成練一練第3題
先引導學生通過想象進行判斷,在此基礎上再動手操作進行驗證。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三第6題
學生小組交流,獨立操作驗證。
2、完成練習三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指名說說自己連現實的思考過程。
3學有余力時可完成思考題
啟發學生思考:要圍成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需要幾張硬紙片,這幾張硬紙片的形狀的大小有什么聯系?
讓學會僧通過操作逐步掌握其中的規律。
三、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認為今天學習的內容什么是重點?
四、作業
自己動手制作一個長方體紙盒。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篇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2頁的例3,“試一試”和“練一練”,第14頁練習三的第6、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及其展開圖,進一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教學重、難點:
重點:長方體和正方體展開圖的基本特征。
難點:通過操作,讓學生自我感知和發現特征。
教學準備:教學光盤、長方體和正方體展開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問: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誰能說說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基本特征?
指名回答。
師引入談話:今天我們繼續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3。
(1) 出示例題,理解題意。
師問:題中要求我們沿著畫有紅線的棱剪開,可以怎樣剪呢?誰會?
指名上來說一說自己準備剪的步驟,再操作。(操作前先標上“上、下、前、后、左、右”)
(2) 認識展開圖。
師將剪好的展開圖放在實物投影上。
師問:①觀察一下,展開后的每一個面與原來的面有什么關系?(相對的面肯定是隔開的)
②誰能把展開圖再復原成立體圖?
學生進行操作。
(3) 分組操作。
師問:在小組中嘗試沿著正方體紙盒其它的棱剪一剪,看看可以得到什么樣的展開圖?
小組活動,師巡視指導。(注意指導學生:不能沿著每一條棱剪,將展開圖剪斷)
展示學生的展開圖,并說說有什么發現?
師問:①如果這個面是前面,它的上面在哪里?后面在哪里?
②哪兩個面是相對的面?
各自將展開圖復原再展開,和同桌互相說說相對的面分別是什么?
2、教學“試一試”
(1) 學生獨立在小組中完成。
(2) 指導理解。
師問:①你能從展開圖中找出3組相對的面嗎?
②你是怎么想的?和同學互相說說你的發現。(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3、教學“練一練”。
(1) 完成第1題。
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試著照樣子剪一剪,然后再復原。
(2) 完成第2題。
學生先看圖想象,并作出判斷。
師追問: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試著將121頁的圖形剪下折一折。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三第6題。
學生先作出判斷,并說出理由,再把第123頁的圖形剪下來折一折。
指名匯報:哪個圖形沿虛線折疊后能圍成長方體?
3、完成練習三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在小組中說說是怎么連線的。
指名說說自己選擇的依據是什么?
四、課堂總結
師:本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覺得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識?
五、布置作業
選用課時作業設計。